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一天傍晚,坐在老家的小院子里和祖母聊天,一边看她架起柴火烧水。不一会儿,水快要开了,恰恰这时木柴又用完了,我自然而然地站起来说:"我再去找一点木柴来,您等着。"祖母连连摆手说:"不要不要,等你把柴找来,这火早该熄灭了。""那怎么办?不添木柴,这水是烧不开的啊。"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知道“海参”这个东西是在很小的时候,祖母曾用它做汤给我们喝。那鲜美的味道至今不能忘怀。那时候人们的生活都很贫苦,最缺的就是粮食,至于肉类那是奢侈物。勤劳的祖母带着我在自留地里种了许多番薯、木薯、红粟、黄粟、花生、黄豆、黑豆及蔬菜。那一年粮食特别缺,祖母和弟弟是农业户口,生产队里分配的口粮每月只有10多斤的谷子。因此,那个时期我们中午一般就吃番薯或是粟粉或是木薯粉制成的食品,我们常把蔬菜加到那些食物里一道煮,那样好吃点,也比较耐饱。一天,闻到邻居家飘来的肉香味,我们馋得直流口水,忍不住央求祖母也买点肉来吃。祖母看着我们可怜巴巴的馋样说:“我们不喝猪肉汤,我给你们做一碗世上最贵重的、比猪肉汤还好喝的海参汤。”什么是海参汤?“就是用海参做的汤。”什么是海参?哪里来的?“大海里的一种好吃的东西,到园里去拔几棵葱来。”祖母边说边往锅里倒了些水。太好了,中午有海参汤喝!我高兴极了,同时也知道了做海参汤要放葱的。我把葱洗净切碎后,祖母又叫我把碗筷、番薯摆放到饭桌上去,还未等我把这些事做完,祖母已把一大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海参汤端上桌了,上面漂着翠绿的葱花儿。好香呀!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即舀了一勺汤往嘴里送。味道好极...  相似文献   

3.
<正>去肉店买肉,到药房买阿司匹林,到杂货店买食品,这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在纽约沃里克,年少时跟祖母呆在一起的那个夏天,却令我难忘。一天,祖母给了我一个购物清单,打发我去购物。我哪能指望在乱七八糟、塞得满满的货架上找到要买的商品呢?我走到柜台前。柜台后面是一位女士,她的鼻尖上架着  相似文献   

4.
拉手     
去年暑假,年迈的曾祖母突然生病住院,爸妈都在医院守护,我留在家中陪祖母。可祖母说什么也要去医院陪着曾祖母。小区前面横着一条很宽的马路,因为是要道,来往的车辆络绎不绝。小时候每逢穿过这条路时,祖母总会紧紧抓住我的手,一边小心地观察来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一定还有圣诞老人,只要世界上还有爱。我还记得和祖母度过的第一个圣诞。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我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擎般穿过城镇,去找我的祖母。因为我的姐姐对我说:“根本就没有圣诞老人。”这句话对我而言无异于晴天霹雳。我祖母是个痛快人,从不会说谎。那天我飞奔到她那儿是因为我知道她会告诉我真相。她总是实话实说,特别是吃上她举世闻名的桂皮面包,实话会更为中听。祖母在家,面包还冒着热气,我一边大口嚼着面包,一边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她。“没有圣诞老人?”祖母嗤之以鼻,“胡说八道!别相信那个。这谣言已流传了好多年了,都快把我…  相似文献   

6.
回家     
我的家坐落在依山傍水,群山环绕的华山村。那里的空气是那么清新,吸上几口,足以让你心情舒畅;那里的华盖山是那么著名,看上几眼,便能让你心旷神怡。山下溪间,股股清泉潺潺流淌,山上树木郁郁葱葱,山水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美丽的风光,怎能不使我陶醉?每到星期五,我的心里总是充满着无限喜悦,因为,我可以回到那令人神往的家———华山村了。还没放学,我的神思已驰往了天天想念的家:妈妈张罗了一桌好菜,我们全家人将围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谈论各自听到的“新闻”。在这融和着家庭气息的晚餐桌上,我虽然不大说话,却总是感到很有趣,也总是一边听…  相似文献   

