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渭桥和中渭桥、西渭桥都是架在长安附近渭河上的桥梁,而东渭桥又因为地理 位置偏东,唐中央自开元年起就在此设置渭桥仓,接纳存储江淮漕运来的粮食,所以在唐后期 的几次发生在长安周围的战争,特别是“泾师之变”和黄巢守长安时,东渭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到了唐末由于藩镇割据,地方军阀不再向中央运送粮食,渭桥仓失去其作用,东渭桥自然也就不再是军事上的必争之地了。  相似文献   

2.
漕运水手是清代漕粮运输的主力军,多为运河沿岸州县通过地缘、血缘关系招募游民到漕运水手队伍中来。以往学者多着眼于漕运水手不法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之危害性的研究。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记载的漕运水手不法案件为基础,以漕运水手本身环境需求为出发点,探究引发此类案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指出此类不法行为的发生原因,揭示了漕运水手对经济待遇的需求与国家政策取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漕运水手是清代漕粮运输的主力军,多为运河沿岸州县通过地缘、血缘关系招募游民到漕运水手队伍中来。以往学者多着眼于漕运水手不法行为的性质及对社会之危害性的研究。本文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中记载的漕运水手不法案件为基础,以漕运水手本身环境需求为出发点,探究引发此类案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指出此类不法行为的发生原因,揭示了漕运水手对经济待遇的需求与国家政策取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漕运是对作为国家税粮的漕粮运输行为,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漕运基本制度,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对漕运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既确保了统治期间粮食的南北流通,又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4,(3):101-102
漕运是对作为国家税粮的漕粮运输行为,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漕运基本制度,并且以法律的形式对漕运涉及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规定,既确保了统治期间粮食的南北流通,又很好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定和社会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州是明代漕运重镇,是封建政权转运、存储漕粮的重要基地与码头。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揭示明代漕运仓储的设置、管理与作用,对于了解徐州城市发展与漕运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尹学梅 《历史档案》2015,(2):140-144
漕运是清朝的经济命脉,不仅维护京师粮食供应,而且对国家的稳定具有重大意义。清代漕运制度之全面,规定之细密,法令之严整,为历代所不及。天津博物馆所藏《清代乾隆漕运图》(以下简称《漕运图》)经有关部门鉴定,绘制时间为乾隆时期,故以此命名,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笔者依据相关的历史文献对其作一初步探究,力图解读出图卷中蕴含的历史信息。一《漕运图》的基本情况《漕运图》系长卷,长宽为57×746厘米,绢本设色,未注比例。为天津博物馆旧藏,一级  相似文献   

8.
漕运是我国封建社会田赋转输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满足封建国家庞大开支的需要。历代封建王朝,都将漕运视为经济命脉,给以特别重视,漕运也就成为封建国家的一件大事。同时,漕运促进了物资交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对封建社会都市和商业的发展,也有很大影响。 清代漕运,中叶以前由河运,至道光五年,由于运河淤塞,始改海运,旋于次年停罢。道光二十六年,再改为海运。同治十一年,又改轮船运漕。本组史料,选自我馆所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它反映了改由轮船运漕之后的情况,对于研究清代漕运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分省编排公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州是明代漕运重镇,是封建政权转运、存储漕粮的重要基地与码头.通过对徐州水次仓的研究与探讨,有助于揭示明代漕运仓储的设置、管理与作用,对于了解徐州城市发展与漕运之间的关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清代治河机构清代黄河决溢频繁,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尤其威胁清政府从江南向北方输送粮食的漕运的安全。为了保护漕运、稳定社会、巩固统治,清政府对治黄非常重视。年轻有为的康熙帝曾将“三藩、河务、漕运”列为三大事,书于宫中柱上,用以提醒自己,下决心治理黄河。清代设立河道  相似文献   

