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学前教育迈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取得一些优异成绩的同时,许多机制体制中的问题也亟待立法保障,进一步明确、解决.现有的学前教育法律环境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为更好地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亟需加强学前教育立法,提高立法位阶,用法律形式明确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主体地位;以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为原则,扩充学前教育资源,努力维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科学保教,杜绝幼儿园"小学化"现象的出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长久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庞丽娟  夏靖  沙莉 《教育科学》2013,29(1):88-93
为促进私立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台湾地区以立法的形式对诸多重要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为其发展提供刚性保障。通过对台湾地区学前教育及相关法律分析发现,台湾地区立法促进私立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经验有:1.注重建构并完善私立学前教育法律体系;2.强化政府对私立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责任;3.明确规定私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立标准,规范其登记注册制度;4.保障私立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权利和待遇,加强在职培训;5.加强对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质量的督导。台湾地区经验对于推动我国大陆地区民办学前教育立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进而促进整个民办学前教育积极、健康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保教手段,改革保教模式,充分发挥动漫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进一步促进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江苏、宁波三地学前教育法规为代表的地方学前教育立法在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从具体内容看,三个地方性法规全面覆盖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如地方政府责任、事业发展方针与机制、地方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管理与监督、保教人员资格与权益、相关法律责任等.今后我国中央及地方学前教育立法都应将儿童权益保障置于学前教育立法目的的首位;应明确中央政府职责,并加强对地方政府履责的监督;应关注地方性学前教育法规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运用持续长效、挂钩质量的财政激励举措,确保学前保教质量评级与促进系统的平稳运行,进而保障和促进学前保教服务质量的提高,是美国近10年来学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政策经验.美国促进学前保教质量的财政激励手段主要包括分层报销、质量奖补、专业资助、工资补充与税收抵免等.这些财政举措在扶助弱势群体、推动保教质量持续改进、保留优秀师资和鼓励多方参与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为我国运用财政支持保障学前保教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廖蕊 《学前教育》2024,(1):28-31
<正>2022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该文件力求解决当下学前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质量评价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也为学前教育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使得幼儿园重新审思和改进保教质量,加快了幼儿园保教质量自评实践进程。作为上海市示范性幼儿园,我园在实践中也深感保教质量评价工作尚存诸多难题。例如,如何有重点、常态化地将众多保教质量评价内容落实在每个学期;在落实园长听课制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7.
区域内学前教育的发展目前面临着学前教育资源结构不合理,幼儿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稳定性,幼儿园保教质量亟待提升等困境。区域学前教育发展要突破瓶颈,取得持续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为此,应进一步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建立多元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提高幼儿教师准入门槛,着力提升幼儿教师的地位,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与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应对全球经济危机与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教育政策选择,为这些国家解决学前教育可获得性、可支付性和质量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但也隐含着诸多难以规避的风险与挑战。作为学前教育市场化改革“激进派”的典型代表,澳大利亚学前教育在20世纪末从社区供给模式转变为市场供给模式,在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的同时,保教领域的内在矛盾也日渐突出,如质量标准的提高造成服务成本上升,小微型保教机构因利润微薄纷纷倒闭,反而营造了有利于营利性企业垄断发展的环境;政府对学前教育社会服务的财政投入持续增长,但保教服务价格持续攀升,形成了“高补贴、高收费”的怪圈;学前教育质量改革受到“成本”和“效率”问责,保教服务“去专业化”现象凸显,学前教育质量改革前景不明。以澳大利亚的经验为镜鉴,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要明确政府的治理角色,避免“市场中心主义”思想,坚持“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鼓励学前教育治理制度创新,去除市场化改革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9.
任书东  戴春勇 《教师》2013,(29):8-9
高质量学前教育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根本要求。《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明确提出了“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和“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等要求。本调查活动围绕着以上两项要求展开。积极为深入了解、观察、思考和研究“什么是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如何对学前教育质量进行科学、规范、有效评价”和“试图建立一套科学、具体的质量评价标准”等收集第一手资料并提供准确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努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的重中之重。提高保教质量的根本措施,就是要大力推进幼儿园课程建设。本文分析了课程建设在幼儿园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剖析了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幼儿园课程建设要成体系,要突出抓好团队建设、资源和环境建设、制度建设、成果物化和信息化等重点工作,要扎根中国大地搞课程建设,要推进保教结合与幼儿生活课程化,要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