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统的日记     
×年×月×日星期×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今天首都的人们一个个都发生了变异——手变成了翅膀,连我也不例外。这下该如何生活呢?这是敌国所策划的阴谋还是其它什么因素所造成的呢?唉,想得我头都大了。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呢?×年×月×日星期×各省纷纷递上急报,说人们都有了翅膀。我已命令科学家们研制能代替手让人们正常生活的机器。想想:只要人们能学会飞翔,那么无论多艰险的矿山都不成问题,能加紧探测及开采能源,天空不再那么遥远,我们将揭开她神秘的面纱,而翅膀所带来的,又何止这些!我的国家会强大起来的,这是神的赏赐吗?×…  相似文献   

2.
年复一年,高考录取分数线一旦划定,那些花了九牛二虎的力气也只考取了几名学生的学校,那些被“剃”了“光头”的学校,日子很不好过。众多家长的责难,社会舆论的非议,一齐指向了这些学校的校长。“要是让我在××重点中学,我决不会干得比×××差!”校长们不平地说。“要是让××重点中学的学生给我教,我也能叫他们考上大学。”老师们感到委屈。“我们不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竞争!”人们埋怨着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藉以维持心理的平衡。年复一年,拚搏—失败—气馁—再拚搏—再失败—更气馁。难道这种现状就不能打破吗?  相似文献   

3.
太史弓 《师道》2004,(2):15-15
“√”与“×”,可说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符号。学生时代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几乎是天天见,作业上、考卷上少不了“√”“×”;进入社会,要填各种表格,应付各种调查,还是少不了打“√”与“×”;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民主选举、民主测评多了,更是少不了打“√”与“×”。对此人们已习以为常。很少有人注意到,“×”虽是一种符号,代表着“错”,代表着“否”,但在观感上实在并不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4.
为教学《火山和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信息》一课,自制了一种最简单的地震预报仪器地震警报器。图1地震报警器1制作材料的准备木板一块(20cm×15cm),木条长短各一根(30cm×8cm)、(8cm×8cm),粗铜丝、细铜丝各20cm,针一枚,电子小喇叭一个...  相似文献   

5.
还记得在上政治课讲到青春期时,政治老师告诉我们说“酷”(cool!)这个词在英语中就是凉的、酷的、凉爽的意思!自从上了那节课,我就发现我的同桌叶××,在考卷、本子等要写名字的地方都由“叶××”改成了“叶cool”!有一次,在送同学贺卡时,写上了“叶c001赠”,我一时兴起就对他说:“你今天是不是觉得很凉爽了?你是不是觉得全身上下很凉?”叶××被我的一番话问傻了眼,说:“你今天怎么尽问我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呢?”听了他的话,我  相似文献   

6.
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担心他被人欺负,于是有些家长就教给孩子“小朋友欺负你,就告诉老师”之类的话。也有的孩子不用家长教,遇到一点儿小事就去告诉老师。孩子爱告状,那他通常会向老师说什么呢?1“.老师,××打我了。”2“.老师,××不和我玩。”3“.老师,××说话了。”老师,××不听话。”4“.老师,××打小朋友了。”我们可以从孩子说的话看出,发生的都是些小事,不是什么大事。就是这些小事,孩子也需要处理,也需要应付。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处理这些小事得当的话,可以为其长大后处理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家长别小看了孩子处理…  相似文献   

7.
我不服输     
雨,无尽地下着,随着阵阵狂风,打落在我的身上。雨湿了我的衣裳,风乱了我的头发。雨点像老师那利剑般的话语,劈头盖脸地向我打来……——我,又一次被老师留下了。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一个个地报着我们进入小学后的第一次测验成绩:“××,98分;×××,100分。”每当她报一个同  相似文献   

8.
野狗日记     
××年×月×日小雨匆匆人流,人流匆匆。幻觉,不——我是否被人扔了?有点饿,没东西可吃。一个脸色青黑的人,恶狠狠地瞪了我一眼。“不好!他要杀了我!”赶紧防卫,结果被狠狠踢了一脚。我没力气了。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考验     
×月×日,夜已经深了,草原上只剩下我自己。天幕深处漆黑一片,仿佛一只无形的巨手,扼住了我孤独的心灵。我是一只野猫。在主人家的第四只鸟被我当作美味一口吞掉的那天晚上,我被赶了出来。  相似文献   

10.
值日护导那天,我走到二(1)班教室门口,被门上贴的一个专栏所吸引。这专栏也就一尺见方,标题是“荣誉学生”,专栏中央贴着一张二寸的学生照片,她就是荣誉学生吧,笑得很甜、很自信的样子。在照片的四周贴满了各种形状的小纸片,每张纸片上都写了一句话“××同学你朗读很好嘛,加油啊!”“当我不开心的时候,你会和我一起玩!”“××学习很好,我要比你好!”“××  相似文献   

11.
弘扬创新精神,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一、选准切入点,改变过去呆板的作文命题方式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在命题上表现出一种思维定势,如清明节写《扫墓》,教师节写《红烛颂》;秋天写《秋天的田野》,冬天写《雪中偶感》。至于《一件小事》、《难忘的×××》、《我喜欢的×××》之类题目,更是循环往复,经常出现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笔者尝试变换命题角度…  相似文献   

12.
又到佳节,坐在办公桌前,看着一张张普通的明信片,念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我整天都沉浸在快乐中。“陆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您的学生×××”“陆老师,祝您每天都有好心情。您的学生×××”我快乐着。因为教育,我赚了许多的快乐。有一位分在城里的同学告诉我,他每天也快乐着,尤其到了一个个节日,望着纷至沓来的学生家长,他享受着一种被尊重的快乐。他时常问我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总是高兴地告诉他,我没有他的经历,但我天天快乐着,我钟爱着我的快乐。黑的小男孩。记得上五年级时,我妈妈叫我带给你一袋子鸡蛋,结果在路上摔了个跟头,鸡蛋打碎了…  相似文献   

