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电流半偏法 1.电流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原理如图1所示是电流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的原理图。其中R是电位器,与电流表G、直流电源E、开关S组成串联电路。R’是总阻值等于或略大于被测电流表内阻Rg的电阻箱。实验时先将电位器R的电阻调到最大,然后闭合开关S1,调整电位器R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Ig。设此时电位器的有效值为Rx,保持Rx不变,再合上开关S2,  相似文献   

2.
《实验教学与仪器》2005,22(4):55-56
1.在用替代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测量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电阻箱,R,是待测高值电阻,S:是单刀双掷开关,G是电流表。  相似文献   

3.
1.用半偏法测小电阻(灵敏电流表G的内阻R8)  相似文献   

4.
把电流表改装成伏特表,是中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基本实验。这个实验的关键是测出电流表的内阻r_g。在80年版的高中物理课本(下册)中,是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来测电流表内阻的,其中电源为蓄电池,电动势为ε,内阻r;R为电阻箱;k为开关;G为待测电流表,满偏电流为I_g,内阻为r_g。测量时,先调电阻箱,使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到满刻度。记下电阻箱的示值R。根据欧姆定律  相似文献   

5.
1.对"半偏流法"测电流表内阻实验的误差分析 高中物理教材第二册学生实验二"把电流表改装为伏特表"中,"半偏流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具体做法是:按图1连接好电路,先将电位器R调到最大值,再接通电键K1,调节R使电流表G指针恰好转到满刻度.再接通电键K2,调节电阻箱R',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刻度的一半.当R比R'大很多时,接入R'后,干路中电流变化不大,因此可以认为rg=R'.  相似文献   

6.
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根据欧姆定律I=U/R变形得R=U/I可知,U必须是R两端的实际电压,I必须是通过R的实际电流,但实验中不论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或电流表内接法,由于电压表(一般见千欧)和电流表(一般十分之见欧)都有内阻,都不可避免地改变了电路的结论,都会给测量带来误差.究竟选哪种电路测电阻可减小误差,这主要是由持测电阻的阻值大小决定的.一、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可视为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将它并联于待测电阻地两端,如图(1),由于电压表的分流,电流表测出的电流强度比实际通过电阻见的电流强度大些,即电流表的读…  相似文献   

7.
将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是高中物理一个重要实验,由此实验产生了一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1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误差问题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例1图1中电源电动势为E,其内阻可以忽略,R为滑动变阻器,R′为电阻箱,G为电流表。实验步骤为①闭合S1断开S2,调节R,使电流表读数等于其量程Ig;②保持R不变,闭合S2,调节R′,使电流有读数等于I2g,然后读出R′的值(,1则)R比′g较≈测R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2)真实值与测量值之差除以真实值叫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即RgR-gR′,试导出它与电源电动势E,电流表量程Ig及电流…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做《练习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学生实验时,发现当一个欧姆表所测的定值电阻的误差较大时,将其电池更换为新电池之后,误差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从欧姆表的原理上加以分析。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的,它的构造如图1所示:G是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Ig的电流表,R是调零电阻,电池的电动势为ε、内电阻为r。当红、黑表笔短接调零时如图2所示,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g=ε/(Rg+r+R)(1)当红、黑表笔之间接入一电阻Rx时,如图3所示,则通过电流表的电流I=ε/(Rg+r+R+Rx)(2)可见,在电池…  相似文献   

9.
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 它的原理如图1所示,G是电流表,内阻为Rg, 满偏电流为Ig;电池的电动势为ε,内阻为r;R 为调零电阻.当黑、红表笔短接时(图甲).相当于被测电阻Rx=0,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满偏,即 Ig=ε/Rg r R=ε/R内,R内为欧姆表内阻·则指针  相似文献   

