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仿是语言创新的有效途径,无论仿词、仿句(含仿段)还是仿篇,只要运用恰当,都能笔下生花,达到新颖别致、独特幽默、意蕴丰富的语言效果。一、仿词一、仿词仿词就是依据语境创造新词。仿词作为一种修格,历来受到欢迎。《红楼梦》中就不乏仿词的例,如第28回:林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也该教训。只是论理该我说。今儿得罪我的事是小,明儿宝姑娘来,什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说着,抿着笑。林黛玉含讥带讽,突然冒出个“贝姑娘”,不是攻薛宝钗又是谁?鲁迅也是运用仿词艺术的大师。在《中国人失掉信力了吗》一文中指出一些人信“地”、信…  相似文献   

2.
仿拟,是为了使语言生动幽默、诗文别出新意而故意仿照既成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仿拟在形式上是“旧瓶装新酒”,仿拟方法一般有仿词、仿句、仿文几种。巧妙地运用仿拟,能匠心独运地突出人和事物的本质,给人—种似曾相识而又出人意料的感觉,令读者耳目一新。1.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巧妙地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一般分为:(1)反义连用: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临时仿造出意义相反的词语。如:①读者定会觉得这是一条“新闻”,其实却是一条“旧闻”。(2)近义类仿:以近义、同义的形式,临时仿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如:②过去,不识字…  相似文献   

3.
汉语仿词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比照现成的词语,临时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仿造出新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它改变了原来词语特定的词义,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鲁迅先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的句子:“满心‘婆理’而满口‘公理’的绅士们的名言暂且置之不论不议之列,即使真心人所大叫的公理,在现今的中国,也还不能救助好人,甚至于反而保护坏人。”句中的“公理”、“婆理”是从熟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中仿造出来的,“婆理”对“公理”而言,因陈西滢等在女师大风潮中,曾组织过所谓“教育界公理维持会”,打着“公理”的…  相似文献   

4.
谭永祥所著《汉语修辞美学》中,仿拟是这样界定的:“仿照一个现成的词语,临时造出一个新的词语,或仿照某一种腔调、格调造句成文,仿体与本体不异而异,同而不同,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仿拟’。”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本体和仿体。无论是仿词、仿句还是仿调都有两个共同的东西:一是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教材中所讲的仿词(我们称之为传统仿词),是指在现成词语的比照下,更换词语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以达到一定修辞效果的一种辞格。它的基本形式是新仿词和被仿词同时出现,但有时被仿诃也可以不出现。它的类型有三:一是音同音近,如由“积极”仿出“鸡极鸭极”;二是语义相反,如由“大众化”仿出“小众  相似文献   

6.
鲁迅写过一篇杂文,题目叫作“人生识字胡涂始”。在此文中,鲁迅释题说:“中国的成语只有‘人生识字忧患始’,这一句是我翻造的。”被鲁迅称作的“翻造”,修饰格中则所谓“仿词”,又作“仿拟”、“仿化”、“仿用”,就是在固有的词或句的比照下,更换其中的某个词或词素,临时仿造出来的新的词或句子的一种修饰方法。 鲁迅先生对仿词的运用别出心裁,有其鲜明的个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学生进行作文思维导向?思维“魔王”——许国泰的“魔球”学说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笔者在作文教学中运用许氏思维模式进行了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许国泰的“魔球”理论,是一种上仿太阳系,下摹原子核,中仿人脑的思维模式——“信息交合论”。他说:“我的‘魔球’是多侧面的、交叉的、旋转的,中间有一个信息的交叉点——中心,周围有许多信息标……‘魔球’的每转动一次(即思维和组合),就会组成一种新的结构网络。”如果把“魔球”理论用于我们小学作文教学中,效果也必然良好。让我们用“喜欢”一词进行说话联句教学:当“喜欢”一词板书在黑板中间,并说明用其说一句或几句话时,学生想到的只是“谁喜欢什么?”这样一些简单的句子。这时,教师可以说:“是呀,每个人都有他所喜欢的东  相似文献   

8.
随着词语量的不断加大,词语王国的岗位竞争也愈加激烈。这不, “在”和“再”也为了岗位问题争吵起来,而且一直闹到了词语国王那里。“再”字首先开口: “国王陛下,我控诉“在”他无故抢夺我的岗位,该我去的地方他偏抢着去。您看,像‘我在家里再一次拿起笔做作业’,他仗着人多,硬是把句子变成‘我在家里在一次拿起笔做作业’您看,这像什么话?”“在”字也不甘示弱: “国王陛  相似文献   

9.
血写的诗     
况周颐评赵佶的[燕山亭]词云:“‘真’字是词骨,若此词及后主之作皆以‘真’胜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宋道君皇帝[燕山亮]略似之。”况周颐所谓的“真”,王国维所谓的“以血书”的词,都是说词写出了人的真情,人的衷怀,犹如血泪凝铸而成。赵佶在位二十五年,过着极其荒淫的生活,加速了北宋王朝的崩溃。他的悲剧,是咎由自取。但词所产生的客观动人力量,却是由于它‘真’,由于它是“血写的诗”。  相似文献   

10.
作家萧乾曾在一篇文章中多次使用“残废”一词称呼残疾人,一位残疾人读了文章后,给萧乾来信说:“你在文章中用‘残废’一词刺痛了我。我是一个失去左臂左腿的人,但我并不是‘废人’。我还开着书店,并且卖着你写的书。我有残疾是事实,可我是否就‘废’了呢?中国成立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难道你没有看报?没有注意到‘残疾人’三个字?”萧乾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文章用词不妥,同时也被这位残疾人的信深深打动了。于是,他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短文,向残疾人公开道歉。  相似文献   

