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0,(4):158-159
本刊讯 据《中国文物报》2010年2月12日消息,为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文物博发[2010]11号),现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2.
辛友 《收藏界》2011,(1):121-123
名列三都(成都、新都、广都)之首的成都,今天由于拥有众多的民办博物馆,成为当代中国的博物馆之都。全市70多个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就有37个,还有近百个正在筹备和建设中。为了探寻成都市发展民办博物馆的成功之路,在"全国民办博物馆发展成都论坛"组委会的安排下,11月8日,记者有幸参观了成都华通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吴恭让  杨海怡 《收藏》2013,(11):151-151
国家文物局于2013年9月13日发布《民办博物馆设立标准》(征求意见稿)对民办博物馆准入机制、办馆行为等进行了规范。根据该标准。设立民办博物馆须具有与办馆宗旨相符合、构成展览体系的300件(套)以上藏品及必要的研究资料。此外,藏品应当真实可靠且来源合法。其中文物应经文物行政部门认可、经具有法定效力的文物鉴定机构鉴定。且不得将出土文物和其他不允许民间收藏的文物作为藏品。  相似文献   

4.
周文昭 《收藏》2011,(3):I0006-I0008
2010年2月,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这令民间收藏界激动了一回。然而,一年过去,众多民办博物馆馆长发现,该意见至今尚无一条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又空谈了一年。  相似文献   

5.
曹桢  高功 《收藏界》2011,(5):133-136
四月的古城西安,花红柳绿,莺歌燕舞,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由国家文化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暨西安文化遗产博览会"于7日至11日在西安如期举办。本届博览会与首届博览会一样,最大的亮点有以下三个: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大唐西市海外回流文物展、民办博物馆发展西安论坛。  相似文献   

6.
李博 《收藏》2009,(5):152-152
2009年3月4日,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文物入藏仪式,由国家专项基金征集的8件珍贵西周青铜器,以借藏方式在北京正式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河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克出席入藏仪式。  相似文献   

7.
李鹏超 《收藏》2010,(5):28-29
4月13日,由国家文化部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系列活动在西安大唐西市圆满结束。这项系列活动包括大唐西市博物馆开馆,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海外文物回流展,民办博物馆发展高峰论坛以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民间文物精品展评,大唐西市艺术馆开馆等。为时7天的展演活动规模大,规格高、亮点多,内容丰富,可谓精品荟萃,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8.
何飞 《收藏界》2014,(9):120-123
为了消除河北“冀宝斋博物馆”事件给民办博物馆收藏品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刊“相约博物馆”栏目从本期起连续刊登各地民办博物馆的馆藏品,让更多的读者欣赏和了解民办博物馆的收藏品,以消除社会上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士对民办博物馆的误解和贬损,提升民办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民办博物馆事业的健康发展和日趋繁荣。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馆藏品是经过当地文物管理部门鉴定并登记注册的,同时在博物馆长期展陈以来得到社会大众特别是专家和行家的好评及认可的。我们期望更多的民办博物馆参与进来,把对的、精美的、经得起检验的馆藏品展示出来,共同办好这个栏目。  相似文献   

9.
林良 《收藏界》2012,(12):127
10月17~18日,江苏省民办博物馆馆长座谈会在苏州南林饭店召开,江苏省文物局副局长刘谨胜,博物馆处处长束有春,市文广新局(文物局)副局长尹占群,苏州博物馆馆长、苏州市博物馆协会会长张欣、省内各市文物主管部门负责人以及34家民办博物馆馆长参加了此次座谈会。此次座谈会是江苏省首次民办博物馆经  相似文献   

10.
高功 《收藏界》2014,(4):136-139
2014年2月18日上午,“中华文化促进会民办博物馆协作体”成立大会在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成功举行,中华文化促进会王石副主席,郭杰常务副秘书长,陕西省文物局刘云辉副局长,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会长、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吕建中,以及来自全国各地107家民办博物馆的馆长出席了此次成立大会。  相似文献   

11.
樊晓光 《收藏界》2010,(1):134-134
收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主办的“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于2009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隆重举行。此次论坛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文物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本次论坛是继2005年首次国际论坛之后,代表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最高水平的又一次盛会。  相似文献   

