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田园诗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陶渊明41岁时,一日郡遣督邮至县,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以示敬意。他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印,离职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给的田园生活,终身不仕,于63岁时贫困而死?可以说,陶渊明把田园生活的题材带进诗歌,开创了文人诗歌创造的新领域——田园诗。  相似文献   

2.
山水田园诗大多以自然景观为主要对象,读者常常希望见到栩栩如生的山水和农村的风光。这就要求诗人们在山水田园诗创作中要富有画意。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个评语指出了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是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的田园诗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田园生活是陶渊明田园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也因为其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本文就是基于陶渊明这一时期的田园生活,从思想、自然、社会、人生等四个方面,探讨其田园生活中所反映出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4.
王维是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禅趣丰赡。独具审美意味。禅宗美学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美学特征,传统认为,“空灵冲淡”是其主要审美风格。本文在承继“空灵”之说的同时.将审美风格直接通向禅宗本体的“静”。并在此基础上以“诗中有画”为切入点.经由绘画之“逸”而达于其诗歌之“逸”,从而建构起王维山水田园诗新的审美风格一空灵静逸。  相似文献   

5.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文章运用现代生态学意义上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分析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歌,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生态诗歌的“生态”思想内涵和山水田园诗歌的思想特征,从三个方面指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属于生态诗歌。  相似文献   

6.
谢灵运、陶渊明、王维三位大诗人对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并分别体现了儒、道、释三大文化思想资源在自然美观念上的不同取向。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谢、陶、王山水田园诗或“悲”或“喜”或“空”的不同审美情趣,粗线条地描述中国古典山水田园诗的某些方面的基本风貌及其形成发展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山水田园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谢灵运和陶渊明分别开创了山水诗和田园诗,到唐代,王维、孟浩然继承发展了陶谢诗歌的题材和创作风格,在描写田园风光的同时渗入山水景物的描绘,使山水诗与田园诗得以合流,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田园诗情     
本文开头一句话就勾靳出荷兰特色.“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后面则把重点放在牧场上,以亲切平和的笔触。画出了充满“田园诗情”的“真正的荷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热爱和平、憎恶战争的感情。文章在自然随意中显示出作者描写技巧的高明,笔调活泼且不乏幽默,读起来给人一种轻松感、舒适感。  相似文献   

9.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具有禅意并非新论了,但是禅意怎样参与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建构,却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王维多年虔心信佛的佛学修养和宗教兴趣禅化了他的艺术心灵和艺术感觉,他又常在山水田园中进行习静悟禅的宗教实践,使他具备了融山水禅入山水田园诗的主客观条件。王维在山水田园中的禅定修练使他的诗具有了静穆情调,其禅意修练则使他的山水田园诗具有了景物在静穆中迁流不息为特色的意象,从而使他的山水田园诗既静穆宁谧而自然生命又变动不居,具有了出神入化的特殊意境。其山水田园诗的奥秘在于:定、慧境界既是禅意境界,又是诗意境界,王维通过定、慧境界使禅意转化为山水田园诗的美学构成。  相似文献   

10.
王维为盛唐最负盛名的山水诗人。其田园诗亦多佳制,从中可窥见其思想。王维得陶渊明诗之清腴,用明丽的色彩勾画出理想化的田园生活,流露出深深的眷恋之情。然而王维的此类作品较之陶诗终略少一份投入。求其原因当与王维的经历和生活的时代风气有关。本文拟从其田园诗作入手分析其对田园的态度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和化兹华斯是中英学史上田园诗的双壁,他们性格中都有“静”和“动”的成分,但他们对他们所生活的自然和田园的体认有着巨大的差异。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描绘的广度上来说,华兹华斯为我们展现的社会画卷多姿多彩,从这点上来说华兹华斯胜于陶渊明;从他们对自然和田园生活表现的深度上来说,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完成了人格与精神的升华,达到了物我交融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陶渊明胜于华兹华斯。本的结论是:陶渊明的自然是自己的自然,华兹华斯的自然是自然的自然。  相似文献   

12.
吴林 《文教资料》2009,(31):4-5
初唐诗人王绩在整个中国山水田园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朴质真实、富有闲适情趣的田园诗中时时出现山水意象,流露出对山水景物的审美,初步展现出了山水与田园两种题材合流的趋势。但这种合流却又是非常不充分的,表现为他笔下的田园有陶诗的风韵.而山水又流露出“大谢”的痕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山水与田园两种题材发展历程的基本反映.当然也与王绩早年经历和外在环境的触动有关。  相似文献   

13.
田园诗起源于魏晋,到唐为极盛,而唐代山水田园诗派则以王雏为代表,其诗色彩清淡明丽,意境深远自然,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既概写雄奇壮丽的景物,又有细描自然的情态,表现了诗人隐逸恬静的心态和闲适自足的情怀.王雏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一般的风景诗;二是以田园生活为背景的田园诗;三是以描绘祖国山河为题材的山水诗.艺术上色泽明快,意境清幽澹远.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学史上,陶渊明第一个以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他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是中国历史上"古今隐逸之宗"。在东晋浔阳的田野上,诗人的田园情结得到了无尽的释放。他的田园诗创立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新流派——田园诗派,被历代诗人推崇备至。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入诗歌,并真切写出躬耕之甘苦,表现出浓烈的田园情结的诗人,为中国诗歌开辟了又一个全新的天地。诗中对农村风光的描述,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达到了田园诗的极致。陶渊明最终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亲历躬耕的甘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田园情结是他诗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用平淡质朴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以达到意境之美,并在画中寄托了感人的田园深情。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田园生活写入诗歌,并真切写出躬耕之甘苦,表现出浓烈的田园情结的诗人,为中国诗歌开辟了又一个全新的天地。诗中对农村风光的描述,对田园生活的赞美达到了田园诗的极致。陶渊明最终选择了田园作为自己的人生归宿,亲历躬耕的甘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方向,田园情结是他诗歌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田园诗是描绘农村风光、歌咏田园生活的一种诗体,其内容往往充满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安谧生活的热爱。东晋末年的陶渊明是第一个大量创作田园诗的诗人。  相似文献   

19.
高少传 《六安师专学报》2000,16(1):59-61,,68,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他多才多艺,既是诗人,又是画家、音乐家,他早年意气风发,积极用世,热衷功名,希图大志。后期,由于政治黑暗,加之,权奸排斥、仕余渺茫,诗人空余一腔报负,不得已归田园。归隐后,王维创作了不少山水田园诗,特别是田园诗,数量虽少,但颇有特色,通过田园诗,我们既看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热情赞颂的“美”的一面,又看到了他对官场生活鄙视批判的“刺”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山水田园诗源远流长,诗人众多,风格各异。陶渊明等诗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诗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维、孟浩然等诗人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现在的人们把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诗称为山水田园诗。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