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亮  张英 《教师》2010,(17):125-126
本文意在探讨高中生生活事件、情绪调节及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情绪调节量表》和《状态一特质焦虑量表》对湖南省八所中学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应重视高中生生活事件的基本特征,提高高中生应对消极情绪的积极策略。  相似文献   

2.
使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58名高中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总应激量,以及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作为独立的自变量影响心理健康。结论:高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直接作用,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作为独立的自变量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高中学生的生活事件、抑郁症状发生状况,探讨高中生所遭遇的生活事件与抑郁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评估高中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和应激强度;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测评高中生的抑郁水平.结果:(1)在学习压力与ASLEC总分方面,高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与高二学生;(2)不同年级学生的CES-D总分呈现出显著差异;(3)按照CES-D的划界分,高中生抑郁的发生率为16.5%,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等相关生活事件是对高中生抑郁发生影响最为明显的危险因素.结论:高中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实施降低生活事件应激水平的干预方案是改善高中生情绪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河南省两所普通高校随机抽取的483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Young网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来探讨认知情绪调节在生活事件和网络成瘾之间的中介作用。提出生活事件既可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网络成瘾,又可通过消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间接地影响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与<儿童情绪调节量表>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岁~7岁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岁~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以及素质—压力模型,考察负性生活事件对生命意义感的作用机制,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基本心理需要量表以及生命意义感量表,对山西省某重点高中571名高中学生施测。结果表明: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高中生基本心理需要和领悟社会支持与其生命意义感均呈显著正相关;基本心理需要在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生命意义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一中介效应的前半路径受到领悟社会支持的调节。研究结果为探寻高中生的生命意义感缺乏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对提升个体生命意义感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理念:高中生的情绪困扰常源于对事件的不合理看法,如"我对你好,你一定要对我好""同学不跟我说话,他们一定都不喜欢我",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导致高中生在人际交往时出现种种问题,因此,对高中生进行情绪辅导显得非常有必要。根据心理学家艾利斯的情绪ABC理论,情绪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高中生情绪智力与生活适应的关系,采用青少年情绪智力量表、生活适应量表对317名高中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高中生情绪智力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独生与否上差异显著;而生活适应在性别与独生与否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的情绪智力与生活适应存在显著相关。因此,情绪智力对生活适应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河南省信阳市四所普通幼儿园学前班和三所普通小学二年级选取部分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作为被试,运用<父母元情绪理念量表>和<儿童情绪调节量表>考察父母元情绪理念对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采用皮尔森积差相关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父母元情绪理念与5~7岁儿童情绪调节能力存在显著相关,且不同类型的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有不同的预测力;性别和年龄差异对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评价与教师评价父母元情绪理念对儿童情绪调节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尊量表(SES)、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EM)、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800名寄宿高中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探讨寄宿高中生亲社会行为、自尊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负性生活事件会影响寄宿高中生的亲社会行为,自尊在其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设计理念】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情绪变化较为激烈,情绪体验深刻持久,他们很容易陷入某种负性情绪状态难以自拔。因此,有必要帮助他们主动觉察、理解和调节自己的负性情绪。本节课通过四个层层递进的活动帮助学生接纳情绪,明白愤怒、悲哀、恐惧等负性情绪也具有积极意义,学会用积极思维调节和管理情绪,从而与自己的负性情绪和平相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主观幸福感总量表对516名高中生进行间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中生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要显著高于个人公正世界信念,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和年龄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负性生活事件与高中生的公正世界信念、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负相关,公正世界信念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的正相关;(3)公正世界信念在负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中介的效应值为18%,即负性生活事件在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同时,还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刘贤臣编写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C)》对25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了解高中生生活压力事件的基本特点,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目前高中生存在的主要生活压力事件主要来自受惩罚、人际关系、学习压力方面,其中受惩罚因子是最主要的生活压力事件;高中生的生活压力事件在性别和年级上都存在差异;高中生的生活压力因子中除了其他因子在男女性别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方面因子在性别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应根据高中生生活压力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特点来缓解高中生生活压力,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孙奕 《现代教育》2015,(1):76-77
高中生的情绪不仅是强烈的,也是很不稳定的。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够细心地体察和分析学生的情绪变化,耐心地传授情绪调节的方法,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无疑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是针对高中生情绪问题的一项个案研究,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观察和分析,正确运用了情绪调节的方法,积极有效地化解了高中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情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选用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和认知情绪调节问卷对河南省1 086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1 086名高中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重新关注计划和积极重新评价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接受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责难和接受在文理科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自杀意念与沉思、理性分析、灾难化、责怪他人呈正相关,与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呈负相关。(3)灾难化、积极重新评价、沉思、理性分析四个因子对自杀意念有重要预测作用。因此,高中生认知情绪调节与自杀意念有密切关系,认知情绪调节中的灾难化策略是预测自杀意念的最好认知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负性生活事件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和攻击行为问卷,对从广东省东莞市某寄宿中学抽取的796名高中生进行研究。男生在身体攻击因子上得分高于女生(P值均<0. 05),在愤怒、敌意因子上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值均<0. 05);高一学生在身体攻击、愤怒、总分因子上得分均显著低于高二学生(P值均<0. 05)。寄宿高中生负性生活事件与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 01),寄宿高中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攻击行为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 05)。领悟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正向预测攻击行为间起多重中介作用。中介拟合模型指标(χ~2/df=4. 80,NFI=0. 95,CFI=0. 96,TLI=0. 93,IFI=0. 96,GFI=0. 96,RMSEA=0. 07)。寄宿高中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可以直接影响其攻击行为,也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影响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写作教学出现多种新颖的教学策略。究竟应该采取哪些写作教学策略激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引导高中生开启写作新思路,需要高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考虑高中生的个性特点,做出恰当的选择。一、生活化教育策略首先理解生活化的含义:把高中生从抽象、虚拟的教材中解放出来,让高中生体验自然、社会、事件、人物、过程,使高中生在融入现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和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刘贤臣编制的<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量表>,对某职业高中200多名学生进行生活压力方面调研,进而形成结论,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9.
普查工具:采用教育部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普查.普查结果:①共筛查出7.65%(399名)新生,5.56%(27名)的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倾向.主要存在强迫症状,抑郁,自卑,焦虑.②3.7%的新生适应能力很差,在人际交往,学习、择业及生活满意度上适应能力差.③13.56%的新生承受压力比较大.主要压力源为家庭、生活事件、个人发展及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高中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HKRA)》和《应对方式问卷》对2763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中生外部疏导机制和心理调节机制与其心理弹性呈显著正相关,自我防御机制与其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高中生调整心态、倾诉、总结经验、转移、调节情绪和转换视角对其心理弹性有正向预测作用,而退缩和推诿对其心理弹性起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