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湖南湘乡方言的"子"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兰  张睫 《现代语文》2006,(4):87-88
湘乡方言属于湘方言娄邵片,方言中有丰富的子尾词,与普通话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子尾词结构特点和语法功能的考察,了解到“子”尾本身有很强的构词能力,由子尾构成的双音节子尾词作词干,前加修饰成分,是湘乡方言中子尾词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罗山方言从总体上来说属于中原官话信蚌片。本文收集了罗山方言中的大量"子"尾词,根据"子"尾词的音节和表意特点对这些词语进行分类,并和普通话作一些简单对比。然后简要说明"子"尾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镇安县米粮镇方言的子尾词非常丰富.子尾词有双音节的,也有三音节、四音节的;子尾词有成词、别义、小称等语法意义.研究子尾的语法结构与功能,可以进一步展示镇安米粮方言的语法特点.  相似文献   

4.
汉语各方言里都有词尾,但情况不尽相同,方言的个性在这里往往也能得以体现.就宁波方言来看,它的词尾较多,而尤以“头”、“子”尾词最为丰富.“头”、“子”尾词,在普通话和宁波话中都有,但其内部憎形又十分复杂,通过分析比较,可为吴语区人学习普通话词法提供一定的借鉴.《宁波方言中的“头”尾词》一文已发表于《湖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本文专门探讨普通话和宁波话中的“子”尾词.  相似文献   

5.
张红 《文教资料》2011,(13):28-29
阳泉方言中没有"词根+后缀‘子’"构成的复合词,普通话中的"子"尾词在阳泉话中分化为没有词尾、儿化、重叠、儿化后重叠这四种情况,普通话"子"尾词与阳泉方言这四种情况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随着普通话对方言影响的增加,阳泉城区已出现了一些"子"尾词。  相似文献   

6.
临猗方言含有丰富的"子"尾词,它的读音、构词形式、语法意义都很独特.本文着重从以上几个方面及它的发展趋势来阐析临猗方言的"子"尾,以此进一步理解河东方言与普通话的"子"尾问题.  相似文献   

7.
临泉方言中“子”尾词较之普通话要丰富得多,本文主要描述了其中一种——指人“子”尾词,重点对指人“子”尾词的构成、特点、语义色彩、文化意蕴和发展趋势进行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邯郸市涉县方言中的"子"尾为研究对象,认为普通话中的"子"尾在该方言中有两种语音形式,一类语音形式为自成音节的[l?],另一类生成一种被称为子变韵的合音现象,"子"尾的读音形式为[?],属于长音节拼合型的子变韵。此外,本文还简要叙述了"子"尾的语法功能以及"子"尾和儿化变韵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占有充分的方言材料的基础上,指出阳泉方言存在着子变韵子变调现象,并系统分析了现代汉语普通话子尾词与阳泉方言对应词语的构词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鲍厚星先生著《湘方言概要》第五章湘方言字音对照表以及实地采集的语音资料为基础,选取长沙、望城、湘潭、益阳、岳阳、湘乡、双峰、安化、邵阳、城步、会同、衡阳、泸溪、祁阳十四个方言点为湘方言代表点,整理归纳出古次浊声母【即明母、疑母、泥母、微母、来母、日母、云母(喻三)、以母(喻四)】在湘语中今读类型,进而探讨湘语古次浊声母的历时演变,总结湘语古次浊声母的演变规律对于湘语地区普通话教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湖南洪江古商城自古以来就是七省通衢之城,语言情况比较复杂。洪江古商城方言的声母不仅存在新老异读的现象,在清化等方面也有自身的特点;其韵母不论阴声韵、阳声韵还是入声韵既有部分湘语的特性,也有西南官话的特征。从洪江古商城方言的声韵调来看,洪江古商城汉语方言应归属为西南官话,但是同时也带有湘语的部分特征。  相似文献   

12.
辽宁方言语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同是在幽燕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从史的角度不宜分开。联系借鉴燕商同祖等燕山南北考古研究的新近成果,或可认为长城地带的幽燕方言是原始华夏语的渊源之一,参与了汉语的起源与构建。辽宁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幽燕方言,近代的形式是汉儿言语,现包括东北——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境内可分为:朝峰小片、辽西小片、辽东小片、盖桓小片、登连小片。  相似文献   

13.
岳阳方言声母很有特色.通过从岳阳方言与中古音出发对岳阳方言声母与中古音声纽进行的比较,厘清了岳阳方言声母的来源,找出了从中古音声纽到岳阳方言声母的发展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入声字是上古音在方言中的遗留。作对《方言调查字表》中入声字的分派情况做了穷尽性的统计,总结了入声字在普通话中的分派规律,通过研究,发现《方言调查字表》中的入声字没有现在普通话中属鼻韵母的字等。此项研究对于掌握普通话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四川方言中几个语气词的语法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四川方言中祈使语气词“口火”、“哈”、“吼”的语法化问题,讨论“球”演化为语气词的问题,分析其虚化的诱因(尤其是“脱落—替代”和“停顿取消”的表现),并谈及四川方言与普通话中相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湘西州的洗溪方言和河蓬“死客话”属于湘语性质,它们的声调是个三域六度系统,存在两种比较特殊的发声态:嘎裂声和假声.嘎裂声存在于阴去调中,表现为前低后高的凹调.假声存在于阳去调中,这种现象在湘赣语中比较罕见.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内部特征而言 ,文化特征、语言应用特征等是方言的外部特征 ,都是体现方言特点的重要方面。方言的语言应用特征不仅在说方言时有所体现 ,而且在说普通话或用共同语写作时也会体现出来。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方言词语、方言句式等一起 ,共同营造作品言语的浓郁的地方特色 ,体现作家作品的地方风格 ,都是作品语言风格不可忽视的构成元素。  相似文献   

18.
李科凤 《宜宾学院学报》2005,5(9):98-100,103
“打”在重庆方言中的意义和语法功能除了与普通话相似的地方,还有很多的地方特色,“打”的动作实义部分虚化。表示多种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本文就“打”的特殊用法作一阐释。  相似文献   

19.
阳朔忠南村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比,约有44%的说法不同;与葡萄平声话相比,有近70%的说法相同。忠南村方言词汇受到周边官话的影响较大,形成了一些既不同于葡萄平声话又不同于普通话的词汇。从忠南村方言词汇比较中可知,忠南村方言是受官话影响较大的桂北平话。  相似文献   

20.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很得要的类别,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和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是在大量的方言调查基础上对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及其使用情况的小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