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易》博大精深,旨高趣远,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演绎,已成为集哲学与科学于一体之东方哲学文化经典,在国际上也享誉甚高,引众多学者争相研究,使这一传统文化瑰宝愈加魅力四射,光彩夺目。适逢本刊栏目《(周易)应用研究》受到省新闻出版局赞许之际,第十四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如期在安阳召开。报告厅内,易家满座,各发宏论,令人耳目一新。与会专家学者还应邀到安阳大学参观,对安阳大学以图、文、画等形式致力于推崇《周易》文化、以《周易》文化精髓激励师生奋发向上评价甚高。诸多与会专家学者对我刊《(周易)应用研究》栏目热情关注,不吝赐稿。本期刊发唐明邦、徐道一、商宏宽三位教授的文章,以期对易学研究及运用带来新的启迪。随后,本刊将陆续刊登申斌、昊铁铸、赵定理、李定、辛立洲、鞠曦等学者关于《周易》研究方面的论文,继续为易学研究走健康、正确之路尽心竭力。  相似文献   

2.
《安阳大学学报》是安阳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设有周易与殷商文化研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科技、政法与社会、现代经贸、文史哲探讨、外语广角、教育论坛等栏目,主要发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了保证本刊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本刊实际情况,特制定征稿简则。  相似文献   

3.
《安阳大学学报》是安阳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设有周易与殷商文化研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科技、政法与社会、现代经贸、文史哲探讨、外语广角、教育论坛等栏目,主要发表本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同时欢迎高质量的校外来稿。为了保证本刊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本刊实际情况,特制定征稿简则。  相似文献   

4.
《安阳大学学报》是安阳大学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设有周易与殷商文化研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科技、法学与社会、现代经贸、文史哲探讨、外语广角、教育论坛等栏目,主要发表本校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同时欢迎高质量的校外来稿。为了保证本刊质量,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本刊实际情况,特制定征稿简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1988年7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设有:“《周易》哲学思想”、“《周易》与传统文化”、“易学与自然科学”、“易学研究信息”、“易学入门讲座”等栏目。该刊融学术性、知识性、动态性为一体,对于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6.
易学是司马迁史学的哲学基础,是《史记》思想的核心。清人最早注意到《史记》与《周易》的关系。近代学者刘师培是这一研究问题的发端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史记》与《周易》的关系问题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并出现了一些论文,论文从易学的角度,对司马迁的历史观、世界观、哲学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主要涉及司马迁通《周易》、《史记》论《周易》和《周易》对《史记》的影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优秀成果评奖已经揭晓。我校陈征教授的《资本论解说》(一、二、三),傅祖德副教授、陈佳源副教授、吴幼恭副教授等的《湄洲湾总体开发研究》,黄寿祺教授、张善文讲师的“中国易学史研究”中的《周易译注》、《易学群书评议》,李建平副教授的《<资本论>辩证法探索》,赵志清副教授参加编写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建国以来唯一的一家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于今年七月正式创刊发行。该刊由山东大学易学研究中心主办。在创刊号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著名学者梁漱溟、张岱年、邱汉生、金景芳,及国际易经学会主席成中英先生,分别为该刊题写了贺词。《周易研究》以《周易》与传统文化为  相似文献   

9.
<正>王船山是明清之际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思想家,尤其是一位杰出的易学家。其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就是通过其易学著述而建立起来的。仅专门的解易著作就有《周易考异》、《周易稗疏》、《周易外传》、《周易大象解》、《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其它哲学著作如《思问录》、《张子正蒙注》,和对儒家经典的解释如《尚书引义》、《谈四书大全  相似文献   

