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图是王嘉良、李德林合著的《象棋中锋》第69页和《桔中胆》第122页里的一个中局(以下简称“两谱》)。观盘可见,黑方马跃檀溪,飞扑九宫,准备(车)4 (?)“双鬼拍门”配合卧槽作杀,弃子抢攻的形势咄咄逼人,红方局势趋危。现在轮到红方走子,《两谱》  相似文献   

2.
靕(亻導)音“真道“靕”,《汉语大字典》注:“品行纯正,不染邪曲。《改四声篇海·青部》引《俗字背篇》:‘靕,太上作,张道忠添注:从一,从止。从主,从月为青。正者,  相似文献   

3.
郎绍君 《收藏》2013,(13):324-327
在古代文献、诗词和士人生活中出现梅兰竹菊,可谓历史久远。《易·系辞上》有"同心之言,其奥如兰";《诗经·卫风·淇奥》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陶潜《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绘画中出现梅、兰、竹、菊的题材,约在唐代,在文人之间流行并达到形式上的成熟,约在宋元。宋末的赵孟坚著有《梅谱》(佚),将四者编在一起,以画谱的形式传播,则始于明万历年间黄凤池辑的《梅兰竹菊四谱》。而称它们为"四君"、"四君子",则是陈继儒以后的事了。  相似文献   

4.
《蹴鞠谱》的著作年代是明代,不是宋代。《中国丛书综录》把《蹴鞠谱》定为明朝人著作是准确的。现能见到的完整的四部古代足球运动专著按其著作年代先后来排列是:《事林广记·续集·卷之七》①(宋末元初)、《蹴鞠图谱》(元末明初)、《戏场科范》(明朝)和《蹴鞠谱》(明朝中后期)。《蹴鞠——世界最古老的足球》(以下简称《蹴鞠》)编写者在《〈蹴鞠谱〉著作年代考》(载《体育文史》1986年第6期)一文中妄下断论“《蹴鞠谱》绝非明代人的著作”。其实,《蹴鞠》编写者所谓“考证”、“推论”的那几条“理由”毫无根据,是一些虚空无证的口头辨说…  相似文献   

5.
清代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今译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三势行功歌》原名《十三势歌》是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山西人王宗岳所著。王曾旅居河南,以教馆为业。据写于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的《阴符枪谱·序》说:“山右王先生,自少时经史而外,黄帝、老子及兵家言无书不读,而兼通击刺之术,枪法其尤精者也。”他的武术著作,留传下来的有《太极拳谱》和《阴符枪谱》等两种,尤以《太极拳谱》一书的流传最为广泛。该书是由《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等两篇论文,以及《十三势歌》、《打手歌》等两篇诗歌组成。近两百年来,这四篇文  相似文献   

6.
于志钧 《武当》2006,(7):26-27
陈家沟现在传习的枪法,仅有一套花枪,显然不是他们原有的枪法。1931年,陈家沟陈氏后裔陈子明携陈家沟拳械谱旧抄本数种出示,其中两册最重要:一名为《器械丛集·陈两仪堂记》;一名题为《文修堂本》。其中记载枪法若干,现录之如下:桓侯张翼德四枪上平枪(面扎)、右肋一枪(背扎)、下部一枪(丹田气海)、锁咽喉枪(面扎)。四枪对扎法一、彼用上平枪扎我门面,我进步从大门回引一枪。二、彼又用上平枪扎我左肋,我从小门背引一枪。三、彼从大门下扎我左腿,我依面避引一枪。四、彼又起枪往我咽喉扎来,我从大门引一枪。八枪对扎法一、彼方用枪从大门来扎…  相似文献   

7.
华慈祥 《收藏》2013,(11):100-107
宋雍熙三年(986年),书法家苏易简(957~995年)的《文房四谱》汇辑成书。该书计5卷,凡"笔谱",卷、"砚谱""纸谱""墨谱"各1卷。这是"文房"二字较早用于书名。"文房"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见《梁书·江革传》:"此段雍府妙选英材,文房之职,总卿昆季。"《南史·赵知礼蔡景历等传论》:"赵知礼、蔡景历属陈武经纶之日,居文房书记之任,此乃宋齐之初傅亮、王俭之职。"此时的文房是指官府掌  相似文献   

8.
《精武》2007,(4):31-34
第4计:以逸待劳【兵法原文】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原文今译】欲使敌人的势力损耗,不需要使用武力;敌方的刚强之势被消耗掉了,我方的力量自然就会增强【原文出处】“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孙武《孙子·军争篇》)“损刚益柔”出自《易经·损》。“刚”、  相似文献   

9.
正一《文心雕龙》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积章而成篇",是说汉字在书籍中结构的组成。中国古书,因早期材质所限,又或用语习惯不同,积生出许多计量单位,最常见如"篇"与"卷"。(图1)我国现存最早的汉代图书目录《汉书·艺文志》,其中所载书籍的统计单位即"篇"或"卷",但也有"卷""篇"数并列标出的情况,绝少不注数。总体上,以"卷"计算的书不如以"篇"计算的多。例如《汉书·艺文志》记孔门学案三种,便是用到"卷"与"篇"两种单位:"《孔子家语》二十七卷。《孔子三朝》七篇。  相似文献   

10.
正文房用具除了实用功能,更投注了文人的情感、情怀,是其精神世界的外化体现。对于心爱的文房器物,文人追根溯源、著书立说,品评鉴赏的谱录类作品应运而生,例如南宋赵希鹄《洞天清録》、林洪《文房职方图赞》,明屠隆《考槃余事·文房器具笺》、高濂《遵生八笺》、文震亨《长物志》等,不胜枚举,记载文房用具最多的有40余种(图1)。从文献中可以看出,"文房四宝"处于绝对  相似文献   

