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明东 《收藏界》2011,(4):70-70
"泰和通宝",金代章宗泰和四年(公元1204年)始铸,至金末元初官方仍有铸造。据华光普先生著《中国古钱大集》所录,在"泰和通宝"中折二、折三多为元代初期所铸。当然,由于都是官铸,而且铸量很少,即使是元代铸币也很珍贵。  相似文献   

2.
董大勇 《收藏界》2012,(3):63-65
PV君是日本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老一代著名的中国古钱收藏大家,曾不惜重金收集大量中国珍稀古钱,因起步早,藏家少,斩获颇丰,  相似文献   

3.
王文华 《收藏》2008,(4):170-170
作为《收藏》杂志的忠实读者,《收藏》使我受益良多。拿什么向《收藏》汇报呢?还是讲讲中国古钱石刻的故事,以及一个以古钱为题创作发挥的巴楚石匠。  相似文献   

4.
杨学礼 《收藏界》2011,(1):79-79
本人早先收藏一枚"第一重四两"古钱,钱径41.4毫米,穿径8.6毫米,厚2.4毫米,重20克。此"第一重四两"钱面有外廓,背平素,与大"半两"相同,品相佳美,通体硬绿锈包浆,轻掷于地,则哑然,而无转音亦无破音。钱面文是非常精美的小篆,笔划均匀,结构完美,是一枚珍稀的砝码钱。  相似文献   

5.
张振龙 《收藏界》2012,(1):71-72
多年藏研古钱,先后在数十吨清钱中,捡选出几枚宝浙局"同治通宝"钱,奇特的是面文四字,"同治"与"通宝"相逆。若按制钱规制"同治"二字在穿上下直读排列,"通宝"二字在穿右左横读排列。这种倒置使"通"在左,"宝"在右,有违常制;若将"通宝"二字放正,"同治"二字就被颠倒,"同"在穿下,"治"在穿上,呈头朝下,  相似文献   

6.
老董观泉     
我是一名古钱收藏爱好者,也是《收藏界》"老董泉苑"栏目的热心读者,从此刊中我学到了不少钱币知识。本人藏有许多古钱,但因钱识浅薄,有些钱币还不能认定它的性质及收藏价值,今挑得三枚呈上照片,敬请董先生指教,今后  相似文献   

7.
严英俊 《收藏》2014,(2):89-96
货币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也是该国历史的最好名片。朝鲜作为一个使外界感到神秘的国度,发行的货币颇具特色。作为收藏研究,朝币存中国受到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的重视。成为外币收藏市场上一个不错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樊中其 《收藏界》2011,(12):42-42
笔者是一位古钱收藏爱好者,又是《收藏界》的热诚读者和积极支持者,在《收越界》成立十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示庆祝。  相似文献   

9.
收藏市场上,钱币收藏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发行的货币,包括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四个时期,因为都是红色政权发行的钱币,统称为"红色货币"。今年是建党90周年,"红色货币"收藏正热门。  相似文献   

10.
西夏《贞观宝钱》传世很少,古钱爱好者很难看到真品,只能在有关古钱的书刊上看到其拓片,故属珍罕品。笔者早年收藏到一枚西夏小平《贞观宝钱》,今刊出供古钱币爱好者观赏。该钱外缘直径为25毫米,穿为每边长7毫米的正方形,厚0.8毫米,重4.7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集币热不断升温,尤其是古钱币升值很快。很多新手纷至沓来,都想在古钱收藏领域有所建树。但由于缺乏相关经验,相当一部分初入币市的投资者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他们盲目出手,在集币市场上专挑售价高的珍稀品种收藏,对古钱普品则不屑一顾,由于这些新手心高眼低,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钱国宏 《收藏界》2011,(7):112-112
细雨怕狂风,小鸡惧老鹰。藏家最怕啥?"打眼"!"打眼"是指藏家看走了眼而被人蒙骗的过程。相信大多数收藏爱好者都有过"打眼"的经历,只是有些人抱有"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而讳莫如深、缄口不言罢了。其实,如同婴儿跚跚学步时不时要跌倒一样,"打眼"是  相似文献   

