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针对中和滴定在近几年高考中所占有一定的分值,其主要内容在于考查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等,同时往往以中和滴定知识为载体进行从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来考查化学基本计算及误差分析等,本文主要对中和滴定一系列问题做一全方位的透视,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透视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含义、原理及关键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完全中和,测出  相似文献   

2.
酸碱中和滴定是中学化学学习中的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它是指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在中和滴定误差分析教学中,由于学生缺乏实验操作经验,对多变的误差分析感到难以理解,为此,在教学中进行以下讨论,可使学生感到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3.
中学化学中和滴定的常见误差渭源一中周瑞在中和滴定过程中,当用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溶液,标准溶液浓度和待测溶液的体积发生误差时,在计算时仍按原浓度计算会造成滴定结果误差。例如,用0.1mo1/l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腋时.当标准盐酸溶液的浓度产生误...  相似文献   

4.
《化学》教科书中有关滴定原理的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的跳跃性较大。在教学中经常有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酸碱指示剂可以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借助指示剂判断是否会有误差?等等。由此,我对“中和滴定原理”的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旨在使学生真正理解借助于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全的原理。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状况,我运用“理论探究法”进行教学设计如下:教学过程是这样的:(-)情境引入1.幻灯出示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1)酸碱中和滴定的定义。(2)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计算表达式如…  相似文献   

5.
酸碱中和滴定,是用已知物质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操作简便、快速,并且具有足够准确度,因此,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要求学生理解掌握.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现在的高考以能力为导向,以实验为依托,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考查酸碱中和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络合滴定等相关知识.本文就对化学实验中的滴定分析法做一个总结,以期与同行交流.一、酸碱中和滴定酸碱中和滴定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医用化学酸碱滴定实验质疑山西长治市卫生学校(046011)韩曙云长治市第二职业高中程晓玲一些医用化学在做酸碱滴定实验时,是用未知浓度的酸或碱去滴定已知浓度的碱或酸,虽然这种滴定方法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但我们认为是不妥的,原因有下列几点:1.这种滴定...  相似文献   

8.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浓度的方法或操作叫中和滴定,它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之一.为此,现对该实验作一疏导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做酸(HmR)和碱[M(0H)n]的中和滴定实验,恰好反应时,有: nHmR+mM(OH)n=MmRn+m·nH2O 设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酸,滴定时,读取的体积为V酸,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碱,读取的体积为V碱,则有: mC酸·V酸=nC碱·V碱. 如用已知浓度的酸滴定未知浓度的碱,则  相似文献   

10.
酸碱中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分析是高考最重要题型之一,因滴定过程中酸和碱的量的不同,会使溶液中溶质的情况千变万化,下面以常温下用0.1000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来说明:  相似文献   

11.
伊万霖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80-181
一、中和滴定的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N aO H溶液)(一)准备:1.滴定管:①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②洗涤滴定管后要用标准盐酸洗涤3—5次并排除管尖气泡;③用小漏斗注入标准液至“0”刻度上方2—3厘米处;④将液面调节于“0”刻度(或“0”刻度以下某一刻度),记下刻度。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不必用待测润洗。3.移液管:转移多少量溶液用。其洗涤方法与滴定管要相同。(二)滴定:①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取一定体积待测碱于锥形瓶中,滴入2—3滴指示剂;②用左手握活塞旋转开关,右手不断旋转振荡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至橙色(粉红色)出现,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记下刻度。(三)计算:将每次的数据记录,每个样品做三次,取平均值求出结果。二、中和滴定误差分析A组: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甲基橙作指示剂),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的影响分别为:(1)酸式滴定管用水洗后便装入标准酸进行滴定偏高;(2)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涤后仍留有少量蒸馏水无影响;(3)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又用待测液润洗偏高;(4)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误用盐酸润洗偏低;(5)盐酸在滴定时溅出锥形瓶外偏高;(6)待测液...  相似文献   

12.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即为酸碱中和滴定. 原理:H++0H-=H2O 设v特、C待、V待,v标、C标、V标分别为待测酸(或碱)及标准碱(或酸)的元数(化学计量数)、  相似文献   

13.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 (或碱 )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 (或酸 )的浓度的方法或操作叫中和滴定 ,它是中学化学中最重要的定量实验方法之一。为此 ,现对该实验作一疏导和分析。1 主要实验仪器1.1 滴定管 滴定管可分为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1.1.1 用途 : 用于精确 (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1.1.2 规格 :常见的规格一般有 2 5 .0 0 m L和 5 0 .0 0 m L两种。1.1.3 注意点 :1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液(碱溶液与玻璃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具有粘性的矿物胶—— Na2 Si O3 ,使下端活塞难以打开。2碱式滴定管既不能装酸 (…  相似文献   

14.
在用酸(或碱)溶液滴定碱(或酸)溶液过程中,溶液pH随酸(或碱)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称为滴定曲线。  相似文献   

15.
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此法包括:①强酸(碱)和一元酸(碱)的滴定;②强酸(碱)和多元酸(碱)的滴定。混合碱含量的测定是以强酸滴定多元碱来计算混合碱的含量的。一、混和碱含量的测定原理以HCl溶液滴定Na2CO3溶液为例进行讨论。Na2CO3是H2CO3的一元共轭碱,在水溶液中发生如下的离解反应:都大于10-8,(符合准确滴定的条件)。因此这个二元无碱可用标准酸直接滴定,而且在两个等当点附近分别出现两个PH突跃。当滴定到第一等当点时,Na2CO3全部作用而生成NaHCO3溶液中:用变色范围8.0-10.0的…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里有一瓶盐酸,要求测定该盐酸每毫升溶液中含溶质HCl的质量.根据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可设计一种可行的实验方案,其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在小烧杯中加入10g5%的NaOH溶液;  相似文献   

17.
酸碱中和滴定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基础,其实质为:H++OH-=H2O,这也正是酸碱中和滴定计算时所依据的原理.我们把酸、碱溶液中的一种规定为标准溶液,另一种规定为待测溶液,则酸碱中和滴定的计算可概括为:C(待)=C(标)·V(标)/V(待)其中,C(标)为标准溶液中H+或OH-的物质的量浓度;  相似文献   

18.
滴定曲线是容量分析理论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酸碱滴定曲线的绘制,国内外分析化学教材和有关文献均有详细讨论。目前,多数教材都是将整个滴定过程分为若干阶段讨论,不同的阶段使用不同的计算公式,经近似处理后再代入数据计算。对于多元酸碱,则只计算各化学计量点的数据并用其他方法直接给出曲线。本文从溶液的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出发,给出一种能推导出适用于滴定全过程的计算公式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酸碱滴定。 1 计算公式的基本推导方法 以一元强碱NaOH滴定酸为例说明该法。设酸和碱的原始浓度分别为C_A~O和C_B~O,酸的原始体积为V_A~O,在滴定过程中某一时刻已加入的碱的体积为V_B,在该时刻稀释后,酸和所加入碱的分析浓度分别为C_总和C_B,滴定分数为a则  相似文献   

19.
孰对孰错     
题目:将一定体积的某NaOH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A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V1;另一份用pH=2的一元酸HB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体积为V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相似文献   

20.
酸碱中和滴定中有两个重要的内容.一是如何通过中和滴定来正确计算酸或碱的物质的量浓度,一般采用公式法计算;二是如何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一般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来判断. 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溶液pH的变化,可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若指示剂选用不当也会引起误差. 一般选择酸碱指示剂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等当点(终点)pH要吻合或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