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球体积的研究 ,《九章算术》少广章得出的公式为V球 =9D3 / 1 6 ,三世纪数学家刘徽发现这是错误的 ,他认为球体积应为外切于它的一个牟合方盖的体积 ,所谓“牟合方盖”是两个半径相等的直交圆柱面相贯所围成的立体 .但刘徽没有直接求出牟合方盖的体积 .二百年后 ,祖冲之父子推得了 ,即祖日恒原理  相似文献   

2.
刘徽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三国魏陈留王景元四年(公元263年),他曾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作注解.从注解中我们可以看出刘徽所注解内容之丰富,见解之独到,史学家称他为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确实当之无愧. “割圆术”是刘徽对数学研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文中首先指出中国古代所采用的“周三径一”即圆周率π=3的结果所计算出  相似文献   

3.
刘徽是我国魏晋时期的著名数学家,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公元263年)对《九章算术》的内容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证明,奠定了我国古代数学的理论基础。在这部著作中,刘徽对如何学习数学发表了许多议论。这些精辟的意见是我们了解刘徽的数学教育思想的宝贵资料,有的至今还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相似文献   

4.
刘徽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是中国传统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世界最宝贵的数学遗产。刘徽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也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他的数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在今天的数学和数学教育中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刘徽所著的《九章算术法》一书,从多方面阐述了刘徽对待数学的根本观点,即唯物数学观点,唯物数学观点是刘徽数学哲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6.
刘徽是我国魏晋时期一位伟大的数学家.他于公元263年,完成了一部杰作《九章算术注》.刘徽在这部《九章算术注》中,不仅对《九章算术》的全部公式和定理给出了合乎形式逻辑的证明,对  相似文献   

7.
刘徽是我国三国时代的大数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有:给出了完整的分数运算法则;建立了十进分数(即小数)的理论;正确解释了正负数的意义并提出了区分正负数的方法;首创了体现极限观点的割圆术;发现了用以计算较复杂立体体积的“刘徽定理”,其中包含了在近代数学中仍占重要地位的“祖响定理”;推导出了很多常见的立体体积公式;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系统总结了进行测量的“重差术”。这些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流的。刘徽之所以能在数学上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众多成就,与他精湛、深刻的思想方法是分不开的。首先,刘徽强调具体问题具体…  相似文献   

8.
刘徽在发现《九章算术》球体积公式错误的基础上,构造了"牟合方盖",正确指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祖氏父子间接求出了"牟合方盖"的体积,从而彻底解决了球体积计算公式的难题,并提出了祖暅原理。本文回顾了中国古代数学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学习数学史的热情,然后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了祖暅原理,强调高等数学对中学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增强大家学习高等数学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9.
2021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理科第9题源自魏晋时期我国数学家刘徽的著作《海岛算经》,刘徽建立不可及物高度与距离的测量算法,体现了他注《九章算术》的宗旨:析理以辞,解题用图.  相似文献   

10.
剖析刘徽在《九章算术》作注时的思维形式,可发现形象思维为他的创造性工作指明了方向。这对我们今天的思维科学的研究以及数字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学说在魏晋时从前朝的压制中有所复兴。而此时数学家刘徽为成于东汉时期的中国古代数学经典《九章算术》作注。本探讨了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方法对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陈正军 《历史学习》2004,(10):12-1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在科技、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斐然。这一时期的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为世界文明和后世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那么,这一时期的文化具有哪些特点呢?一、科学技术领先世界魏晋之际,刘徽注《九章算术》,并著有《海岛算经》,他首创“割圆术”,得到圆周率为3.14,刘徽运用初步的极限概念,提出了割圆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最先进的。刘徽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小,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矣”的思想、方法为宋、齐时的科学家祖冲之所继承,…  相似文献   

13.
“体积计算”是高二数学“棱柱、棱锥和棱台的体积及表面积”的一节拓展课.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经历柱体和锥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获得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祖呕原理和图形割补等思想方法,会解决柱体和锥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问题.笔者的教学流程是:引入→割补法计算体积→出入相补原理→刘徽的体积理论→小结.  相似文献   

14.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成书年代大约是公元50—100年,作已无法考证.《九章算术》原本已经失传,目前流传的是刘徽写的《九章算术注》.刘徽是中国魏晋时期的大数学家,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探究了"斜切圆柱侧面所得椭圆在圆柱侧面展开后所得曲线的类型",进而探究了"‘直角’型、‘T’型、‘十’字型圆柱、牟合方盖的展开图、面积、体积问题"([1]).本文欲在此基础上做更深入的研究.中国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时,发现其"开立圆术"中所给的球体积是错误的.他创造了一个称之为"牟合方盖"的立体图形,即在一个立方体内作两个互相垂直的内切圆柱所得相交的部分.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继承了刘徽的思路,即从计算  相似文献   

16.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当时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统数学博大精深,特别是在体积理论方面的造诣更是取得了许多令人感叹的成就,其中,三国的刘徽,南北朝的祖冲之、祖晅父子就是这灿烂文化之中的3颗璀璨的明珠.尽管由于时代的限制,他们对某些体积公式的推导和证明缺乏必要的严密性,但不可否认,正是他们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推动了整个几何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本文对刘徽的“阳马术”及体积划分思想给出一点补充和完善,并引出待定系数求积法及其在中学几何教学中的一点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徽创造了割圆术、十进分数、小单位数及求微数的思想;定义了许多重要数学概念,并强调率的作用;他推广了重差术,提出了刘徽原理;在例证方面,他采用模型、图形、例题来论证或推广有关算法,形成中国传统数学风格;他严肃、认真、客观和以理服人的精神,为后世树立良好的风气.  相似文献   

19.
刘徽出生于公元3世纪(约225年-295年),是魏晋时期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他主要生活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据考证可能是山东淄川一带人,他曾从事过度量衡考校工作,研究过天文历法,还进行过野外测量,但他大量的还是进行数学研究工作,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宝贵的数学遗产。  相似文献   

20.
刘徽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数学家,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他最重要的著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我国宝贵的数学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