7.
老师哭了     
六岁的约翰娇生惯养。他的父亲知道这一点,可他的祖母仍然宠着他。这孩子几乎寸步不离他的祖母。他想要什么不是哭,就是闹。他第一天上学才离开祖母的怀抱。约翰放学了,他祖母在门口接他并问道:"学校怎么样?你过得好吗?哭了没有?""哭?"约翰答,"不,我没哭,可老师哭了。"  相似文献   

8.
小脚祖母     
我记事后,祖母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小脚。我好奇地多次看过祖母的小脚,然后纳闷:我们的脚掌是平的,祖母的脚怎么除了大脚趾外,其余四个脚趾都长到了脚底下?我从没见过祖父,父亲也从不在我们面前提到他。听邻居们说,祖父做生意死在了外地,当时父亲还在祖  相似文献   

9.
是老师哭了     
六岁的约翰娇生惯养。他的父亲知道这一点,可他的祖母仍然宠着他。这孩子几乎寸步不离他的祖母。他想要什么时,不是哭就是闹。直到第一天上学他才离开祖母的怀抱。约翰放学回家了,奶奶在门口接他并问道:“学校怎么样?你过得好吗?哭了没有?”“哭?”约翰说,“不,我没哭,是老师哭  相似文献   

10.
旗袍     
祖母的那一箱子旗袍,在我未出生以前就已经存在着了.这些三十年代的物品,也不知道它们是怎么避过了战争的灾难,跟随着主人颠沛辗转,安然无恙地留存了下来.我们家在我很小的时候从南京搬来菰城,当那些军人从一辆很大的军用卡车上卸下家具行李时,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祖母穿着一双黑色的绣花鞋,我妈妈则足蹬一双米色高跟鞋;她们俩的脚边,放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箱子.我很奇怪自己的记忆,竟对两双女人的鞋子和一只栗壳色的樟木箱印象深刻.当时,我根本不知道这只不甚起眼的箱子里竟然会装着这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旗袍.  相似文献   

11.
一个阳光融融的上午,塞尔玛的祖母推着她,来到莫尔巴卡庄园外.塞尔玛·拉格洛芙出生在瑞典的一个贵族家庭,因3岁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她的童年只能在轮椅上度过.对幼小的塞尔玛来说,祖母是她生命的支柱,祖母天天陪伴着她,教她阅读,给她讲故事. 远处,碧绿的田野上空,有一只鸟儿,一边飞一边欢快地鸣叫着.塞尔玛看得痴了,双手伸张,仿佛自己也拥有了一对翅膀.但是,很快祖母就发现,塞尔玛的神色忧郁了起来. 塞尔玛轻轻地问祖母:"我还能站起来吗?" 祖母说:"会的,只要你拥有了翅膀,就会像鸟儿一样飞翔." 塞尔玛转头看着祖母,问:"可是,我的翅膀在哪儿?" 祖母说:"梦想,梦想就是一对翅膀."  相似文献   

12.
贫穷     
1936年,我和父母、弟弟妹妹都临时住到城里,我上学,父亲教书。家里只有祖母一人守着,住在二道门口的宝大娘天天晚上来陪祖母过夜。有一天,宝大娘见了我,说:"有人在  相似文献   

13.
正这是本班一个学生的作文片段,是我在一节作文公开课时学生作为组内潜力股作文(即进步最大的作文)推荐上来的:伏案沉思,不由端起茶杯,刚到嘴边——空的,忽然一股淡淡的茶香飘进屋来,回头一看是母亲端着茶壶走了进来:"要续杯吗?"我被母亲幽默的话给逗乐了,"嗯!"边说着,边递上了杯子,一股清香从壶口涌出,我闭上眼  相似文献   

