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夏季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加入了晨练的大军。每天清晨,在街心公园或小区中心的健身器械旁,三五成群的老年人比比皆是。对于老年人而言,晨练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充实夕阳生活。不过老年人晨练其实也是有很多讲究的。晨练从床上开始早晨一醒来,人的呼吸、心跳、血压、肌张力等在大脑由抑制转为兴奋的刹那,要恢复"常态运转",这时会出现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等情况。此时可采取仰卧姿势,进行心前区和脑部自我按摩,  相似文献   

2.
影响我国老年人晨练的心理及社会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群众体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通过对我国部分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对影响每天参加晨练与不参加晨练老年群体心理及社会因素进行比较研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影响老年人每天参加晨练的心理和社会因素,以及能够对自己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情绪做出积极评价的老年人每天参加晨练的人数比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王敬泽 《新体育》2013,(8):32-33
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北近郊,是皇城北京一座颇有历史的公园。清晨是这所公园最热闹时候,不同年龄的人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在公园里做着五花八门的健身运动,这其中70-80%是老年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园占地47.35公顷,每天早上有数干人在这里参加晨练活动,而老年人占了绝大多数。至于他们活动的选择以及组织,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并不清楚。那么老年人的晨练活动是怎样组织的?他们对于晨练又有怎样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春晖 《新体育》2013,(8):28-31
人们越来越注意身体的健康状况,特别是中老年人。电视节目喜欢看养生,把晨练当成一种习惯。单就晨练来说,可以改善老年人的身体各项机能。但是,去哪儿练,成了老年人晨练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有不少老年人在晨练中推崇跑步,而对“快步走”却不以为然。其实跑步对老年人并不适宜,尤其是心血管病患者。剧烈的运动容易诱发血栓形成,导致心肌梗死、心绞痛;而“快步走”既简单安全,又健身防病,还能使消沉的意志一扫而光,使人精神愉快。  相似文献   

6.
杨新民 《健身科学》2010,(10):26-26
在哈尔滨西南的松花江边,有一片茂密的森林,这就是1958年种植的河松青年林。每天清晨,方圆几十里的老年人都来到这里晨练,流连忘返。老年人为何钟情于森林呢?因为在这里晨练,等于同时进行了森林浴。  相似文献   

7.
"黄灯"在交通信号中是一种提示。老年人晨练门球对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作用,但少数老年人对晨练门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知之较少,对他们来讲,就要亮起警示的"黄灯"了。晨练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高峰时间,若掌握不好往往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老年人患冠心病后,在一天之内身体负荷反应不同,清晨的反应最差。所以,此时进行剧烈运动易出现危险。早晨血小板凝集性增强,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内易形成血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早上6~9时是心脏发病高峰时间,9时发生猝死要比晚上11点多三倍,这个时间又称"清晨峰"。预防的办法主要是避开"清晨峰",特别是对患有  相似文献   

8.
有些老年人晨练后回到家,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感,想打瞌睡,有人则继续睡上一觉, 并认为晨练后再上床“补觉”是劳逸结合。其实,这样做既影响晨练效果,也不利于健康。晨练时肌肉骨  相似文献   

9.
董超 《体育世界》2008,(8):9-10
以北京朝阳区亚运村社区常住居民参与晨练的锻练行为及相关思想意识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非结构性访谈和非反应性观察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人们参加晨练的目的与动机,频率与时间等现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加晨练的主要目的、动机不存在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参加晨练的频率、时间存在差异;参加晨练的人中40岁以上的人多于其它年龄阶段的人。  相似文献   

10.
如今,喜欢晨练的人越来越多。晨练可不是越早越好,太阳出来以后才适宜运动。秋高气爽,加入晨练队伍的人越来越多。那么,秋凉如何进行科学的晨练,在晨练中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晨练指数指导运动天气预报中有一部分关于晨练指数的预报,是用来指导人们进行晨练活动的。据有关专家介绍,晨练指数主要是综合一些基本的气象要求,例如,根据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和大气污染情况的不同而综合,共分为5个级别。其中第1级别表示各种气象条件均好,是“最为适宜进行晨练”的情况。第2级别相对于1级会有一些气象变化,像风力稍微大一些,或者是温度、湿度有一…  相似文献   