11.
杜工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之作。唐人吟杜诗因时代相近,对诗中名物器具无甚疑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人为杜诗作注者尤多,因去唐甚远,不免产生一些疑惑。就公孙氏持何物而舞说法便有三种:一为“舞剑”说。如清宋翔凤《过庭录·卷十六·剑器》持此说:“考郑嵎《津阳门》诗:‘都庐寻橦  相似文献   

12.
《法国足球》83年第一期发表了专题综述文章,文章对欧洲足球近20年、10年、5年的发展趋向作了分析,文章根据的史料是《法国足球》收集到的欧洲各国甲级队参加国际重大比赛的成绩。分析采用评分方式:20年来(每年一次)凡曾经进入过《法国足球》评选的欧洲最佳足球队前14名者以名次为序分别记1-14分·14名以外者记15分。然后依分数多少定出名次。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7,(8)
"贞祐通宝"为金宣宗完颜珣贞祐年间铸钱,在华光普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钱目录》中拓有铁母钱一残品。此币(见图)径34.7毫米,厚1.8毫米,重8克。币色微红,币有裂痕,裂口内也锈迹斑斑。币的造型及钱文与谱录品神似,如"宝"冠右端的写法及"右"字第一横右端的一顿都与谱品相同。钱文在实物上是清晰无粘连的,只是因锈的堆积致"宝"字中的"王"字及  相似文献   

14.
宣统登基纪念邮票(见图),是我国大清邮政继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第一套纪念邮票(万寿票)后而发行的一套纪念邮票。笔曾写了一篇《宣统纪念邮票话沧桑》(《中国集邮报》2001年第92期),主要谈了该票的特点和在上海的发售情况。最近见到台湾《今日邮政》第535期发表了一篇“宣统纪念邮票”的署名章,对这套票的发行日期作了探讨。现就笔另外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将宣统票发行日期几种说法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金申 《收藏》2013,(5):132-137
中国的石佛造像,早年流失海外者甚多,内中不乏精品,有些代表性的作品,在王昶《金石萃编》、罗振玉《海外贞珉录》、阮元《山左金石志》、端方《陶斋藏石记》等亦有著录。流落到日本的佛像,在大村西崖著《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松原三郎著《中国佛教雕刻史研究》、水野清一著《中国的佛教美术》等书中亦多有图版揭载。虽然国内石佛像遗存尚多,但这些流失海外的石像有些颇具学术价值,今择其重要的数尊介绍如下。较早期的石佛像有北魏太安元年(455年)张永造石佛坐像,现藏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此像为砂岩质,高35.5  相似文献   

16.
刘连洋 《精武》2005,(8):40-41
(接上期)《罗汉短打序论》载:“短打者,少林福居禅师所著也,注释详确,义理精通。余自盛京作学生.有远方学徒将谱携去,求无所得。因摹拟想象,重为编辑,间参已见,补所未有,罔知当否,留质高明。”  相似文献   

17.
核雕可谓是微雕艺术园地一支古朴绮丽的奇葩。据说两宋时期即有精于核雕的艺人,但确凿见于著述的出神入化之最早核雕作品,则是明代之物。《清秘藏》记载明代宣德年间有个叫夏白眼的,“能于橄榄核上刻十六娃娃,眉目喜怒悉具。或刻子母九螭,荷花九鸶,其蟠屈飞走绰约之态,成于方寸小核”。明人魏学(氵甲)作《核舟记》,描述明代天启年间核雕  相似文献   

18.
正泓社藏一组宋代单面模印陶俑标本颇奇特。与往常所见释道神仙、童子仕女题材陶塑多不相同,其存首者,头戴金花小帽,臂袖着甲,双手作破面之势,皮开肉剺,骷髅大显狰狞;身者,袒胸露乳,纹绣火焰,其双手作剖腹之姿,腹裂一道长口,窥口则见肝肠扭拧,观者无不心惧。(图1、2)这组血腥陶俑,实出自宋代破面剖心的七圣刀幻术。如《东京梦华录》卷七《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条记北宋汴京清明节风俗:  相似文献   

19.
李熊熊 《收藏界》2016,(4):41-45
清初有一款民窑青花瓷画很别致(图1):净素的器物内底上画着一张香几,香几上安放一只香炉,香炉中有一两缕青烟在袅袅燃升(见图2-图10)。这幅看似简单的瓷画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流行一时,表明它的内涵其实并不简单。那么,它究竟有着怎样的寓意呢?本文对此试作探讨。中国古代一直有焚香的习俗。最早的相关记录可追溯到尧舜时期。当年尧舜禅让,舜接帝位后,"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见《尚书·舜典篇》)文中的"柴",是指烧柴告天,让  相似文献   

20.
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据粤雅堂《南雷文定·卷八》)是武当丹士张三峰创内家拳说的最早依据。有人以此为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创太极拳说的最早依据。于是,出现了下述引起太极拳传承者和研究音关注的问题:1、本文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州,亦号南雷,是明清之际的大儒。这篇《王征南墓志铭》是他根据"高辰四状其行,求予志之"。写成的。其中"有所谓内家者,……盖起于宋之张三峰。三峰为武当丹士,……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的源流说,是否可信? 2、宋之武当丹士张三峰,是否是明代武当丹士张三丰? 3、明代的内家拳,是否是后来的太极拳? 4、此铭文中"三峰之术,百年以后,流传于陕西,而王宗为最着",此王宗,是否是后来署名为《太极拳论》作者的王宗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