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在世界上有“诗国”之称,这是中国人的骄傲;常州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诗国”之称,这是常州人的骄傲。当然,后一个“诗国”不是指国家,而是指城市或地区:另外,这个称呼也不是自封的,它有历史根据:大约是在清代初年,浙江著名诗人查慎行(初白)就有过这样的诗句:“毗陵诗国千年事”。(见于《续毗陵诗录》)  相似文献   

2.
生活不是一首诗,它是一幅描绘现实的画卷,需要你去涂画;它是一杯无糖的咖啡,需要你去调配。生活不是一首诗,它不需要太多的柔情蜜语,他要你眺望前方,要你抬头展望,迈步向前。生活不是一首诗,它不会让你得到太多的幸福与快乐,偶尔也会让你步入荆棘;它不会让你一直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忧生活,偶尔也要你走出温室,迈向人生的“寒极”。生活不是一首诗,它不但能使你得到鲜花与掌声,也能使你听到失败后刺耳的讥讽声;它不仅让你享受甜蜜的称赞,也会让你品尝痛苦的失败,让你懂得生活不仅有甜蜜,还有苦涩、辛辣、咸酸……。生活不是一首诗,它…  相似文献   

3.
膜俄美作为诗歌的一种美学境界,它是由诗本身的审美特性与审美规律所决定的。任何艺术形式的美,都是客观美与主观美、物象美与情志美的创造性统一,诗歌也不例外。但是诗之所以成为诗,是因为它特别强调人的情感的抒发。别林斯基指出:“情感是诗的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①诗的这种抒情本质导致了诗在情景关系构成上的特殊性:诗中情与景的比例不是对等的,情与景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诗歌中情与景构成的一系列形象往往不是按照其自身的内在逻辑以及形象与形象之间的客观联系组合起来的,而是更多…  相似文献   

4.
我的写作不是虚情假意、无病呻吟、生编硬造出来的。诗不是小摆设,更不是什么玩物,也不是完全沉迷于极端个人化宣泄的梦呓和私语;它们是在生活的激发下遵从自己心灵情感的呼唤才产生的。诗的情感排斥伪饰和浮华,它的每一个字都是诗人真情孕育出来的,它产生于时代和生活,它应离人的审美要求更近,离生命本身更近,离哲学和真理更近。  相似文献   

5.
文天祥的南下纪行诗是一部英雄历险记,采用诗文结合、联篇吟咏的方式,赋笔直书,它是抗元的战鼓,质朴雄壮,震撼人心。文天祥的北上纪行诗则是楚囚行吟录,抒亡国恨,明殉国志是它的主旋律,写作艺术也有显著变化,风格幢慨悲凉。文天祥的集杜纪行诗以集句纪行而如同己出,它不是南下、北上纪行诗的简单重复,有新的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文天祥的纪行诗转益多师,不主一家,受影响较大的是杜甫和范成大。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使用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鲁迅先生赞美道"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而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更提高了学生汉字书写的兴趣,陶冶了学生的美感。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千百年来,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并吸引人们不断探索开拓,逐渐形成了一门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一有人称鲁迅的《雪》(辑入《野草》)是“极美丽的诗”(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是的,《雪》饱含诗情画意,斐然成章,确实是一首醇香扑鼻、动人心魄的好诗。然而,它不是那种通常意义上的分行排列的诗,而是用散文的句法和形式写作的散文诗。散文诗当然也是诗。它是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挣殊的文学样式,散文其形,诗意其神,是它的基本特征。正如其它体裁的诗一样,散文诗只有显示出某种诗的氛围、诗的气息、诗的情思,  相似文献   

9.
写给父亲     
记得名人说过:父亲是做儿女最得意的一首诗。可您的诗,总是不能发表。不是您的诗句没有诗的语言,不是您的诗行投有诗的韵味,也不是您的诗节没有诗的气势,更不是……因为,因为您的  相似文献   

10.
汉字造型独特优美,内涵极富魅力,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学生通过长期的写字训练,可以受到美的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习惯,有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1.
庐山石松赞     
宁愈球 《教育艺术》2009,(11):20-20
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千百年来,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并吸引人们不断探索开拓,逐渐形成了一门博大精深、气象万千的艺术。作为中国人,尤其是青少年,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文化遗产,掌握和书写好汉字,当成为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温柔敦厚是一种富于东方美学特质的诗论,也是儒家诗教的核心。但主张“温柔敦厚”,提倡美刺讽谏《诗序》的精神,却不是《诗经》的传统,它并不能涵盖《诗经》的全部。  相似文献   

13.
有意境的诗是好诗,直白的、缺少甚至是没有意境的诗,也未必不是佳作,两者可以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4.
【课文简介】《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描绘了槐乡的五月是个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  相似文献   

15.
“痛苦的呻吟与美好的追求相交织的心灵历程”一文,意在探讨李金发象征诗的思想性.诗的思想,特别是象征诗的思想,不是,也不可能是直接了当地表现出来的,采用的方法,常常不是直接说出来的,而是间接地表现出来的.初看似与作者的意志无关,细品它是从诗人诗作之中,所摄取的采撷的生活材料中,诗化了的意境中,语言的音乐和色彩里构成的旋律和缤纷上……自然而又合理地流露出来的.人们常说,诗中包含伟大的哲理,但诗并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诗意的阅读,就是根据诗歌的内在特点来解读诗的内容,而不是用阅读其他文体的方法来解读诗歌的内容。其最主要的有这样三个方面:   一、诗中的情节,看似“故事”又不是“故事”,避“实”就“虚”才能把握诗中的真意。   即使不是叙事诗,在诗歌中也常常会有一定的情节。如果我们不从诗歌的特点去阅读,就会以为这些情节也和散文、小说的叙事一样是为了通过一定的事件来反映生活和表现主题。其实诗歌中对所谓情节的叙述,其用意并不是在于故事,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形象,或者是一个形象符号,通过这些形象的组合表达一种思想和感情…  相似文献   

17.
要想学会写诗,首先得知道诗的一般特点。不管那类诗,我想它的主要特点(不是所有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两点上。即独特的抒情方式和独具的音乐节奏。所谓独特的抒情方式,主要是指诗歌的抒情特点不同于一般的文艺作品。它的抒情,既不依靠离奇的情节,也不依靠矛盾的  相似文献   

18.
济慈的“消极能力”是他区别于其他浪漫诗人的重要标志,但它不是指灵感或创作时的迷狂状态,而是说要避免个性入诗。即使平时也要保持淡泊的心境。  相似文献   

19.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不是一首诗,却有着诗一般的语言,它不是一则童话,却有着童话般的意境。笔者就这篇课文选取了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并加以反思,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对于诗与偈的关系,人们历来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偈是诗,有人认为不是诗,也有人认为部分是诗。唐代僧人拾得曰:"我诗也是诗,有人唤作偈。诗偈总一般,读时须子细。"[1]可见当时人们对于偈颂的文体属性就有争议了。《四库提要·全唐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