11.
山西地区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形意鞭杆长久以来在其中吸取养分并且不断发展,近年来更出现老年人在晨练中集体练习鞭杆套路的现象。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形意鞭杆这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气象部门根据气象条件对晨练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雾天不利于户外晨练。这是因为雾是由高密度的细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在这些细小水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污染物,人们在晨练过程中,由于机体耗氧量增加,同时又在呼吸中吸入大量的有害物质,便会产生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等不良症状,而病原体也会趁虚而入,危害人体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健身科学》2013,(6):9
"一日之际在于晨"。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年人爱早起并积极参加晨练。这本不是件坏事,但一些老年人常常因为起床早,或锻炼后身体有不同程度的疲劳,会选择回去再上床"补觉",称为睡"回笼觉",认为这是"劳逸结合"。专家提醒人们,这个习惯不好。晨练后立即停止运动上床休息,身体很快由运动状态转为相对静止状态,将使含有大量代谢废物(如乳酸)和二氧化碳的静脉血淤积于肌肉、韧带、关节、皮肤等组织中,回心血量减少,致心、脑、肝、肾等脏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调查中老年晨练人群的主观幸福感情况,旨在为中老年晨练活动及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晨练的基本情况和主观幸福感两部分。研究结果:晨练者中以60-74岁的老年人居多;项目以武术类居多;59.0%的选择集体练习;89.2%的几乎天天锻炼、87.0%的晨练超过1小时;55.4.%的无人指导;71.08%的总体感受为非常满意。晨练者的幸福感水平几乎处于“幸福”级别,男性略高于女性;武术类晨练者幸福感略高;以彰显才能、集体晨练、天天锻炼等为主要晨练特征的其主观幸福感较高。建议:政府部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成立健康服务队,提供持续的健康服务;场馆管理制度更加“以人为本”;社会媒体舆论充分关注;晨练者完善自身各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选择晨练时机,气象科学家综合了以上气象条件,制定了晨练环境气象要素标准晨练指数。晨练指数分为五级: 1级:非常适宜晨练,各种气象条件都很好。 2级:适宜晨练,一种气象条件不太好。 3级:较适宜晨练,两种气象条件不太好。 4级:不太适宜晨练,三种气象条件不太好。 5级:不适宜晨练,所有气象条件均不利。晨练的人应根据晨练指数,有选择地进行晨练,这样才能保证身体不受外界不良气象条件的影响,真正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哈尔滨的儿童公园,白天是孩子们的理想乐园,清晨则是老年人晨练的好场所。每天清晨,有一位年已75、细高个、清瘦的老人,必会沿着儿童小火车道散步。他要走20分钟(100米/分钟),正好一圈。他认为这个运动量可以达到健身的要求。他建议晨练的人们,先步行20分钟,再做其它运动,常年坚持,必见功效。他还说晨练应多在公园、林荫道或小区街心公园内进行,不要在汽车通道旁锻炼。在散步时应身体放松、心情畅快、乐而忘忧。他认为晨练有开心、赏景、会友、健身等诸多作用。晨练的人们都乐于向他请教,因为他是一位健身运动的受益者,更是国内著名的运动医…  相似文献   

17.
买菜乐     
身体健康是所有老年人的心愿,因而,都市里晨练的场面,愈来愈见壮观.天还未亮,湖滨公园、街头广场都已挤满密密的人群.  相似文献   

18.
第66辅导站     
第66辅导站在建站2年多的时间里,由原来参加晨练的3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100多人,并在短短的2年多时间里,学会了3套拳、6套剑、3套扇、2套刀。站长王伟之老师已79岁,是协会最年长的辅导站长,副站长70岁。这个站的人员结构大多数是60岁以上,其中70岁以上的近30人。在这个充满欢乐的集体中,这些老年人永远是健康、乐观、朝气蓬勃的。第66辅导站@张淑云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市区居民中参与晨练活动的人群的基本情况及晨练习惯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改变晨练者错误的习惯和认识提出建议。研究认为:河南省市区居民的晨练者存在着晨练场所的选择不合理,晨练频率偏高,晨练开始时间较早,晨练天气的选择不科学以及晨练前后的不良习惯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通过扩大场地建设,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扩大宣传,提高练习者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刘德增 《武当》2014,(6):58-58
中老年人空腹晨练是不良习惯,容易诱发缺血性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低血糖症和心律失常、结石、便秘等十分严重的疾病,空腹对原来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更是雪上加霜。晨练中头晕、心慌、腿软、站不稳、突然摔倒,以至发生严重性危险,都往往与空腹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