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在《谢觉哉与新闻工作》一书里,讲了这么一件事:1957年夏,北京晚报记者丁浪去参加一个文艺界的座谈会。她坐在夏衍同志旁边,看到一位高高瘦瘦的同志正在发言。她不认识,便细声问夏衍。夏衍告诉她是“藏克家同志”。后来,她只顾埋头记录,过了一会儿,又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同志发言,她觉得好面熟,但想不起名字,只好又问夏衍同志:“他是谁?”夏衍同志笑了笑说:“藏克家同志嘛!”这使她感到很不好意思。但夏衍却亲切地问她:“你新到报社  相似文献   

2.
新闻记者每天都要采发新闻。但对什么是新闻、怎样采写新闻,有些同志特别是年轻同志往往不甚了了。下面,结合自己接触到的三件事,作一些分析。新闻价值判断一次,某部门召开会议,市长在会议快要结束时赶到了会场。会议结束前,他打招呼说,刚才某副市长都讲了,我就不讲了,希望大家贯彻好,落实好。采访这次会议的记者看到市长来了,感到新闻中不能不写市长,于是抢拍了市长的几个镜头,把另一位领导的讲话移花接木到市长头上,编发了新闻。这里暂且不谈这条新闻的真实性问题,仅就新闻价值的判断而言,恐怕是失当的。应当说,市长的这…  相似文献   

3.
在一家村办工厂,一位农民谈到他们刚建厂时,来了一位记者,说是要写他们艰苦创业的文章,并委婉地陈述了自己生活上小小不如意之处。于是,这位记者在辞行时,大包小囊,满载而归,工厂却为此付出了一千多元。那位农民先前并没有接触过记者,这件事无疑给他留下了极坏的印象。做为未来记者们的同行,我是维护记者名声的,可是,面对这无可辩驳的事实,我感到了任何辩解都是苍白  相似文献   

4.
有一次我随一位记者出去采访,拜访了一位乡的书记,书记讲,记者记,回到报社,记者根据书记所讲,写成了一条新闻,发表了。我当时曾经想过,难道书记所说,是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吗?可是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想法就有点离经叛道,书记者,党的代表、党的化身也,你不相信他,又相信谁呢? 后来反浮夸风了,才发现那条新闻,其实也是浮夸的作品。怪谁呢?当然怪记者自己。  相似文献   

5.
大家盼望已久的江苏广播电视学会,就要在我们这次会议上诞生了。记得1981年,我参加在青岛举行的一次记者工作会议,到会同志一致呼吁成立一个自己的学术团体——广播学会。在那次会议上以及后来的许多场合,我都看到同行们对这件事的热切的期待。  相似文献   

6.
记者,是许多人都羡慕的职业。可是,要做一名合格的记者,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一次,我到新闻学院去讲课。一位学生问我:你认为记者应当具备哪些最重要的素质?我说:第一,要有社会责任感,有一股革命激情。第二,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第三,要勤奋,勤于学习,勤于采访,勤于思考,勤于写作。这当然不是新闻教科书上写的,而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责任感、激情从哪里来? 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开始并不了解记者职业的真正意义在哪里,或许还受了当记者能成名成家、记者是“无冕之王”的影响。可是,当我到了工作岗位上以后,我很快就明白,记者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第一位的是责任。如果说,我选择记者这一行,当初带有  相似文献   

7.
在党的十三大期间召开的第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中国日报的一位男同志第一个拿起话筒,声音宏亮地提了两个问题。这对千百万电视机前的观众来讲似乎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而有一位美国人看后十分兴奋。第二天,她按捺不住内心的高兴与激动,告诉她的中国朋友们说:“他曾经是我的学生,我真为他感到  相似文献   

8.
一名运动员一生能参加一届奥运会就是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而对于体育记者来说,一生能采访一次奥运会,也是足可引以为幸的。2000年9月,有16名浙江记者在悉尼采访第27届奥运会,其中我一人申请到了组委会颁发的正式采访证;比起其他15位同行来,我因此而拥有更多的工作便利条件,这就更让我感到荣幸。 但是到了悉尼,这种荣幸便很快化成了压力。因为,即使有了这张证,在全球奥运会的正式记者  相似文献   

