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清末危机日益积重难返之日,张百熙临危受命管学大臣一要职。他是清朝历史上任职最久,成绩最为突出的一位教育大臣。他亲手主持的京师大学堂的重建,更是为其以教育为己任的一生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雄斌 《出版参考》2005,(26):31-32
前不久去世的辜振甫,其祖父是清末名儒辜鸿铭,外祖父是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姑父是清末大买办、大实业家盛宣怀.在两岸关系史上,辜振甫是一位重要人物.许多人对"汪辜会谈"耳熟能详,对辜振甫其人则了解甚少.本文对他的情况有较多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晚清末代皇帝溥仪连同他的王朝已被历史尘封在故纸堆中.而他鲜为人知的"私塾"轶闻,却让我们见识了少年溥仪的可爱天性.他宛如邻家一位很"淘"的孩子,顽皮中透着率真,嬉闹中常惹事端.  相似文献   

4.
提起清末人物,人们好像只知道慈禧和刘罗锅了。而那些真正需要我们记住的曾为我们这个民族呕心沥血、做出杰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却几乎不再被人们提起,更遑论借助先进的现代传媒让他们重现于艺术舞台之上了。沈家本就是一位非常值得我们记住的历史人物。作为主持清末修律的重臣,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称得上法学家的人。说他是中国法学的奠基者,如同说鲁迅是中国文学的旗手一样,其地位与价值相当,一点都不过分。且不说他那等身的遑遑巨著,仅凭在他主持下修订的十余部大法,以及他为沟通中西、融会中外法律的努力,就足以让他在中华法律文明的史册中…  相似文献   

5.
陈宝琛作为清末"清流四谏"之一,不但好论时政,而且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对当时的教育,尤其是自己家乡的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我们即对清末流派代表人陈宝琛的教育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桐城派兴起于清初,衰亡于清末民初,历时200余年,几与清朝国运兴衰昌敞相始终。造就了知名文士12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日本国,文章著作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共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是罕见的。它“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在韩欧之间”,有明确的“道统”、“文统”,所以自成一派;又因方戴刘姚(民间流传这一说法)皆为安徽桐城人,故曰“桐城派”。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文化救国的清末名士中,张元济是较为独特的一位。他立足书业,向国民传播知识,利用书籍唤醒和教育国人。他翻译西学,遍寻古籍,组织收藏,精心校勘,编辑出版,推广利用,是中国近现代书业的巨人和全才。他在古籍挽救、校勘编目、藏书建设、编辑出版和西学推广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安向前 《今传媒》2011,19(2):80-81
在众多文化救国的清末名士中,张元济是较为独特的一位。他立足书业,向国民传播知识,利用书籍唤醒和教育国人。他翻译西学,遍寻古籍,组织收藏,精心校勘,编辑出版,推广利用,是中国近现代书业的巨人和全才。他在古籍挽救、校勘编目、藏书建设、编辑出版和西学推广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李景林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将领,同时也是一位有着"武当剑仙"之称的国术大师。他自幼习武,治军时也将国术运用到官兵日常训练和战场战斗中,赢得了官兵的爱戴,也赢得了无数战役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作为清末"中兴名臣"之首的曾国藩,不仅是当时的名臣和政治家,还是个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曾国藩家书》一直作为家教范本在流传,曾国藩的家教使得他的后人都成为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末年,中国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当时所出现的经世致用思想是一种传统教育,也是桐城派的文风。桐城派设立方言学校,引进西学并派遣学生留美学习,这些举措均为早期外语教育储备了硬件及师资。  相似文献   

12.
<正>他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在实现事业成就的同时,他更专注于公益事业与教育事业。2007金帝集团先后设立了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金帝仁文基金"、泉州慈善总会"金帝仁文基金"、及中国扶贫协会"金帝教育扶贫基金"。2007年他为四川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捐建四所希望小学,并为数百名的学生解决了燃眉之急,多年来,他为教育事业先后投资15个亿,以实现自己教育强国的梦想。2007年,他以卓越的成就获得中国慈善总会颁发的"中国慈善家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百名"中国慈善家"荣誉称号。颁奖辞:他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2007年15个亿的办学投入,使他在实现别人梦想的同时,也实现着自己教育强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为"同光体"的旗帜和领军人物、赣派诗人的代表.在清末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号称清末"四公子",是清末"诗界革命"的八贤之一.他是具有改革思想、民族气节的爱国诗人.他是以国家安危、民族存亡来考虑自己的进退出处的,故能长期有官不居,宁愿助父变法,"以改革天下"为己任.  相似文献   

14.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县人,清末"中兴名臣"之一。1876年调任陕甘总督,他在西北辗转征战14载,不仅在军事上卓有建树,而且对西北进行了长期苦心的经营与开发,对交通、农业、水利、教育及生态环境重建与保护都有所作为,尤其  相似文献   

15.
<正>魏源(1794—1857),字墨深,湖南邵阳人,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启蒙思想家,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先行实践者之一。年仅25岁便高中进士的魏源学识渊博、思想高远,他以"经世致用"为初衷,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清末洋务运动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作为"睁眼看世  相似文献   

16.
桐城派主宰中国文坛三百余年,成为清代流传地域最广、影响最大、历史最长、作家最多的一个文学流派。姚鼐作为清桐城派的宗师和桐城派作家中集大成者,对桐城派在文坛上取得正宗的地位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其独具见解的精严文论和倾动天下的散文创作,历来为海内学者所景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凤凰卫视的常客,某种程度上讲,他被自己的老朋友"涮"了;作为与范美忠进行辩论的辩手,他却是因为自己的"气涌如山"把自己给"打倒了".但是,一次辩论的失态,是不是就该把他从一位理性的评论员, "贬损"为一个充当道德卫道士的伪君子?或许,他在公众面前一次表现的失败并不能埋没他骨子里潜藏的理性气质.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民主革命的先行者,青年时代的孙中山曾向往太平天国一样的事业,希望从精神重塑上建立国民人格,后来,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改造中国的事业中。他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1]32。他非常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清末民初,正值科举走向末路,民主思想和新型教育制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教育家,他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国学修养,他同时是一位倡导教育救国的民主革命家。蔡元培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教育家,他拥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国学修养,他同时是一位倡导教育救国的民主革命家。蔡元培中西结合的文化背景对其教育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