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高兹劳动观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指出高兹的劳动观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一定经济、政治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主要借鉴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异化观与劳动观、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舒马赫等人的思想.认为高兹的劳动观演进过程为:前理论时期—存在主义时期—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时期—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时期—后马克思主义时期.  相似文献   

2.
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是其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吸收了马克思的劳动解放思想和萨特的异化观,批判了西方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论述了工人及大众的劳动异化和生活异化,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一切异化的根源。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不仅为找寻人的自由解放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也对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兹从制度批判、技术批判、资本批判这三个方面展开了对资本主义劳动的批判。高兹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反人类的本质,揭示在这种制度下劳动极端异化和人的生活极度受压抑的状态,随之提出了一种激进的劳动解放思想,认为应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技术运用的方式和目的,实现对资本的控制,以及将社会从资本主义经济理性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从而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的消费观和幸福观,实现劳动价值和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4.
高兹认为劳动解放与人类解放是同一的,而且是人的解放的根本。他从劳动解放的主体、时间的解放和自我管理、人的身心和谐三个方面对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劳动解放的主体已经由传统的无产阶级转变为后工业时代的无产阶级,时间的解放和自我管理已成为劳动解放和人解放的关键因素,只有消除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对社会的控制,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才能被消除,才能实现人的身心和谐。这三个方面是高兹劳动解放思想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同时也是高校校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高兹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和劳动分工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当代资本主义危机本质上是生态危机,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对人的生活的全面控制既包括对作为生活本质的劳动的控制,也包含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控制。高兹从劳动异化、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的角度剖析人的生活本质的异化,论述了资本对个人生活领域的入侵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殖民化。  相似文献   

7.
塞耶斯立足于西方发达社会的现实和马克思的劳动观,批判了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揭示了高兹关于劳动和休闲、劳动解放和人性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高兹的劳动观进行了系统地阐发。他指出高兹的劳动观建立在其个体人本主义的立场之上,高兹坚持休闲至上的观点,将人的解放归结于时间的解放,并以消费价值观和需求观的变革来构建其乌托邦式的"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8.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方向.文章提出社会实践教学在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兹认为,劳动解放与自然的解放、人的解放、社会解放是统一的,劳动解放是基础和根本。劳动的解放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经济理性和技术理性的基础上。只有废除资本主义的付薪劳动、劳动分工,建立先进的生态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劳动的解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高兹的劳动解放思想对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价值目标、教育功能、教学方法存在着内在契合性,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劳动文化、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等具有重要的协同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高兹通过比较资本主义国家综合性大学和技术、工程院校的区别来揭示资本主义教育体制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分工再生产的基础,造成对人性的压抑和人的分化,走向束缚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这给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使教育成为反抗资产阶级统治的一个重要斗争领域。高兹对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批判深刻而独到,对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改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兹作为一个研究劳动的生态社会主义者,写了许多有关劳动观的著作。尽管学者对高兹的劳动观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索,也出现了不少成果,但是就笔者所见,尚未有总结这些成果的综述。因此,认真梳理以往高兹劳动观的研究成果,推动研究的深入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3.
高校劳动教育的全面加强,迫切需要明确其主要依托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和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课程,不仅在破解高校劳动教育现存问题、系统传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及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方面具有突出作用,而且在全面深化高校劳动教育的政治属性、理论属性和实践属性,助力大学生成长为具有新时代劳动精神与劳动技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高素质劳动者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因此,思政课应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主要依托课程。依托思政课开展高校劳动教育,需着力挖掘教材资源以探寻逻辑生长点、加强经典学习以夯实理论之基、开展专题教学以突破重难点、用好实践课堂以实现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异化劳动思想,并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源和原始推动力。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虽然直接源于人本主义者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但却是对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扬弃。他用辩证法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从而得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不但颠覆了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对西方近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兹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高兹从劳动分工理论入手,在驳斥“技术中性论”错误的同时,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和工厂暴政现象。经济理性的社会蔓延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具有与生俱来的反生态本质。高兹据此阐发了“生态理性”概念,并基于此建构了具有乌托邦色彩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社会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消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树立正确的"社会问题观",形成应对"社会问题"的合力,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劳动者创造的产品不仅不归劳动者所属,反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凌驾于劳动者之上来支配、统治劳动者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劳动主体与自己的劳动产品、劳动过程、类本质以及主体间关系相异化。深入解读异化劳动的实质内涵并探究其理论根源,对全面把握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劳动的育人价值被忽视的部分原因是劳动主客体地位发生颠倒,导致劳动者地位弱势、劳动精神式微和劳动观念模糊。基于异化劳动理论视角,剖析劳动的异化现象,把握劳动的育人导向,以“塑造劳动休闲观”促进劳动者的全面发展,以“深化劳动价值观”确立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以“构建交往实践观”化解劳动者的交往困境,以“树立体面劳动观”增强劳动者的劳动认同。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艰巨任务,目的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德育"放在首位,对于国家培养人才尤为重要.本文就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实"德育首位"情况测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以塑造劳动观念、传递劳动知识、传授劳动技能、端正劳动态度和培养劳动习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其意蕴是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就不仅要在正确教学设计原则的指导下,系统构建科学的劳动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体系,而...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涉及大量关于资本主义的内容,必须根据每门课程的特点,将大卫·哈维的资本主义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大卫·哈维的资本主义观是对当代西方社会的独特诊断,既有利于与教材内容进行无缝对接,又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发掘利用大卫·哈维的资本主义观的价值,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