12.
《收藏》2009,(3):172-172
由全国工商联古玩业商会、中国古玩研究院、中国民间博物馆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首届(2009)全国民间博物馆论坛于2009年1月13日在北京国都大饭店开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全国古玩商会会长宋建文、中国博物馆学会宣教委员会秘书长王继红、国粹苑中国民间博物馆园区董事长郑国政、文化人物传记作家郑理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博物馆馆长和代表50余人出席。  相似文献   

13.
马怡运 《收藏》2013,(5):152-153
2012年12月11日下午,国门法眼——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60年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与海关总署联合主办。文化部部长蔡武、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主持。此次展览主要反映自1952年第一批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成立至今这60年间我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走过的光荣历程和取得的累累硕果。展览通过在不同时期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中截获的重要涉案文物以及审核文本、照片、火漆印章等实物资料,辅以影像、图表等材料,生动地展示了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机制、工作流程,系统反映了文物、海关部门守护国门、捍卫祖国文化遗产安全的卓越成就。建立文物进出境许可制度  相似文献   

14.
马怡运 《收藏》2013,(3):152-153
2012年12月11日下午,国门法眼——中国文物进出境管理60年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与海关总署联合主办。文化部部长蔡武、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海关总署副署长鲁培军在开幕式上致辞。开幕式由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主持。此次展览主要反映自1952年第一批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成立至今这60年间我国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走过的光荣历程和取得的累累硕果。展览通过在不同时期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中截获的重要涉案文物以及审核文本、照片、火漆印章等实物资料,辅以影像、图表等材料,生动地展示了文物进出境管理工作机制、工作流程,系统反映了文物、海关部门守护国门、捍卫祖国文化遗产安全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5.
李龙斌 《集邮博览》2012,(11):48-48
我国著名古建筑专家、国家文物局离休干部罗哲文因病于2012年5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罗哲文1924年4月17日出生于四川省宜宾市,1948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罗哲文是新中国文物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09,(11):173-173
9月29日,聚焦中国文化遗产摄影展开幕式在北京国子监博物馆辟雍宫前举行,同时举行的还有第三次文物普查征文颁奖仪式。此次活动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物报社承办。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张文彬、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董保华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为优秀征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相似文献   

17.
国眼徐邦达     
乔梖 《收藏》2012,(4):138-141
徐邦达,祖籍浙江海宁,1911年7月生于上海。字孚尹,号李庵,别号心远生,晚号蠖叟,著名书画家、诗人、书画鉴定家和收藏家,有"华夏辩画第一人"与"徐半尺"之誉。历任国家文物局文物处业务秘书、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央文物鉴定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等职,系中国博物馆学会名誉理事、西泠印社顾问、九三学社社员。故...  相似文献   

18.
《收藏界》2015,(2):2
全国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在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为使民办博物馆藏品博览会办得更好,经广泛采纳各地民办博物馆的意见,将以往馆藏品的综合展览改为专题展览,并确定2015年举办“博物馆馆藏陶瓷精品展——2015首届全国民办博物馆协作体藏品博览会”,专题展示中国历代精品陶瓷器。  相似文献   

19.
《收藏界》2010,(6):139-139
重庆华夏文物拍卖有限公司是国家文物局新近批准的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具有一、二、三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国家文物局文物拍字(2009)第50006016号]的专业文物拍卖公司。  相似文献   

20.
麦英豪 《收藏》2013,(11):40-43
以下所记是20多年前的往事,但至今记忆犹新,如仍在目前。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荣誉馆长、中山大学客座教授、广州市荣誉市民杨永德先生是香港知名的文物鉴藏家、实业家,他热爱祖国,关心支持祖国的文物建设事业。他与夫人杨张瑞贞女士志趣相投,酷爱陶艺,对中国古代陶瓷枕尤为钟爱,收藏之精,享誉遐迩。在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成立之初,杨氏伉俪将其多年来在海外搜求得来的中国古枕200件无偿捐赠给该馆,又捐资支持建馆工程,他们的义举受到当时的国务委员李铁映专函嘉许和国家文物局、广州市人民政府的褒扬。杨氏家族还投资河北、河南、广东的农业,支持祖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报国之心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