11.
古、今汉语人称代词中区别最大的是他称词,即第三人称代词。“严格说,文言没有第三指称词;‘之’‘其’‘彼’三字都是从指示词转变过来的。这本是很合理的,可是这三个字设有一个是发育完全的,合起来仍然抵不了白话里一个‘他’字,虽然另有胜过‘他’字的地方。”(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154页)如果称呼他人,或者直呼其名,或者于脆省去;另一种方式是用“之”“其”“彼”等词,但却受到相当的限制。“之”是最常见的他称词。其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人刘淇首言“自”有无义的助词用法.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开明文言读本.导言》也说,“自”字用法之一是:“附在‘故’‘正’‘终’‘犹’等副词后,本身无显明意义".本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对此问题继作扩大和深人的讨论,意见虽不完全统一,却也十分接近而实际上可以统一一种是认同“语助词”之说.如蒋绍愚先生.他是首先详作讨论的,先后有《唐诗词语札记》,《杜诗词语札记》、《唐诗语言研究》等论著.又如张永言先生主编《世说新语词典《言“助词.无实义”.一种是王(?)先生《诗词曲语辞例释》所言:“自,词缀,多缀于单音副词之  相似文献   

13.
王米娜 《考试周刊》2010,(20):37-38
‘可爱い’是日本人在生活中提及频率比较高的词语之一,中文音译“卡哇伊”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商品广告词语中。本论文对‘可爱い'词的频繁使用作分析,考察日本文化中的“可爱现象”,并探索可爱文化的本源及在经济、政治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故意模仿某种特定语言形式的辞格叫仿拟。仿拟有仿词、仿句(段)和仿调(篇)三种。仿拟是语言创新的有效途径,只要运用得当,就可以笔下生花,收到新颖别致、独特幽默、意蕴丰富的语言效果。一、仿标题。把现成的合成词或熟语中的一个语素换成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语素,从而临时仿造出一个新的“反义词”或“相对的词”,这种修辞手法叫仿词。如仿“大众化”造出“小众化”、仿“自信力”造出“他信力”等等。好的标题,不仅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而且还能吸引读者,激发人们的阅读兴趣。如在拟题时仿拟人们熟知的一些名句(如古诗词名句,流行歌曲中的名…  相似文献   

15.
解读爱情     
“苏霍姆林斯基在信的开头对他的女儿说:‘只有成为一个明智的人,你才是幸福的。’你怎么理解这段话里的‘明智’和‘幸福的关系?”我问。 ——“‘明智’的人才会懂得爱才能感受到爱的‘幸福’,他的女儿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思考实际上也是走向‘明智的一种表现,这会给她带来人生的快乐。” ——“一个人的幸福,是取决于自己的,而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在这里,他明确地告诉女儿,要在对人生的思考中,得到了对生活的认识,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这句话告诉我们,智慧是获取人生幸福的条件,要想得到幸福,就要成为一个有智慧的…  相似文献   

16.
北宋大家周邦彦的词作,就其思想内容来看,常为人们所诟病的,主要是其风月相思部分。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词概》中就说:“周美成词,或称其无美不备。余谓论词莫先于品,美成词信富艳精工,只是当不得一个贞宇,是以士大夫不肯学之;学之,则不知终日意萦何处矣。”当今一些最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周邦彦“只能写些‘玉艳珠鲜’和‘柳歌花亸’的艳词,以娱乐当时的统治阶级。”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干脆把周邦彦指为“宫庭词人”。这些说法,都有以偏代全之疵。因为,  相似文献   

17.
张心阳说得好:“‘是人’是‘做人’的前提,一个懂得自己‘是人’的人往往也会懂得别人也‘是人’,他就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和选择,这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也是最重要的‘做人’。”现在,提倡“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人,体现人的价值。而作为“人”本身也要管理好做人的人格成本、境界成本。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做一个追求正直、诚实的人,这也是一种非常自然舒展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8.
读宋词札记     
一、“词”的名称确定于北宋元间起源于唐五代而大盛于宋代的“词” ,他的名称起于何时 ?固定于何代 ?历来有不同意见。当代任半塘先生认为“唐代歌辞名称只有‘曲’或‘曲子’、‘大曲’ ,‘唐词’是由宋人喊出来的。”[1] 施蛰存先生认为“从晚唐五代到北宋 ,这个‘词’字还没有成为一种文学形式的固有名词。……南宋初期之后……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的固有名称 ,‘词’这个名词才确定下来 ,于是有了‘诗词’这个语词。”[2 ]我认为“词”的名称的形成、固定 ,是经过一个漫长时期的 ,就现存有关资料来看 ,如 :开元中……上曰 :赏名花…  相似文献   

19.
中国诗文有一种描写手法,古代批评家和修辞家似乎都没有拈出。宋祁《玉楼春》词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己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李渔同时人方中通《续陪》卷四《与张维四》那封信全是驳斥李渔的,虽然没有提名道姓;有一节引了“红杏  相似文献   

20.
仿拟,好比用旧瓶装新酒。这是一种模仿的语言形式,然而有其新鲜的内容。仿拟是思维的突破,是思想的升华。一、词语的仿拟浅闺、狭人、婆理、流官、他信力、神经过钝……看了这些词语.不免觉得陌生。但它们都是鲁迅笔下创造的新词语,仿拟的是深闺、阔人、公理、流寇、自信力、神经过敏等。仿拟之中.可以感受到调侃的趣味。互相对照一下,既贴切自然,又诙谐生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