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范卫平 《中学文科》2000,(10):43-44
14、15世纪,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某些城市,如威尼斯、热那亚等,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特别是威尼斯和热那亚,在东西方贸易中控制了地中海的商路。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兴起后,东西方贸易受到阻碍,商业发达的意大利城市尤其受到影响。在探索新航路方面,  相似文献   

2.
图①《通途变天堑》反映了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之一: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东西方商路.引发商业危机,使西欧国家被迫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图中的线条代表连接东西方的传统商路.剪刀寓指土耳其政府向过往商人征收重税.土耳其军队、海盗经常抢劫过往商人,原有的商路被切断。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新航路开辟原因的分析与思考 关于欧洲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通常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欧洲对黄金、白银的需求日益增加;二是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欧洲人被迫另辟蹊径;三是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为远航创造了条件。对于上述原因,我们尝试换个角度来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选择题1.下列事件与新航路开辟无直接关系的是A.天主教的传播B.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C.西欧科学技术的发展D.东西方商路不畅2.下列航海家中曾在15、16世纪横渡印度洋的是①迪亚士②哥伦布③达·伽马④麦哲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①贸易中心发生变化②贫富分化加剧③资本原始积累加快④人文主义兴起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暴利,其主要原因是A.资源充足,销量巨大,获利丰厚B.货币贬值,物价飞涨C.低买高卖,…  相似文献   

5.
在拙作《初论北亚诸文化圈与北亚草原丝道》一文中,作者已基本解决了商周时期中西贸易的路线、内涵等问题。在本文中,作者想就前文所未能展开讨论的问题再做一番议论,故曰“再论”。经研究,笔者发现,早在商周时期,中西方间确已存在着商业间的往来。这种往来基于两个基本条件:其一,东西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东方、西方、沿途诸文化圈的形成。经研究,作者还发现,商周时期的中西商业活动,不但活跃了东西方的社会经济,而且还刺激了沿途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段霞 《大学生》2015,(7):57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这两条丝绸之路古而有之,一条沿路向西,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就有了一条以古长安(今西安)和洛阳为东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一条向海,秦汉时期开通,到明代郑和下西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两条丝绸之路一直是古代连接东西方的陆上、海上交通贸易要道,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象征。  相似文献   

7.
宋元时期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以马八儿、俱蓝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以前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实际就是宋代中国与南印度的交往。13世纪蒙古的入侵虽然割断了通过陆路中国和阿拉伯经印度的贸易,但是很快这种转运贸易从陆路移到海上,南印度仍然是沟通东西方海上贸易的要道。  相似文献   

8.
香料成为达·伽马东方海上新商路开辟的媒介,并由此推动了西东方贸易交往的发展,为以后整体世界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引起我们对香料的思考.1500年之前香料对欧洲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为寻求香料贸易,葡萄牙率先开辟了东方海上的新商路,这成为地理大发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1757年,清政府开始实行一口通商的贸易紧缩政策,在征服孟加拉的英属东印度公司时却发现喜马拉雅地区长久以来就存在进入中国腹地的商路.当东印度公司明确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后,廓尔喀的崛起和中廓战争关闭了开通北方商路的一切可能,东印度公司逐步制定控制廓尔喀和掌握地区霸权的北部边疆政策.  相似文献   

10.
赣东北地区是连接闽、浙、皖、赣的重要区域,一口通商时期该地区曾出现过境贸易的繁荣,其社会经济相应得到了一定发展。五口通商之后,随着上海取代广州而成为全国进出口贸易中心,全国贸易格局和商路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由以前南北纵向的贸易路线转变为以上海为中心的东西横向贸易路线,赣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开始丧失。与此相适应,该地区的商路、市镇和社会生活均开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在古代,东西方之间存在海陆两条通道。西方人把东方的陆上终点称为"赛里斯",把海上终点称为"秦"或"秦那"。13世纪,蒙古人统治亚欧大陆,许多西方人来华,开始用"契丹"称呼中国,"赛里斯"逐渐被"契丹"取代。16、17世纪,新航路开辟,西方人乘船到达中国东南海岸,他们用"中国"称呼这片"新发现"的土地。"秦"或"秦奈"逐渐演变为"中国",最后,中国取代"契丹"的称号。  相似文献   

12.
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是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历史的大事。但在平时教学中,往往容易将两者混为一谈,导致概念解读上的误区。事实上这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它们既有联系更有区别。新航路之所以是新是相对于东西方交往的传统路线——丝绸之路而言的。受黄金荒下黄金热的驱使,公元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开  相似文献   

13.
世界近代史的内容,主线明朗,结构清晰。但其中有一些重要历史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把学生在理解上出错率比较高的一些概念,加以归纳、解析,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帮助。1.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商业革命是指在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下,世界贸易关系、商业中心和商路的巨大变化。主要特征:一是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间的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二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商业垄断地位被葡萄牙、西班牙、尼德兰、英国所取代。价格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随着西欧国家的殖民掠夺,大量贵金属涌入欧洲,引起物价…  相似文献   

14.
所谓新航路是指从欧洲出发经过海上航行开辟前人所未到达地区的新的航程路线。主要指从欧洲到达美洲、亚洲的新航路。然而,要理解新航路的深刻内涵,在学习中还得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  相似文献   

15.
西欧中世纪社会民众的生活范围相对狭窄,长途贸易受到诸多限制,人们的交流与旅行以朝圣方式居多,但十字军东征以后,城市的兴起、商路的扩大和商品的增加提高了商人在社会交流中的作用,贸易路线也逐渐固定下来,于是朝圣者多选择已经存在的贸易路线,同时一些相对持久稳定的朝圣路线也由于朝圣规模扩大而被商人利用。贸易路线也经常与朝圣路线相重合。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生产的陶瓷器,除满足本国的需要,还大量输出国外。在陶瓷外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条由东至西的贸易通道。日本学者三上次男在其著作《陶瓷之路——东西文明接触点的探索》中,将连接东西方的海上航路.称为陶瓷之路。陶瓷之路成为继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后,又一中外交通史上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7.
国际贸易是指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相互交换的活动。早在中国的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就因为中外贸易的繁荣而成为了一条连接中外贸易的桥梁,也是中西方贸易最早的商路之一。到了近代,伴随着以西班牙、葡萄牙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之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开始了,各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进一步密切。二战以来,在第三  相似文献   

18.
国际贸易是指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相互交换的活动。早在中国的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就因为中外贸易的繁荣而成为了一条连接中外贸易的桥梁.也是中西方贸易最早的商路之一。到了近代.伴随着以西班牙、葡萄牙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活动之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开始了。各地区、国家之间的贸易联系进一步密切。二战以...  相似文献   

19.
唐代龟兹位于东西方交通的十字路口,是东西方贸易中的一个重要市场,也是丝绸之路通畅的交通后勤保障基地之一,担负着维护丝路安全的重任,在丝绸之路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满清的海禁与“闭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满清入关以前历代海外贸易的概况中国海上的交通,根据有文字的记载,早在西汉时代就可以间接地与欧洲的罗马(当时称为大秦)有海上贸易的往来了。㈠这种海上贸易到南北朝时,已经达到“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盛况。㈡这时主要是开辟了与南洋各国的海上贸易,因之,也就越发促使中国海外交通的发展。到了隋唐,中国出现了一个封建的统一的时代,由於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