9.
九月下旬,记者走访中共徐州市委书记郑良玉同志,作了一次长谈。话题是我一直感到头痛的批评报道问题。在党风和社会风气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记者从事批评报道,难度较大,甚至无法开展工作。郑良玉同志的一席话却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使我坚定了搞好批评报道的信心。我觉得应当写出来告诉新闻界的同行们,我们工作中的难处,领导同志是理解的。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闭幕前夕,一位领导干部的秘书告诉我们这样一件事:天津代表团一位年过花甲的代表,在看到报上登载他对首都商业工作提意见的报道后坐卧不安,找这位秘书诉说自己的苦衷。是他的意见引起了其他代表的异议吗?不。是见报后觉得意见过于尖锐而不该发表吗?也不是。原来这条意见根本不是他提的。  相似文献   

11.
以心感悟     
我本是学农业技术的,谁知毕业后阴差阳错地干了9年记者工作。从前,看人家记者满风光的,自己当上了记者,却觉得真是难。但,总是接触、了解,反映新的事物和新的人,久而久之,也从其中尝出些甜味了。 第一次出远差,至今记忆犹新,那是到北大荒采访。刚到目的地,我就因气候不适住进了医院。同病房还有一位老同志,相处几天,我们成了朋友。有一天他突然高兴地买来两只烧鸡,一定请我到他家中作客。原来他所谓的历史问题得到平反了。负责平反错案的同志告诉我他的简单经历。他解放初期曾在北京某警卫部队担任班长。有一天,一位成份不好的远房表哥生病找他要了几片药。这件事被人知道后,有人便让他交待是不是向阶级敌人出卖了军事情报。他被隔离审查后,反复解释总是过不了关,没有办法,他只好把自己的“罪行”写得非常严重。当他交待了“罪行”,感到轻  相似文献   

12.
受河南日报社领导委派,我随出席党的十五大的河南省代表团赴京,作采访报道工作。省委领导同志向代表们介绍代表团工作人员,在谈到我这个省内惟一与会记者时说:“这是一位有经验的老记者。”做记者有二三十年了,如果说“老记者”尚可的话,“有经验”就不敢当了。跑一般会议的经验自然是有的,但进京采访如此重大的会议对我还是第一次。10天忙下来,9月19日我向省委书记李长春同志辞别,并祝贺他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他亲切地说:“也祝你胜利完成任务。”我把此作为领导同志对一个普通记者的勉励和鞭策。 观察·接近·思考 观察事物,接近采访对象,结合思考一些问题,这是记者的基本功。采访大型会议,由于任务繁重,对象繁多,这方面功夫的养成和提高,尤显重要。 9月9日晚,我随代表团乘火车赴京。  相似文献   

13.
1988年10月,从部队离休回来的李泰昌老人,担任了我校的校外辅导员.一次闲聊时,李泰昌同志告诉我:3个工商管理人员,在大街上强行要买一位乡下小孩拉的羊,小孩不从,这3人要动手打人,恰在这时李泰昌同志路过,他毅然上前阻止了这起违法事件.当时,我意识到抓住了一件好新闻,几经采访,以第三人称写了一篇赞扬性新闻故事,经李泰昌同志过目后,投出半月不见音讯.我  相似文献   

14.
有个企业的领导告诉我一件事:“前不久因为怠慢了一个记者,被他抓住了一次花费稍多的招待会登了批评稿,弄得沸沸扬扬,好像我们是这方面的老手。其实仅在本地,我们就是出了名的‘抠门儿’。”我不知道那个记者写批评稿的原因是否因为被怠慢,即便是真的,我看只要写得真实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就批评稿而言,主要看真实与否,有没有普遍意义,而不是看被批评者是  相似文献   