10.
1.欧姆表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内部是电流表G(内阻Rg满偏电流Lg),电池(电动势E、内阻r),和调零电阻R0三者串联而成,黑表笔在欧姆表内接电池正极,红表笔接电池负极,在两笔之间接上被测电阻R0后,形成闭合电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R=U/I,测量电路的设计是围绕测量电阻R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电阻R的电流I来间接测量其电阻R值.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自然地想到用电压表V来直接测电压,用电流表A来直接测电流.但在实际测量中,若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的情况下,如何测电压;在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如何测电流;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首先要认识体会到:  相似文献   

12.
电流表是中学物理实验的基本测量仪器之一,其内阻测量方法通常采用传统的“分流半偏法”。如图1所示,将待测电流表(G),滑动变阻器R(0~2kΩ)电阻箱R'(0~9999Ω)单刀开关,直流电源(4~6V)连成电路。实验  相似文献   

13.
例1某校科技小组自制一台可以测量电阻阻值的欧姆表,如图1所示.欧姆表电路由一只灵敏电流表G、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和干电池(设电压不变)组成.使用时可把待测电阻接在A、B两端.为了能直接从灵敏电流表表盘上读出A、B端接入的电阻的阻值,  相似文献   

14.
一、测量方法 (1)按图一接线,其中R_1为保护电阻、R_2为可调电阻(电阻箱或滑线变阻器),G为待测内电阻的电流表,G_0为辅助用的电流表,G_0的量程与G相差不大。 (2)接通电键K,调节R_2使辅助电流表G_0的读数为接近满刻度的某一整数并记下G_0的读数Ig。 (3)断开电键K,保持R_2的数值不变,用电阻箱R代替待测定内阻的电流表G。(注意这时电阻箱R应取零欧姆以保护G_0) (4)接通电键K,调节R的值(由零逐渐增大),使G_0的读数仍为Ig,记下这时电阻箱R的值Rg。 (5)没G的内电阻为r_g,由电路的等效性,显然有:r_g=R_g。  相似文献   

15.
1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流表有两种接法.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通常叫"内接法",如图1-甲;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通常叫"外接法",如图1-乙.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它的测量值和真实值应该是:R测=UV/IA,R真=U(Rx)/I(Rx),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内阻,电流表、电压表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种测量方法都会产生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16.
欧姆表测量电阻较之伏安法测电阻更快捷、简便,用多用电表电阻挡测量电阻和探测电学黑箱是高考中的重要内容。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原理制成的,它的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电流表G内阻为Rg,满偏电流为Jg,调零电阻为R,电池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  相似文献   

17.
一、课本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存在两个缺点高中物理课本半偏法测电流表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其步骤:①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G表针满偏;②再闭合S2,调节R2,使电流表G  相似文献   

18.
图中E0为供电电源,E5为标准电源,Ex为待测电源,Rp限流电阻,r0是电流表G的保护电阻.测量时,首先闭和开关S1,电阻丝AB上有一定的电势降落;接着将开关S2合到“1”位置,滑动触头C使电流表G指零,此时AC长度为L1,再将开关S2合到“2”位置,滑动触头C使电流表G指零,此时AC长度为L2,  相似文献   

19.
伏安法是测量电阻的一种基本方法,测量的原理是由电压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由电流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最后由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R=U/I求出待测的电阻值。测量电路有两种:电流表外接法和电流表内接法。如图1A、B所示:  相似文献   

20.
1.常规测量 :根据公式 RX=UXIX,分项测量 :电压表测电压记作U,电流表测电流记作 I,再计算 :RX=UI。电路图 :2 .改变条件 ,用已知阻值电阻 R0 取代电流表 ,测出未知电阻RX 的阻值。分析此题时可引导学生沿此路思考 :根据伏安法测电阻原理 RX=UXIX,而题中无电流表 ,IX 已不能直接测出 ,需找一个等量来代替 ,谁来代替 ?如何代替 ?在所给条件中 ,R0 取代了电流表 ,而 R0 的阻值已知 ,又有电压表测 R0 的电压 ,由欧姆定律可以计算 R0 的电流 I0 =U0R0,再用串联方式将 R0 的电流与 RX 的电流等量代替。a.电路图 :b.需测的量 :用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