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课初探     
“说课”与教案既有关系又有区别。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终结,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的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课”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要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要说出教...  相似文献   

2.
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它是指执教者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辩,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趋于完善的一种教研活动。1. 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说课与教案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教什么”、“怎么教”。而说课虽然也包括教案中的精要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说课”“说课”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场合,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较为系统地讲述某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意图、教学结构设计、教学实施方案等,供同行学习、交流、评议,以期达到共同提高的教研过程。“说课”与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课”是教师更内涵、更高层次的备课。从一般意义来说,备课主要指写教案,实际上,备课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写教案仅是其中的一环。教师在备课中所投入的智力活动不可能在教案中完全展现出来,教案只是一个准备付诸实施的操作方案,重在确定教师在课堂上“教什么”和“怎么教”,而“说…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说课是教师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述说。是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置于集体的监督下,把隐性思维过程显示出来。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协助教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 二、说课在中师音乐教育实践中的作用 (一)说课可促进音乐教育理论的学习虽然中师音乐教学大纲把小学音乐教材教法列为必修课,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问题是学生没有兴趣,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学习动机且理论脱离实际。开展音乐说课活动,促使说课者必须认真学习音乐教育理论。因为说课要求说出…  相似文献   

5.
<正> 说课,就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口头表述对某节课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根据。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说教什么,怎样教,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是教师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一种述说,是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置于集体的监督之下,把隐性思维过程变为显性,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研活动,是集体备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课标?唯有教师备课、授课紧跟课标,才能不失课标。课标意识如何从说在嘴上变成落到课中?能否设计出基于课程标准的有效教学教案,是课堂教学成败得失的关键。一、课标是一节课的上位标准课程标准不仅是专家编写教材的上位标准,也是教师上好每一节课的上位标准。备课写教案,不能远离课程标准。在备课时,我们要找出课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教师备课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研究部门应在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做一些具体的工作,引导教师重视备课和课堂教学工作,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教师把注意力转向备课和课堂教学上。在备课上,教师要掌握课标,熟悉教材,改革教案,变教案为讲义,充分发挥教案的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课堂教学要达到"两率"要求,即100%以上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90%以上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基本内容。其核心要做到让学生"学会"知识,让学生"会学"知识。  相似文献   

8.
写教案是备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备课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案的编写是教学准备工作的最后步骤,也是加强教学的计划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之一,它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供了备忘材料。编写教案可以使教师在备课中所考虑的多种教学设想,经过进一步的推敲,条理化、科学化。教师写教案的过程,是艰苦复杂的劳动过程,也是课堂教学的预习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因此,要求教师备好课、写好教案十分重要。然而,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过分注重智育、注重分数,造成了只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现象。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行政领导检查教师的备课…  相似文献   

9.
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教师的学习、生活都应该是这个过程的—部分,狭义的备课是为课堂设置预案,设定程序,以完成教学任务,其书面形式就是写教案。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仅包含狭义的一部分,把备课等同于写教案,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与一些教师共同备课、研究教案时,发现有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存在着误区,其着力点有些偏差。  相似文献   

11.
教师备课、写教案本是很自然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写教案被口诛笔伐,似有“不除此举誓不罢休”之势。其理由很简单,就是要减轻教师的负担,以便教师可以全力以赴搞好教学。当前,教师的负担不能说不重。但是,写教案并不是造成教师负担重和工作应该拿写教案问罪。理由有两个: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按常规,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写教案是把备课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作为上课的依据。同时,教师的教学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连续的过程,的基础。所以,教师所写的教案不仅是上好当堂课的前…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老师以为备课就是写教案,把教案中有关的项目填写完了,备课也就结束了,这是十分狭隘的备课观。备课当然要写教案,教案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应用于教学中的“备忘本”。教案使得教学有了依据,是实施教学的脚本,它能化无形为有形,化理论为实践,是教师心里备课的外化和具体化。  相似文献   

13.
品读了江西上高县逸夫小学晏梅兰老师《改革备课方式——走进“0教案”》一文(编者:本刊语文版2004年第1期),感触颇深。晏老师提出:“‘0教案’不是‘0备课’,而是为了使教师能把写教案、抄教案的时间腾出来备课。”确切地说,写教案本身就是备课的内容之一,改革的焦点是把教师因无奈而抄袭现成教案的时间腾出来用在“备真课”上。晏老师观点鲜明,就是主张真备课、备真课,反对假备课、备假课,使备课切实发挥为教学服务的作用,我很赞成这种务实的做法。细细品味上高逸夫小学备课管理的“五项措施”,令我钦佩的主要是集体备课和备课指导。集体…  相似文献   

14.
现行备课方式的弊端 当前,备课工作主要沿用“教师写教案”和“领导检查教案”这种单一的模式。它的弊端表现在:写教案占用了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造成了“以抄代备”、“课后备课”等不良现象,使备课过程难免低效、高耗;条条框框太多,束缚了教师备课的创新意识;备课的功能由“服务于教学”异化为“服务于检查”。 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新课程下教师应利用这一点来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动态生成。而写教案这种传统的备课方式,在课前一厢情愿地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提前预设,唯恐不细、不精,以细化环节为能事,给教师和学生以无形的束缚,使得教案成了师生表演的剧本,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凝聚着教师备课劳动的心血和汗水的教案是上课的依据,是教师综合主、客观情况进行教学艺术处理的结晶,教案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只有抓住优化备课这一环节,才能使教学效率的提高在这一条件的基础上得以实现.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低耗高效地写出有质量的教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合理有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已成为无数教育工作者日益关注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笔者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何谓优化备课?怎样进行优化备课?笔者以为要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具体的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深思熟虑课乃成──小学语文教师备课谈牡丹江市教育学院初教部田常泰备课是教学链条上承上启下、关联左右的重要环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有的教师把备课理解为“写教案”、“写讲稿”,这有失偏颇。顾名思义,备课包括上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写教案”、“写讲稿”...  相似文献   

17.
话说教案     
教案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施教方案。一节课讲授什么内容,重难点如何确定,教学环节怎样安排等,课前都得有所准备,否则就会重复、盲目、低效。“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其道理。“备课”实际就是“预”,就是准备课。将备课的过程、思路等写出来,即是教案。可以说,教案是备课的一种外化,一种表现形  相似文献   

18.
备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备好课,才能上好课。所以说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怎样才能备好课呢?我认为既有思想问题,也有方法问题。过去传统的备课方法,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查阅工具书和教学参考资料,提出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教学方法,制订教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虽然  相似文献   

19.
一些农村小学,教师在上课前,必须把教案交由学校领导查阅签字以后,才能步入教室。这本无可厚非。可是,为什么查阅教案?查阅教案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方式。其目的不仅是促进不备课或不认真备课的教师,更重要的还在于通过查阅教案,了解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个设想,发现弊端,使一些问题在课前得以解决,或对教师在备课中体现教改精神的做法或尝试,给予充分的肯  相似文献   

20.
正一、首先应理解说课与教案的关系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说课是基于教案之上的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立体解说方式,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思想的碰撞,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教材,预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