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普遍忽视对翻译意识培养,指出仅仅传授技能无法满足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认为培养翻译意识,使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才能真正实现翻译教学的目标。探讨了五种翻译教学中应该培养的意识:态度意识、信息传递意识、文化意识、语言意识和译无定本意识。  相似文献   

2.
翻译是不同语言问的一种转换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涉及语言,也涉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由此可见,翻译也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如果没有足够的跨文化意识,就无法翻译出语言的真正含义,翻译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文章提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应当以中国文化为出发点,尊重外国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实践中,可以通过比较英汉在词汇、习语、句子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可以加深学生对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与掌握,最终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3.
翻译教学近年来日益得到关注,但是对如何加强专业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翻译,为高年级阶段的翻译教学作铺垫重视不足.基础阶段的教学翻译应注重语言能力的提高、强化语篇翻译的力度、加强文化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4.
翻译教学不仅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及翻译技巧,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双文化意识.双语双文化意识是学生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是胜任翻译任务的必备素质.教师应当从翻译课程设置、翻译教学方法、翻译教材选择等方面入手,加强英汉语言对比转换,拓展文化对比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双语双文化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翻译中的真正对等应是文化方面的对等。成功的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因此培养译者的文化差异意识,提高译者在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处理能力是实现文化对等翻译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翻译不是将语言进行简单的转换,而是包括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作者心理等在内的宽泛的文本转换.本文提出当今翻译学应借鉴西方当代新修辞学的意义理论指导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加强修辞意识的培养,提高译者对译文受众、对译语修辞传统和译文话语修辞力量的理解与重视,强调以受众为中心,充分展现译文的修辞力量,以及受众对译文形式的认同感,并采取顺应源语文化的翻译方式影响受众,使其领略不同文化与语言的风采,最终将修辞的力量有效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对翻译教学的几点启示,指出这一转向实质上是翻译研究重心的调整,它从新的视角看待翻译的性质、译者的地位以及翻译与文化、翻译与意识形态等的关系.文化转向促使我们从文化层面上对翻译教学进行整体性思考.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培养学生翻译的跨文化意识,在教学中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栽体,负栽着一定的文化意蕴,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所以,译者不能仅限于语言层面的转换,还要具有强烈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从宏观层面到微观层面讨论文化差异和在翻译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旨在说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翻译意识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教学中,应根据翻译实践的特点,不断帮助学生树立翻译意识。以一节旅游文本翻译的课堂设计为例,可以通过导入、对比、实践、点拨、再实践和翻译等不同的步骤向学生渗透功能意识、目的意识、语言对比意识、文化对比意识、美学意识、技巧意识等。  相似文献   

10.
翻译意识是翻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翻译教学中,应根据翻译实践的特点,不断帮助学生树立翻译意识。以一节旅游文本翻译的课堂设计为例,可以通过导入、对比、实践、点拨、再实践和翻译等不同的步骤向学生渗透功能意识、目的意识、语言对比意识、文化对比意识、美学意识、技巧意识等。  相似文献   

11.
在现行翻译教学模式下,整个教学体系有重语言轻文化之嫌.但文化意识的缺失会使翻译教学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本文分析了文化意识对于语言符号在语义、句法、语用三个层面转换是的作用,提出了在文化意识指导下产生的种种具体翻译模式,强调了文化意识培养在翻译教学中的先行地位.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我国翻译发展进程中出现重视语言轻视文化、重视微观轻视宏观的现象,详细阐述对翻译文化意识的认识,通过推进文化观,确立翻译指导理念,以多元文化为视角深刻探究翻译实质。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承载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文化中的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和文化的共性使翻译成为可能,语言和文化的个性给翻译带来重重障碍.本文试以文化负载词的英译为切入点,从语言和文化,语言和翻译及文化和翻译三个方面来阐述翻译实际上是翻译文化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真。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表达方式、社会生活差异、宗教历史背景、传统文化观念等几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译者除了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之外,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王玲  郭丽 《现代企业教育》2011,(16):171-171
语言与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依存的,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而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与情感交流的过程。商务英语翻译比起普通英语要复杂的多。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商务翻译的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要注意自己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陶李春 《海外英语》2012,(15):146-147
翻译教学不仅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及翻译技巧,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双语双文化意识。双语双文化意识是学生翻译能力的核心要素,是胜任翻译任务的必备素质。教师应当从翻译课程设置、翻译教学方法、翻译教材选择等方面入手,加强英汉语言对比转换,拓展文化对比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双语双文化意识,积极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7.
刘喜玲  刘丽 《考试周刊》2010,(22):129-130
异化和归化作为两种主要的翻译策略是翻译研究和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概括分析了归化和异化的历史由来与意义.指出了两者间既相互对立又动态统一的关系。通过对归化异化“度”的分析.指出好的译文应当是归化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归化、异化作用下.翻译教学应当重视文化因素对学生学习翻译的影响,教师应在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8.
翻译作为一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化活动,不仅涉及语言,还涉及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由此可见,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没有跨文化意识就无法翻译出语言真正的含义,因而翻译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基于此,着重对英语翻译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翻译的功能是达成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旅游翻译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翻译。旅游翻译要能正确传达中国本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提高旅游翻译工作者的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非语言代码和语言代码共同传达源语语言意义和文化信息.文章在分析非语言代码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研究英汉非语言代码文化翻译,并提出文化移植和文化阐释等非语言代码文化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