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随着社会体制结构与社会文化观念的不断变化,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而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目趋严重,为此,教育部门应转变教育观念,把心理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建立运行机制,使心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常规工作的一部分;培养专业人才,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教育工作队伍;营造优良环境,创造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课堂内外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内外联系,动最家庭、社会参与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2.
自杀意念是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导致自杀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青少年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有乐观心理、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等,风险因素有欺凌行为、儿童期情感虐待、留守经历等。学校需要开展心理测评与咨询,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危机管理;家庭需要创设和谐的家庭氛围,加强挫折教育;社会需要形成健康的教育氛围,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全面的干预机制,从而减少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3.
在中小学中 ,有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据有关部门进行的心理调查表明 ,有近 30 %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等。近年来 ,中小学生由于不健康的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 ,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甚至危害了家庭 ,危害了社会。因此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应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 :学习压力、社会影响、家庭环境和学校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 ,只有了解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体制结构与社会文化观念的不断变化,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而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目趋严重,为此,教育部门应转变教育观念,把心理教育放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建立运行机制,使心理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常规工作的一部分;培养专业人才,造就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教育工作队伍;营造优良环境,创造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课堂内外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内外联系,动员家庭、社会参与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是开展德育工作主要途径之一。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与良好的道德品格形成是分不开的。据国内的大量调查:10%~20%的中小学生已经存在类型各异、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常见的有厌学、逃学、过度焦虑、人际交往障碍、自我中心、忧郁、强迫症等。另据调查,约有3000万未成年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自杀等心理行为问题日益突出。在农村,这些个人现象主要表现在后进生身上,他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近年来,中小学生由于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加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经刻不容缓。中小学生存在着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上心理压力过大,生活自理能力差,与别人不合群,抑郁、自卑感强等,要及时诊断治疗,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把轻度的心理问题调适成正常人的心态。我们教育者要做心理教育领域的拓荒者。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单单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学生学业以及整体素质的提升。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点阐述心理教育的若干问题,以期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各类研究和调查数据表明,现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峻。其中以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等表现较常见,有的还有抑郁、焦虑、厌学、自杀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在当前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怎样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真正促进学生身心两健,是我们体育教师面临的一项新课程。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是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将满足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需求,保障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社会整体健康发展。本文立足于福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调研,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三个子系统为导向,具体调研了福州市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咨询服务场所与专业化师资培训及工作督导,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疾病的转介工作等,以期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的宗旨是以育人为中心,不仅仅是教好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仅可以及早发现与预防心理疾病,解决心理冲突,增强心理适应能力,维护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而且还可以与学校思想工作结合,抵制错误的思想观念,消极的情绪状态,防止自杀或者攻击别人与社会的问题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郑英桃 《广东教育》2007,(12):128-128
一项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合格率低于20%,近年来,中小学生因承受不住各种压力自杀、出走等事件屡见不鲜.这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紧迫性.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连适应社会都成问题,又焉能造福人民、回报社会呢?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怎能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心育工程"等闲视之呢?然而,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尽管有些学校专门成立了心理咨询室,挂出了心理咨询箱,却几乎没有学生主动提出咨询或者请求帮助,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如何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架起虹桥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中学生的自杀事件屡次发生,各种心理疾病、校园暴力及青少年犯罪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说明了我们面临的教育形势极为严峻。因此我们一定要缓解中学生的心理压力,调节中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就需要我们:  相似文献   

13.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增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全面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中,有以下具体做法:1.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部分应为知识理论课。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  相似文献   

14.
本人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十多年,接待学生心理咨询千余人次,从中发现中小学生比较普遍地存在下列一些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以便及时防治,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中小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人们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体育教师就很有必要探讨体育教学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用,对如何利用体育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从而使学生在增  相似文献   

16.
《左传》、《国语》的心理疾病与心理健康思想是在春秋理性与迷信交织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而带有浓重的时代思想烙印。它记载了心疾、无慧和童昏等生理性心理疾病,描述了顽、贪琳无厌和好沽等心理性心理疾病,并对生理性与心理性心理疾病的关联有理性认识;分别论述和总结了情绪、神志等生命力、行为乃至人格等方面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和影响;包含“视正听和”、日常行动不“壹”、分业居住、教育和“节”制是达到和保持心理健康途径的思想。这些对今天心理健康建设具有可贵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生心理是否健康,与他们的身体发育、身体健康、精神面貌、智力发展和学习成绩相关性极大。据北京精神卫生中心调查,发生学习困难的儿童有8%是因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而且很多学生的行为问题并非是思想道德问题,大多数是心理因素所致。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明确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国家已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给广大班主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者。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灾区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提出了加强灾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以及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大学生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要求我们做到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心理健康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心理健康的内涵。关于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所下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正常的现象存在,还指每个人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行为方面能保持最佳、最高的状况。”由此可见,身心健康状况平衡、情感理智和谐是一个健康人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心理健康则是指:不仅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而且在个人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行为上均能保持最高、最佳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