15.
1988年3月召开的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选出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而且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角度而言 ,这是邓小平同志带头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开端和体现。作为新华社记者 ,从我采访党的十三大开始 ,就酝酿写一篇反映这方面改革的报道 ,到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我又在会上采访 ,并把写篇这方面报道的想法报告了杨尚昆、薄一波同志 ,他们两位老人家非常支持我的想法。薄一波同志说 :“你这个想法非常好 ,你们新闻界是得要有一篇反映邓小平同志带头不搞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重头报道 ,就由你来写吧。”他还陆续…  相似文献   

16.
23年前,9月的一天,我正在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搞调查,晚上突然接到电话,要我赶回北京日报参加第二届全国运动会报道组。听到这个消息,心里有些紧张。怕的是自己刚参加新闻工作,第一次进行时间性很强的现场采访,稍不留神,比赛情景就放过去了;自己是理论副刊编辑,平日也不是体育迷,对体育规则很生疏,而全运会开幕的时间又在眼前,担心完不成任务。可是任务必须接,打退堂鼓是不行了。怎么办?这时我听说有位搞财贸报道的记者曾很好地完成了体育报道,就访问了他。听了他的介绍,我想,这位记者原来对体育也不熟悉,但他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17.
访李準     
1990年9月18日,河南省“中原文化艺术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负责对外宣传的处长任子厚同志邀我去参加开幕式。我们乘公共汽车赶到首博,开幕式已过,于是,我便随人们参观那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这时,我才发现李準同志也来了。我走过去和他打招呼,紧握着他的手,向他问候。这是我第二次同李準同志见面。第一次是粉碎“四人帮”之后。当时,我正在北京日报文艺部当编辑。一个春节过后,我的同事、学长赵尊党拉着我去看他。尊党是河南人,与李准同志很  相似文献   

18.
一位来自中国刚年满28岁的年轻记者,成为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一次新闻发布会的会议主席。这其中不仅有作为中国记者的一份自豪,更有融入国外主流媒体圈的点滴经验。2012年5月16日,经日本外国记者俱乐部(FCCJ)新闻委员会(PACcommittee)一致通过,我取得了在主席台上主持新闻发布会的资质,成为这个号称亚洲最大消息发布场的一名Moderator(会议主席)。工作人员告诉我,我是这个组织多年来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会议主席。  相似文献   

19.
可怜的记者     
常听到人们说,记者很吃香,见官大一级,是“无冕之王”。这无非说明,在人们心目中,有的记者威信很高,受人尊敬,有的记者,以文谋私,让人见而生畏。但有一点看来是没有异议的,记者这职业不错,要名有名,要利有利,风光得很。褒也好,贬也好,讽刺也好,话听多了,往往不以为然。近日,一位老记者向我谈起他采访中的一件事,令我心中隐隐不安,原来,有些记者不是很吃香,而是很可怜的。这位记者告诉我,一次,他去南方某市采访,调查核实一封群众来信所反映的情况:关于该市官僚主义作风造成的严重失误。在那儿,他住不上宾馆,吃不上饭,要不到车子,找不到人。去找该市领导时,被拒之门外。与此同时,一位小报记者,因为搞正面报道,该领导亲自接待,  相似文献   

20.
一第一位这样说——1988年9月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建所10周年学术讨论会的开幕式上,原新华社副社长李普同志,作了极为精炼而精彩的发言,大意是:新闻研究所成立的这10年,新闻界让我高兴的事不多。但有一件事我特别高兴,这就是新闻界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了,孙旭培同志就是我的老师,这是我第二次在公开场合称他为老师。我这一生,写的检查比我发表的作品还多,今天,年轻人赶上了好时候。当时,会场气氛很活跃、很轻松,而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写的检查比发表的作品还多”,这是否是一个老记者一种特殊方式的血泪控诉呢?是否是一种灵魂深处的人格顿悟呢?抑或仅仅是一种调侃自己的幽默感?但李普同志的话看似平淡却奇崛则是勿庸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