10.
《周易》居“六经”之首,乾卦又位列《周易》六十四卦之首,历来为学者所重视。借助出土文献,如马王堆帛书《周易》、双古堆汉墓《周易》、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周易》,对《周易》乾卦今古文问题进行探讨,不仅可以彰显乾卦经文今古文两种不同文本的形态,还有助于深化对《周易》文本早期形成史和早期易学史的研究,进而推动经今古文问题研究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刘大钧,1943年生,山东邹平人。国际著名易学家,现为中国周易学会会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学刊创办人、主编,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易学研究,尤其精于象数易学研究,对易学中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重要见解,并形成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的易学研究路数,对于恢复传统易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安阳工学院学报》是安阳工学院主办的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设有周易与殷商文化研究、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科技、政法与社会、现代经贸、文史哲探讨、外语广角、教育论坛等栏目,主要发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为了保证本刊质量, 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本刊实际情况,特制定征稿简则。  相似文献   

13.
一部典籍的思想观念的主张,积淀在语言特别是成语上,才是最有效的传播和落实。《周易》的汉语成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文化积淀的逻辑发展过程。《周易》经传合编时信仰和理性的同构、《周易》传播过程中的雅俗通约性和因易学发展而形成的自动套用格式,是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周易》在哲学、政治、伦理和一般社会交际等领域贡献了237条成语,这些成语成为它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重要地位的表征;大量的天地成语和极少的“圣”字成语,是《周易》思维定势在汉语中留下重要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辩证法思想发展史上,继先秦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当是两宋时期。如果说,《周易》中的辩证法思想代表了先秦辩证法思想发展的最高水平的话,那么,两宋辩证法则是《周易》辩证法的全面继承和进一步发展。纵观两宋哲学,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宋代思想家几乎无人不研究《周易》。《四库全书·经部·易类》所收录的宋人研究易学的专著竟达58部之多,占该书所收录的上至先秦下迄清朝的全部易学著作的三分之一强。如此众多而杰出的思想家如司马光、张载、二程、三苏、朱熹……在易学  相似文献   

15.
目录之学是我们治学入门的根本途径。《周易》目录学是研究《周易》书目产生、发展情况,它涉及古代知识分子注解《周易》的古籍、近现代学者对《周易》作出各种探讨的著作、论文以及国人用外语翻译和外国人用外语翻译的各种译注。目前,学术界有3部专著、11部辞书和部分论文从目录学的角度对周易文献进行过梳理、总结。通过分析现存《周易》文献,有助于掌握现有周易文献的版本目录情况,有助于了解易学史的发展情况,有助于为治好易学及易学史提供文献材料。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代,周王室和诸侯国的史官们用《周易》占算吉凶。战国时代,儒、道、法、阴阳各家借《周易》发挥各自的学说。两汉时代,儒学家研究《周易》,黄老道家、神仙方术家也研究《周易》,由此形成中国古代学术史上的一门专门学问——易学。 儒家研究《周易》自孔子始,而孔孟皆不以阴阳说《易》。战国后期有一派儒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1,13(1):2-F0002
<正>《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是宁波教育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开设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语言文学、外语研究、理科研究、教育管理与实践、学前教育等栏目,热忱欢迎专家、学者投稿。  相似文献   

18.
《周易》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典籍,历来备受推崇。但由于历史上文化垄断现象和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江湖术士们故弄玄虚,使其蒙上了浓重的神秘色彩,预成论和宿命论思想毒害人们,产生了巨大的消极作用。随着思想解放和国际上易学热的兴起,国内易学爱好者日渐增多。为了发挥易学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对易学的思想体系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厘清,破除其神秘色彩。从哲学视角分析《周易》思想体系自身的矛盾,以掀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19.
<正> 被列为“五经”之首的《周易》,是我国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几千年来,它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曾起过极为重要的作用,它对我国古代哲学、史学、数学、医学、天文学等学科的发展,产生过非常深远的影响,人们誉之为中国文化的源头活水。长期以来,学术界着重从宇宙论、本体论、辨证法及政治观的角度对《周易》进行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而关于《周易》对我国史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却罕见其文,显得苍白。事实上,无论是从易学史、还是史学史的研究来看,这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拟探讨《周易》  相似文献   

20.
《易义》是范仲淹专门解说《周易》的文字,是研究范仲淹易学思想的直接史料;《易义》诠释《周易》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专阐儒理、参证史事、对比见义;从易学的演变历史来看,这三种方法奠定了范仲淹在宋代易学中的开创性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