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是我国的航天大年,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中国空间站的成功建设。2022年我国完成了六次与空间站有关的发射任务,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建设阶段。这些发射任务包括“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以及关键的“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任务。如今,在地球上空一共有两个空间站:一个是即将退役的国际空间站,目前还有7名航天员在执行任务;另一个就是我国的空间站,驻守着3名航天员。  相似文献   

2.
声音     
<正>今年内,我们将发射2个空间站实验舱、2艘载人飞船、2艘货运飞船,再将6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2022年3月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5月起,我国将进入空间站工程的建造阶段,神舟十四号、神舟十五号的6名航天员将在太空“会师”。  相似文献   

3.
空间站是一种大型载人航天器,是宇航员在太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家园。空间站发射时不载人,入轨后不能再返回地面。在空间站运行期间,由宇宙飞船或航天飞机运送宇航员和物质设备到空间站上,来完成宇航员的替换和物质设备的补给。空间站上有对接设备,可  相似文献   

4.
《英语自学》2009,(7):23-32
空间站会是啥样?在太空中生活和工作的情况是怎样的?建造一个空间站过程中涉及到什么问题?空间站的用途有哪些?本文将探讨空间站这个奇妙世界。  相似文献   

5.
在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建设航天强国的背景下,中国空间站项目的国际合作成为大势所趋.在中国空间站即将面临的国际合作中,主要有前苏联模式、国际空间站模式、欧空局模式可供中国选择,但这三种模式均不适合中国.通过总结现有国际空间合作成功的经验,以及考虑到中国自身的国情,一种由中国主导的空间站国际合作模式是较为理想的选择.在此模式下,中国是该空间站主体的主要建设者和所有者,中国对空间站享有主要的管辖权.该模式鼓励各种形式的空间站合作,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利益,还能够促进空间站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题目利用航天飞机,可将物资运送到空间站,也可以维修空间站出现的故障。为完成某种空间探测任务,在空间站上发射的探测器通过向  相似文献   

7.
《作文与考试》2023,(6):24-25
<正>人类对星空的探索从未停止。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空间站逐步建成,更多天文爱好者以自己独有的方式,探索“天上的街市”,探寻宇宙的奥秘。“记录中国空间站,从最小构型到完全体的成长历程,这个承诺,我一定会兑现到底。”——刘博洋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博洋,妥妥的学霸一枚。2022年3月18日,距离中国空间站过境北京还有30天,他决定自主编程,去追踪拍摄中国空间站的特写影像。  相似文献   

8.
人造的空间站不仅投资巨大,而且使用寿命短,只能使用10年。因此,专家们设想,在月球上建立永久性空间站。要想在月球上建成永久性空间站,必须达到以下两个基本要求:(1)那里有生产太阳能所需的充足阳光,能使空间站获得足够大的能源。(2)那里十分靠近一个很可能储存着丰富的冰的永久性阴影区,便于空间站人员获得水。这样,一个初步的月球生存体系就建立了,空间站的基础也就有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奖励》2011,(11):14-14
空间站又称航天站、太空站、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巡访、长期工作和生活的载人航天器。自1971年前苏联发射世界上首个空间站以来,人类在空间站的探索道路上不断前进。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经发射了10个空间站,让我们为您一一盘点。  相似文献   

10.
空间站原本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可供多名航天员在其中生活工作和巡防的载人航天器。随着网络虚拟空间被广泛用来完成各种任务,人们逐渐借用太空空间站的涵义来表述虚拟空间的功能,于是出现了QQ空间站、图片空间站等名称。教师空间站正是在此意义上被广泛使用的。  相似文献   

11.
修涵 《神州学人》2003,(11):38-41
这位年近古稀、头发花白的资深航天专家表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工程,飞船本身不是目的,研制、发射飞船都是为将来的空间站服务。“中国的空间站建成后,‘神舟’飞船将发挥两大作用。”戚发轫称,一是作为“公共汽车”往返于天地之间,将地球上的人和设备送上太空,再把太空中的人和实验成果送回地球;二是成为空间站的应急救生系统,飞船停靠、守候于空间站旁,相当于一艘救生艇,必要时可将空间站的工作人员及时送回地球。谈起已成功发射并回收的“神舟”三号飞船,爽朗随和的戚发轫就像在说自己孩子,亲切而自然。他介绍道,“神舟”三号飞船拥有13个…  相似文献   

12.
冷战时期,载人航天是美国和前苏联两国开展空间竞赛的主要竞技场。1982年,前苏联已成功地发射了7个“礼炮”号系列载人空间站,并拟发射“和平”号长期载人空间站。美国在空间站的运行管理方面处于明显的劣势。为摆脱这种局面,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向全世界宣布,美国将在10年内投资80亿美元,建成规模庞大的永久载人空间站,并邀请盟国参加,目的就是压倒前苏联即将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日本、加拿大等国迅速作出了积极响应,于1988年正式加盟该计划,并把这一空间站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但由于“自由”号空间站经受了一次次脱胎换骨似…  相似文献   

13.
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第一个基础构件———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揭开了空间站的太空建设序幕。3年多来,俄美等国先后将“星辰号服务舱、“团结号节点舱和“命运号实验舱等送上轨道,这些舱体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国际空间站的雏形。前不久,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圆满完成了在国际空间站外安装首根横梁的任务。这根“横梁的架起,标志着国际空间站已开始进入全面组装阶段。作为人类进行科学前沿研究的太空据点,国际空间站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呢?  相似文献   

14.
国际空间站是当代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国家最多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它的建设工作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由于耗资巨大、用途有限,国际空间站屡遭反对,美同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表示,建造国际空间站是战略性决策失误,不如月球基地用途广。因此近期修改后的新建设计划比原计划大幅“缩原计划中,航天飞机要执行多达28次的空间站建设飞行任务。天局局长格里芬表示,这样紧凑安排的目的就是要确保空间站在航天飞机退役前彻底完工。国际空间站16国全力打造2010年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5.
几年前曾有报道称,在太空运行的“和平号”空间站上,变种细菌以惊人的数量繁殖,吞噬着空间站的仪器设备。最后,“和平号”和害虫一起沉入太平洋。但是,问题并没有结束,在空间站上“定居”的细菌种群  相似文献   

16.
国际空间站     
由美、俄、日、加等16国合作建设的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是世界航天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也是航天史上第一个由各国合作建设的载人空间站。它结构复杂,站体庞大,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63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计划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提出,欧洲航天局、加拿大和日本后来相继加入。1993年11月l日,美国宇航局与世界上惟一拥有长期航天飞行经验和向轨道运送大型物品经验的俄罗斯航天局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1998年1月29日,1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建设国际空…  相似文献   

17.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对世界航天事业影响巨大。有关专家认为,2003年是对国际空间站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22年10月12日,位于地球之上420公里高空的国际空间站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速度飞越北京上空。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引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来表达自己的飞扬心绪,此举引发热议。从王羲之到萨曼莎,从会稽山阴之兰亭到国际空间站,时间和空间有异,但“共鸣”无处不在,这正体现了文化穿越时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值得世人期待的科技看点究竟有哪些?超大空间站将拥有艺术级科研室国际空间站计划在2010年建成,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年份是2007年。美国计划进行14次飞行任务来完成空间站的建设,2007年将有5次飞行任务。如果这5次  相似文献   

20.
空中袭击者     
“鸟巢”号空间站如期在4月初来到接近金星轨道的地方。鲁文基教授将在这一时间利用空间站截获他的猎物,结束这场追踪已久的狩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