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青海科技》2006,13(2):61-6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以下简称科普)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
2002年6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七十一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并于公布之日起施行。《科普法》是我国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部重要法律。《科普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科普工作已经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于我国科普工作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1日福建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是我省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而制定的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法规.这部地方性法规从我省科普工作实际出发,在总结我省多年科普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国家大法中的一些原则规定加以细化和补充,对我省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青海科技》2002,9(6):60-60
QST本刊讯1996年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会议后,青海省加强了科普工作,确定了科普工作的牵头单位,组建省科普联席会议领导、协调和组织全省的科普工作,有效地促进了科普工作的开展,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一是健全了科普工作的法规。制定了《青海省科学技术普及  相似文献   

5.
201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实施已经十年了。《科普法》总结了我国数十年来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将这些经验、教训上升为国家意志,制定成国家法律,体现和维护了包括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普法》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6.
<正>湖北省当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和科普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科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为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科技厅、省委宣传部、省科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精神,从2007年起联合开展了省级科普基地认定工作。截至目前,我省共认定了9批省级科普基地。经过核查,目前运行良好的有125个。125个基地基本覆盖了全省21个市(州),涵盖了工业技术、生物农业、文化旅游、卫生健康、生态环保等领域,展教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科普专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武隆县地处渝东南乌江下游,是横亘于大娄山、武陵山边缘的国定贫困县之一,也是重庆实施“一圈两翼”城乡统筹战略发展新格局的交汇点。全县26个乡镇、187个村、136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万,农业人口35.4万。十年来,该县通过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等重要法律法规,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技普及,科普工作政策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改善,科普投入不断加大,科普设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等都得到长足发展,农村科普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哈尔滨市老科协为贯彻实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条例》,开展了以科学报告为重点的万名科技专家讲科普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推进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一、组建和完善科学报告团,  相似文献   

10.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将科学技术奖励纳入了法制化轨道,确定了科技奖励的法律地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非常重视和关心科技奖励工作,把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99年5月23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签署国务院第265号令,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这标志着我国科技奖励工作进入了依法发展的新阶段。 我省的科技奖励从1978年至今,已开展12次。其中,从1978年设立“青海省重要科技成果奖”到1984年,共奖励了685项重大科…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自去年颁布实施一年以来,市科委、市科协及其所属团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有关单位密切配合,把科普工作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重要任务和提高青少年素质,让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工作来抓,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丁以周  彭晓霞 《学会》2001,(6):23-25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科普工作十分重视,把它摆在重要的位置.1995年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实施意见>. 1997年12月和2000年7月先后召开了两次全省科普工作会议,把"科普工程"列为实施科教兴省战略的十大工程之一,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创我省科普工作的新局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全省各地相继建立了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党和政府对科普工作的领导.经过全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全省科学技术普及在健全网络、发展队伍、建设阵地、完善设施、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积极推动科普事业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3.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2006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启动,我国科普工作的地位已经从法律高度得到真正的确立,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在此推动下,我国掀起了科技传播与普及的热潮。随着科普工作的全面展开,当代大学生的科普教育进入人们的视野,如何有效的开展大学生科普,探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我委协助省人大常委会已制定和批准通过了5部科技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即《湖南省技术市场管理条例》、《湖南省企业专利工作条例》、《湖南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条例》、《湖南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此外1988年还就科技体制改革作了一项决议.即《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决议》,有力地保障了“科技兴湘”战略的实施,推动了我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在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上述地方性法规的过程中,我委根据宪法、法律·以及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制订地方性法现程序的规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社区科普工作,按照《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夯实基础、创新机制、打造品牌,大力推进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教育,有效地促进了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和《四川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为进一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科普事业发展,进一步发挥四川省科普基地的作用,推进创新型四川建设。四川省科技厅、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科协组织专家经过对各地申报的"四川省科普基地"进行评定,认定乐山华夏蜜蜂博物馆、黑金食用菌科普基地、中国中药材种子繁育总部科普基地、光友红薯博物园、四川省公  相似文献   

17.
贾亚千 《科协论坛》2012,(12):33-3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2004年编制的《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中强调:“科技馆是政府和社会开展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公共科普服务的公益性展览教育机构,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近二十年来,我国科普场馆事业迅速发展,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指出,"各类学校及其教育机构,应当把科普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在新时期培养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他们树立科学思想、科学态度。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提高我国青少年科技素质,保障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顺利实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期战略性工程,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青少年科技素养的重要意义。加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9.
马力 《学会》2004,(8):50-51,53
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下简称《科普法》)正式颁布并实施。《科普法》实施两年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科普活动的全面展开。卫生科普工作作为科普的一个重要方面也由试点转向全面铺开和深入发展。两年来的科普实践,使我们对科普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科普法》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纪敏 《科协论坛》2010,(7):14-15
2010年6月29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颁布施行8周年纪念日。《科普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科普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也为我们开展新形势下的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近年来,青岛市四方区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着力构建"区委高度重视、政府积极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科普事业取得了长足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