13.
师德与师爱     
一天,学校出了一条爆炸性新闻:“原初二的××从少管所放出来啦!是学校保出来的,到姜老师班了。”“这下可有热闹看了!”“学校真是多此一举,这回够姜老师呛!……”当××犯了几次错误后,人们更是议论纷纷,有焦急,有不满,有幸灾乐祸……三个月后,又出了第二条爆炸性新闻:“××在期中区统考中,语文获全班第一名,总分全班第七名。”“××写了入团申请书……”人们为之振奋、惊异,同时也在冷静地思考: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失足少年产生如此巨大变化?事实使我们做出了这样一个回答:“师爱是塑造儿童和青年灵魂的一种伟大力量。”  相似文献   

14.
【案例】 2002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哈市32 中考场上××同学在考综 ,合科时焦虑地对父亲说我不 , :“想考地理题 父亲问: ××你 。” “为什么不考地理题 ××说 。” : 地理学科今年第一次考地理“ 。学科那么难我肯定考不好非得 , ,考砸了不可 ××的父亲找到 。”我说陈老师你快过去看 :“看××她不想考地理学科了怕 , ,地理学科考砸了 我找到×× 。”问她××你怎么了为什么不 :“ ?想考地理学科 ××说地理 。” :“学科中的地形气候太难学了我 ,怕考不好丢面子…  相似文献   

15.
童年的玩具     
儿子上小学了,玩具被收拾了起来,装进一个大纸箱子里。这个纸箱子本是盛放电视机的,外面印着尺寸规格:87×65×62厘米。箱子被玩具塞得满满登登的,一点空当也没有。这天,我用了整整一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特高兴,因为课堂上解题时,老师夸我的解法妙。在解题57×811+37×511时,老师这样计算:57×811+37×511=4077+1577=57。这时,我想37×511=3×57×111也可列式为5×37×111,这样就可变成57×311,应用简便法就很容易计算:57×811+37×511=57×811+57×311=57×(811+311)=57。从上题我得出一个规律:两个真分数相乘时,将它们的分子或分母对换,积不变。后来老师又出了一道题,我用这个规律很快解答出来。小朋友,你会怎么计算呢?28517×1429+1417×1229我比老师解法妙@南奔奔$陕西省乾县马连镇赵合学校六年级…  相似文献   

17.
自从国门打开以来 ,中国画就被卷入了东西文化交流和冲突的赛场。画家们被“××主义”、“××思潮”、“××意识”、“××风格”等冲得天昏地暗 ,高呼“中国画往哪里去 ?”在人们对中国传统都不屑一顾的今天 ,应该大声疾呼 :不要忘了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绘画语言范式“形似”、“神似” ,召唤已经在风雨中飘摇的中国艺术的魂灵重新回归 ,接通传统的血脉 ,以唤醒中国艺术的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8.
微笑     
这是令我终生难忘的表情。十几年来,每每想起,我都不能不为之动容。那就是,上师范时教我语文的王玉霞老师的微笑。在我刚上师范那年的冬天,毗邻的山东菏泽地区发生地震,我们那个地方受到波及。尽管我们学校没有人员伤亡,但直到几天后恢复上课,人们还是惶恐不安,心有余悸,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担心再发生余震。有一次,王玉霞老师正给我班上课,她像往常一样镇定自若,讲起课来绘声绘色,妙语连珠,娓娓动听。同学们渐渐忘掉恐惧,被带进一个美妙的境界。就在这时,突然不知从哪里传来“咚”的一声震响,紧接着外面便有人大喊:“地震…  相似文献   

19.
日前,在学校的一次工作协调会议上,八年级的年级主任向大家诉苦:该年级的张×同学在课堂上谩骂老师,应该如何处理。我一听,第一反应就是“这样的学生真是太嚣张,肯定要给予处分,还要讨论什么?”然而,听完年级主任诉说原委后,我颇为震惊,也引发了一些思考。事情原来是这样的:我校一位教学能力很强的高级教师正在上课,一贯被认为表现不好的“差生”张×在课堂上和同桌李×讲小话、搞小动作,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这时,该老师走到他们的桌子前对着李×说道:“你怎么和张×这样的人玩呢?”话音刚落,张ד腾”地站起来骂起了老师。最后,该节课上不…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同学们正在教室里做作业,突然,陈×和同座男同学梁×为一张邮票的事发生了争吵。梁×平时十分顽皮,经常和同学打架,但我并没有当场批评他,我想同学之间发生争吵定有原因。经了解,原来那张邮票本是梁×的,因梁×将邮票送给了座位后面的张×同学,而张×又将邮票转送给了陈、陈×和梁×是同座位的,平时经常为座位的事发生争吵。那一次,因梁正在火头上时,一眼看到陈的文具盒中的那张邮票,便动手去抢。陈的个性也很强,心想邮票是别人送给自己的,你凭什么要拿走,所以就是不给他,而梁则认为邮票是自己的,偏要拿回。事情弄清楚后,我便因势利导地对梁说:“你和陈×都是一个班的同学,你能送给张×,难道就不可以送给陈×吗?再说那张邮票是张×转送给陈×的,陈×并没有随便拿你的邮票,你和她又是同座位的同学,应该团结友爱。这张邮票就算是你送给她的好吗?”梁听后觉得有理,点头表示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