14.
祖母的年菜     
佚名 《家长》2015,(1):51-52
祖母虽早已离我远去,她炒米粉的手艺和经验却默默的传承下来,变成了我的一部份。在那一刹那,我突然觉得跟她无比的亲近。每当有人称赞我炒的米粉好吃时,我总要自豪地说:"你知道吗?那可是我家的传统年菜,是祖母教我做的。"我喜欢祖母,从小跟着她睡,跟着她去看电影、下馆子、旅行,也看着她做菜。祖母知书识字,做得一手好菜。她有一张笑眯眯的圆脸,长着两个大酒窝,有点像老牌影星胡蝶,祖父就是在饮宴时结识并爱  相似文献   

15.
一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吃果子就种了果园。祖母又喜欢养羊,羊就把果树给啃了。果树于是都死了。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  相似文献   

16.
平时,我特别羡慕妈妈品尝咖啡时那温馨、满足的样子,可妈妈总说小孩子不可以喝。今天,妈妈不在,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偷偷泡了一杯。望着那屡袅袅上升的热气,闻着那股浓郁的香味,馋得我直流口水。可以想像,味道好极了!我迫不及待地端起咖啡,大大地喝了一口。“哇”,我大叫着,口中的咖啡似一股喷泉一涌而出,“天哪,好苦呀!”我是边咳嗽边擦衣服,还急着找水,像只无头苍蝇,到处乱转。刚巧,妈妈回来了。我想,这回我肯定要吃“南瓜饼”了。她看见我那又羞又怕又狼狈的样子,又气又好笑。妈妈强忍着笑说:“以后可别喝了!你肯定没放糖吧?”我点点头,…  相似文献   

17.
亲戚     
吃过午饭,我信步踱出校门,到学校对面的小河边散步。一股河水的清爽夹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我一边在岸边徜徉,一边嗅着这乡村初夏特有的气息。蓦地,我发现不远处,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搀着一位中年妇女正朝着村庄的方向蹒跚而行。瞧那小姑娘的背影,不正是我班的李晓慧吗?“李晓慧!”我一边招呼,一边紧走几步追上去。小姑娘回过头,发现是我,也搀着妇女迎上来:“白老师,您好!”“李晓慧,你怎么也没睡午觉?”“我,我扶……她出来溜达溜达。”孩子的目光转向身边的妇女。这位中年妇女四十上下的年纪,但显得很苍老,那抖抖瑟瑟的样子,一看便是脑…  相似文献   

18.
九岛  元元 《中学生百科》2023,(Z1):45-48
<正>恍惚间,我又看到了野葫芦的笑颜,那么温暖,那么美好,一直到老。斜阳里的影子渐渐拉长,映出一条迷宫般的青石小巷,在小巷的尽头,有一个少年还在痴痴地等。然后,一个亲切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转过身,是祖父在喊我。我望着那徐徐消散的晚霞,跟着祖父回家。我的童年,是跟着祖父祖母一起生活的。那时,祖父是一家钢材厂的工人,祖母赋闲在农村老家。一有空,祖父就骑着自行车,载着祖母和我去祖母的娘家看看。路上要经过一片绵绵延伸而去的小山丘,  相似文献   

19.
哎呀,煳了     
宋文祺 《新作文》2014,(12):9-9
<正>放学了,妈妈接我回到楼下,忽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焦煳味儿。妈妈一边锁车,一边嗅(xiù)着鼻子说:"谁这么粗心,把菜烧煳了。"说着,她从车兜里拿出包,悠闲地往楼上走。我背着书包跟在后面。不知为什么,妈妈突然加快了脚步,三步并作两步往楼上跑。"妈妈——"我也跟着往上冲。到了房门口,妈妈急急忙忙开了门,把包一扔,甩掉鞋子,穿上拖鞋,直冲厨房。啊,一股刺鼻的味道!  相似文献   

20.
怎样指导学生诵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和人们对多年来语文教学失误的反思,诵读越来越受到重视,课上,学生的读书声也开始多起来了。现在的问题是,要加强对诵读的指导;否则,读是读了,却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指导学生诵读应强调以下几点:一、边读边思诵读,不只是动口出声,更要动脑思考。思考的重点首先是作者的用意和词语的基本意思。例如,“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背影”有什么稀奇?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呢?再如,“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狼藉”是什么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