11.
这四件关于漕运事务的档案史料,选自馆藏内阁黄册都察院御史奏章,主要反映了当年漕运中的一些弊端,并提出了纠正的办法,现予发表,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之一。周恒祺,字子维,号福核、福皆,湖北黄陂人,咸丰二年(1852)进士。历官山西道监察御史、京畿道监察御史、工科给事中、山东督粮道、广东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布政使、山东巡抚、漕运总督等。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所藏李鸿章致周恒祺书札共58通,系20世纪50年代购自周氏后人周君适之手。兹辑录其中未刊书札42通,时间从光绪四年(1878)周恒祺担任直隶布政使始,到光绪七年底出任漕运总督止,内容涉及广泛,诸如官员选任、东陵营修、海防思想、中日俄外交争端、庆军月饷、漕运之制、河患治理以及重要人物品评等,可供近代史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长安画派是20世纪产生的重要的绘画流派之一,开创了具有西部地域特色的西北画风,为当代美术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与其在山水画,人物画方面的影响力相比,大多数人对长安画派花鸟画关注度不是很高.文章以长安画派代表人物石鲁、方济众、康师尧等人为代表浅析长安画派花鸟画风格,同时从历史传统、时代特色、人文地理、民族性格四个方面分析长安画派花鸟画独特风格的成因,以期为当代花鸟画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讲谈社重印日本汉学家石田干之助的《长安之春》时,井上靖作序称:"我的《天平之甍》、《杨贵妃传》以及其他以唐代长安为背景的小说,曾多次蒙受《长安之春》的恩惠。对我而言,这本书是辞典、参考书,是在书写长安的场合不可或缺的座右之书。"如果井上靖的这番热烈表述与其对长安的书写呈必然的正逻辑,那么其作品中长安形象的模糊、空洞与粗糙难免令人疑窦丛  相似文献   

15.
梁波 《天津档案》2007,(9):53-54
历史学家曾把用马牛或人牵引车轮进行运输的时代的文化叫做车轮文化,因此,可以说道路交通是随着车轮文化出现的。明永乐二一三年(1404—1405年),鉴于天津是北方沿海水陆交通的枢纽和漕运的咽喉,清朝当局决定设立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专事漕运、屯田、戍边、巡捕之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封疆大吏马新贻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屡立战功,主持完成了浙江减漕运动,最终确立了两淮盐法规制,是备受清政府器重的少数民族大臣。  相似文献   

17.
长安区紧邻西安这个现代化大都市,有着经济发展和对外合作诸多优势和巨大潜力。如何提升长安城市品位,扩大长安对外影响,把一个充满活力、富有特色的新长安推介出去,并使之转化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近年来,长安区对外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化、科教新城这一目标,积极构建和完善对外宣传大格局,努力在塑造、提升、维护长安新形象上下功夫,不断在做大、做强、做活外宣新品牌上创实绩,为长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包公(包拯)、海公(海瑞)、施公(施世纶),是中国占代史上以"公正廉明"为民间传诵的最具代表性的三位官员,其中的"施公"便是清代漕运总督施世纶. 施世纶以封荫出仕,先后任泰州知州、扬州知府、江宁知府、湖南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康熙五十四年(1715),他被调任漕运总督(又称漕督、总漕),任职期间,尽职尽责,在维护运道、调剂漕事、治旱赈灾等方面取得了卓然政绩.施世纶为官坚持以民为先、廉强恤下,因而有以他为原型创作的公案小说《施公案》流传至今.但又因他为人处事低调,实际记载其生平的正史史料比较有限且零散,以往学者对其研究大多集中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情节、年谱梳理、遗作《南堂集》《南堂诗钞》等,缺乏对其为官生平的详细研究.作为清代唯一一位任职期间"通漕无欠"的漕督,他的为官经历无疑是考察清代漕运官员的一面镜子.本文梳理其生平履历,从侧面说明清代漕督的工作职责要求,进而简要分析清代漕运制度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19.
隋朝大运河的修治及对后世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媛 《兰台世界》2013,(30):151-152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本文从隋朝修治大运河的目的入手,简要阐述了大运河对于南北交通、经济发展和漕运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后世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媛 《兰台世界》2013,(10):151-152
大运河是我国古代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本文从隋朝修治大运河的目的入手,简要阐述了大运河对于南北交通、经济发展和漕运的影响,同时也论述了大运河的历史作用以及对于后世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