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梓 《英语广场》2021,(8):13-16
戴·赫·劳伦斯的《菊花的幽香》讲述了一位妻子等待她身为矿工的丈夫回家,最终等来的却是一具冰冷的尸体的故事。本文以弗洛姆的异化理论为关照,探讨《菊花的幽香》中工业化对自然、对自我和对人际关系三方面的异化,诠释劳伦斯对工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反思与批判,以及他的生态思想和他对人类生存境况与精神发展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D.H.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本人及其作品,特别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引起过不少争议。作为世纪之交的作家,以弗罗伊德学说为代表的心理学对其影响很大。本文用弗罗伊德的“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对劳伦斯及其《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进行精神分析法解读,从中找出劳伦斯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经久不衰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智慧文学《约伯记》与古希腊经典戏剧《俄狄浦斯王》在情节结构、对话形态、人物形象等层面的比较分析发现:二者具有极大的相似性。《约伯记》完全符合一部经典戏剧的所有要求,是一个可与同期古希腊戏剧相比的成熟的戏剧文本。  相似文献   

4.
劳伦斯把他大部分作品的背景都置于一个叫诺丁汉的矿业区,这其中也包括他著名的短篇小说《菊馨》。在这篇不到2万字的作品中,劳伦斯以其独到的视角,详尽地揭示了在特殊环境下,夫妻之间关系异化的现实。文章从解读文本出发,试图挖掘造成这种异化的深层原因,以此来积极回应劳伦斯对和谐夫妻关系的启明灯式的探求。  相似文献   

5.
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的传统解读多停留在保罗在家庭内的恋母弑父倾向上,实际上文中克拉拉及其丈夫道斯也有很强的地母天父暗示意义,本文拟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分析保罗的情人克拉拉及其丈夫道斯的神话原型,从更深层次上展示劳伦斯的俄底浦斯情结,试图以不同的视角给文本以新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刘金凤 《海外英语》2011,(14):267-268
劳伦斯的《虹》刻画了布朗温一家三代人的婚恋和生活,其中充满了浓浓的圣经情结。该文试从经典的圣经意象和同性恋方面来探讨《虹》对圣经思想的继承和重塑,正是继承和重塑这种双重手法的运用,造就了这部具有时代意义和创新意义的,劳伦斯式的,血性的《圣经》——《虹》。  相似文献   

7.
从《范巨卿鸡黍死生交》到《菊花之约》再到《守约》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选择和改造的过程。三者在人物身份的设置、情节内容的安排、文本结构与思想上呈现出既相同、相似又互有差异的特征。这些特征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读者的接受心理和作家的思想特质。  相似文献   

8.
苏珊·桑塔格在戏剧《床上的爱丽斯》中融入了理查德·瓦格纳的戏剧《帕西法尔》和刘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两个文本,以误读①的方式对男性文学传统展开了对话,揭示了女性精神长期被男性世界所囚禁的事实,并由这一事实对女性命运进行了独特的思索.  相似文献   

9.
D.H.劳伦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人物,然而评论界认为劳伦斯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父权主义思想。本文以劳伦斯的前期之作《儿子与情人》和《虹》中的两位男性瓦尔特·莫瑞尔和威尔·布朗文为出发点,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男性权威的解构,从而揭示出男性也是父权体制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古典章回体小说《红楼梦》中存在大量的修辞文本。在小说的英译程中,这些修辞文本的翻译必然会受到不同译者的心理机制与文化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对《红楼梦》回目中的修辞文本及杨、霍译本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文化与心理在修辞心理机制建构与修辞文本翻译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儿子与情人》的解析,试图揭示其所承载的《圣经》涵义,在小说中,D·H·劳伦斯借人物之命运,强烈批判了清教徒的禁欲主义。对旧道德的批判是劳伦斯建立新道德新信仰的基础,而享受生活,认识到男女性爱和谐力量的伟大正是劳伦斯在冲破禁欲主义之后首先提出的新道德、新信仰理论。另一方面,劳伦斯进一步提出了以男人为主的家庭观念,并对祭祀作用作出了新解。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虽说分别出自不同的作者、时代、国度和民族且了无参照、渗透和传承的审美关联,但小说的某些叙事范式却有着令人惊诧的不期遇合的相似笔触。然则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属于主观表现类名著,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当归客观模仿型佳篇,读者在文本比读中能切实悟化出韵味隽永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3.
《死去的人》是劳伦斯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中篇小说,以寓言的形式重新阐释了基督教义,故事的核心主题就是"基督复活",劳伦斯想展示的不仅仅是肉体的复活,更主要的是基督精神、血性意识的复活。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揭示小说中的复活主题及其喻义,彰显劳伦斯的人性观。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的作品深受《圣经》的影响,其短篇小说《肉中刺》也不例外。借助"耶稣"和"玛利亚"的人物原型,劳伦斯在《肉中刺》中不仅宣泄了自己的恋母情结,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宗教教义的独到见解和对现代文明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关注了两性关系,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其中篇小说《狐》为文本,主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与象征意义,目的在于把握劳伦斯激励女性为存在和独立而奋斗的写作宗旨并品味其作品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6.
凌叔华的小说《酒后》和丁西林的戏剧《酒后》作为原作与改编后的作品,在文学史上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与轰动。本文从文本的角度对两篇作品的相异处进行了细致把握,在比较中使两篇作品的不同意旨得到了清晰呈现。  相似文献   

17.
清代黑龙江流人程煐的戏剧《龙沙剑传奇》,是黑龙江第一部戏剧。作者在突遭厄运的悲苦中,饱蘸血泪,十日之内就在流放地卜魁创作出了一部构思新奇、结构严谨、首尾完整长达三十出的传奇戏剧《龙沙剑传奇》文本。其创意主题、创意结构、创意技巧、创意语言等无不是戏剧创意写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戴.赫.劳伦斯的《查特莱夫人的情人》采用了很多的圣经原型,比如主题、人物、叙事结构和意象原型。根据诺思若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读者可以在更好地理解劳伦斯和《圣经》关系的同时用另一种角度来解读《圣经》这一文学经典,并更好地领悟劳伦斯的救世情怀。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莎士比亚戏剧做了研究:从悲喜剧的特点到人物性格的刻画,从政治学、伦理学到社会学研究等等。根据戏剧诗的定义和戏剧诗的内容,以《暴风雨》为范例,我们主要侧重情节这一核心要素来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诗学的魅力所在。《暴风雨》的文本清晰,戏剧的情节安排别具新意,显然是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推敲,如这部戏的开场便有着一些夸张的效果,"一颗子弹也能发出雷鸣之声"而且"鼓声反复如暴风雨般鸣响"。同时阐述了莎士比亚如何在《暴风雨》这部作品中,具体实践戏剧诗学的,如何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纯朴的爱情,谴责了自私的阴谋,肯定了理性和智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爆发前不久,《新青年》上演了一场"戏剧改良"运动,对中国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新青年》为材料,再现《新青年》"戏剧改良"现场,从几则广告入手,分析这场运动的前期准备情况;再从几封信为切入点探索《新青年》派戏剧改良背后深层的原因,或许能够在近距离考察的基础上深入对《新青年》派"戏剧改良"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