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音     
<正>"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使命就是改变。"张文质先生的《变革的勇气》对于其他读者可能只是一种"委婉警示",而对于教师却应是一次次喝问——"可否是一个变革的觉醒者?""可否按照变革规律帮助和照料成长中的孩子?""可否清楚自己的变革直接关系他们成长的好坏?"……教师没有变革的勇气,教育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历经了不断的发展和变革,其形式内容都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完善,而这些变化和完善则是通过一次又一次人们称为"革命"的事件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对语文知识的界说,是在新的知识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一次全新的诠释与重构,这在语文设科的百年历史中,应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学科知识变革,它不仅重构与确立了科学的语文学科知识体系,也相应带动和引导着语文学科教学与语文学习的理念变革,从而彰显出一种全新的学科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4.
背景资料:当前,全球性危机往往催生重大变革。当今全球性危机仍在继续蔓延中,一场重大的变革"迹象"已经呈现,西方发达国家都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场新的变革。一些专家学者把这场新的变革命名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在此时代背景下,中国教育如何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以适应不断变换的世情和国情的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根本性的重大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学界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尤其应该积极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5.
刘涛 《考试研究》2013,(4):17-21,9
高考制度自1977年恢复以来一直处于持续变革的状态。在一次次的改革中,始终存在着多方利益相关者,他们共同表达了多重利益诉求。不同的利益诉求背后蕴藏着不同的实践逻辑,多重逻辑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高考变革的实践。高考制度变迁是利益博弈的逻辑、权力转变的逻辑等"外铄性"力量与坚守公平的自身逻辑等"内生性"力量相互作用下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是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主编的"生命·实践"教育学论著系列三套丛书中的一套。叶澜教授说:"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与一批有缘的中小学校长合作编写的一套系列丛书。……本丛书中的每一本都可称作是当今中国基础教育学校整体改革的一部‘创业史’。"1它体现了学校变革"成人·成事"的价值与策略,呈现了当代学校变革的世界通则与中国原创。一、丛书简介:世界之窗中的当代中国学校变革史与心路史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的兴起是人类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激起了人类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带给课堂教学的既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一场空前的挑战。在此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遇下,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如传统教学手段的缺位、"手脑"并用的机会减少、虚拟世界的道德缺失、"真"与"假"呈乱象趋势等现实困境。为了顺应数字化时代课堂教学变革,切实转化师生角色、谨慎对待变革步调、极力匹配辅助系统和重新界定课堂教学的时空概念等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温州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实施"导学纲要"、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逐步推进。经过深化课程改革和实施课堂变革,我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正在发生着改变。先看一位教师实施课堂变革后的事例。2013年11月初,温州市高中思想政治课"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第一次研讨活动在永嘉县上塘中学举行,金  相似文献   

9.
档案载体是西方档案学理论生长之"根"。档案载体的第一次变革是纸张的出现,这导致西方档案学理论萌芽;电子文件的出现是档案载体的第二次变革,它引发西方档案学理论大刀阔斧的改革。档案载体的变革引发了档案数量和档案管理的变化,从而影响档案机构、档案人员的改变,最终导致西方档案学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思想解放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宏观上说,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面对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挑战,为实现"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孔予儒学教育理想的精华,使之与现代化相结合,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我国教育战线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从科举到学堂"是20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促使西方大学理念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为我国效法西方建立和发展近、现代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拨乱反正'到'三个面向"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经历的第二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又一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道路."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是21世纪初我国教育战线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为指导,坚持"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开辟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更加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教育理论界普遍认为,与以往任何一次课程改革不同,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一次文化转型,它包括观念、工具、制度、精神、行为方式等的全方位文化变革,是一次新的"课程文化"再造.只有当课程改革的文化属性被真正挖掘,课程改革的真实意义才会全面彰显.  相似文献   

12.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以"活动促发展"为指导思想,明确提出以活动方式作为教学的基本方式,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它将是引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理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二战前,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总体上还是一个法裔传统农业社会。战后的魁北克"平静革命"则是一次现代化变革,魁北克由此完成了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次改革也是一次民族主义性质改革,民族主义与现代化相互交织。现代化是新民族主义产生的基础,新民族主义反过来又推动了现代化的深入。值得借鉴的是,在"平静革命"中,民族主义的过渡滋长最终导致魁北克独立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的到来迎来了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竞争的优势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当前的素质教育是一次深刻的教育革命,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是一次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的深刻变革,是一次育人模式的深刻变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较原有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6.
一、党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古已有之。我国古代一些著名思想家提出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包含了以人为本的观念,近代西方崇尚自由、张扬人性的人本主义也是一种人本思想的流露。总之,以人为本这种思想观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以人为本思想观念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复杂的思想变革过程,每一次思想变革都会带来一次新的社会进步,可以说,"以人为本"这个先进的思想观念,对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  相似文献   

17.
学校变革成本分析——以政府主导型变革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变革成本是学校在进行变革时所支付的与变革相关资源的价值总和.不同的变革方式涉及的成本类型是不同的.政府主导型学校变革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变革的一种主导方式,具有"强制性"和"渐进性"特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及各种体制改革的深入,具有"渐进性"特征的"强制性与诱致性"结合的过渡型学校变革方式以及具有"渐进性、诱致性"特征的学校自主变革将成为学校变革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雷晓艳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1):36-37,59
2002年以来,我国电视媒体对重大灾难事件的报道从报道理念和方式上都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从"人本位"向"事本位"转变,在报道中逐渐注意以公民化视角来关注灾难事件。从新闻媒介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新的传播变革,可以算作中国新闻信息公开化的一次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9.
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堂教学,是针对"小问题"充斥课堂、缺乏"大问题"意识的一种教学现状的变革;是一种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思想的变革;是一种旨在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是一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变革。同时,以"大问题"为导向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20.
教学过程是由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授过程组成的统一体.教育技术飞速发展,带来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变革.首先就是教育思想的变革,而教育思想变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多媒体时代,一个名师、一次讲课已可被一张光碟替代.于是,就有人说"学校即将消亡"和"教师将被取代",也有人预言,"学校教育将转变为家庭教育".这些人没有认识到教师除传授知识外还承担着多种社会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