13.
老董观泉     
《收藏界》2010,(11):76-76
董老师:您好! 久仰大名。我是—名古泉爱好者,几年前我们通过电话,就"宣和楷"通古钱咨询过您。数年又未通话,甚念!时间过得很快,我想了解经过金融危机后的收藏形势及市场走向,今就下面几个问题向您请教,望指点迷津。第一,2008年7月30日,大连《半岛晨报》刊载一篇名曰《"纯金银人民币纪念钞"破格发行》一文。  相似文献   

14.
金宝山 《收藏》2009,(11):110-112
加拿大华人杜维善先生收藏与研究中国古币40多年,收集数万枚古钱,仅半两钱就达2万多枚。他先后4次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丝绸之路”古钱币近300枚,向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捐献了一些古钱。撰写出版了钱币研究专著6部,可谓著作等身、名副其实的古钱币收藏研究专家。  相似文献   

15.
叶雷 《收藏》2013,(10):143-144
近年来,收藏品行情看涨,越来越多的人涉足艺术品投资。对此,不少媒体也在跟进,向广大收藏爱好者评介艺术品收藏价值及投资前景,为大众理性收藏提供参考。但另一方面,媒体的参与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读者期盼媒体的艺术评论客观中肯综观目前许多媒体报道书画收藏的新闻,千篇一律叫好声。人人都是"著名书画家",个个都上承古人,后启来者,独辟蹊径,传承创新。"大家""名家""大师",各种名头不绝于耳,充斥于各种画展新闻中。  相似文献   

16.
彭乃贤 《收藏界》2011,(1):116-117
在当前的古玩收藏热中,不少收藏爱好者由于思想方法不对头,往往忽视标本的重要作用,在他们的潜意识中认定"两个凡是",即:凡是书本上写的都是正确的,凡是专家讲的都是正确的。只凭看了几本古玩书本,或听专家讲了几次课,就以为进入了古玩收藏的"自由王国",于是抱着浮躁、侥幸的心理,贸然出击,  相似文献   

17.
刘盛全 《收藏界》2011,(2):70-70
大凡收藏古钱币者,都一心向往集得"皇宋"九叠篆小平铜币一枚。因为将九叠篆用于钱文,在数千万种古钱中,"皇宋"九叠篆仅为孤例,亦是历代泉藏家眼中的稀世珍品。"皇宋通宝"钱,是北宋第四代皇帝赵祯于公元1039年,也就是宝元二年开始铸造的钱币。  相似文献   

18.
刘昕 《收藏界》2012,(6):51-53
广义上的"仿古瓷",指后朝仿前朝的制式瓷,过去古董行把仿古瓷分两类,将本朝的仿古瓷,叫"新仿旧";将前朝仿再前朝的,叫"旧仿旧"。一般都承认"旧仿旧"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并一致认为"新仿旧"收藏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9.
闫於庆 《收藏界》2015,(4):72-73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经有幸买到过一批古钱窖藏品。这批窖藏古钱品相很好,锈色精美而锈蚀不重,几位泉友看过后都认为是罐装出土货。其年代跨度上至明代天启,下至清代雍正,其中仅脍炙人口的"跑马崇祯"就有40余枚。这批窖藏成为我古钱收藏生涯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个时期古钱收藏远远不如现今这么兴盛,其交易仅在庞大的集邮市场边缘占一个小小的角落。喜好古钱的泉友也不多,互相见过几次也就脸熟了,聚在一起多数是探讨有关古钱币的知识和展示各自收藏的古币。那时货币也不是古  相似文献   

20.
吴昆 《收藏界》2015,(3):70
我非常喜爱收藏,尤其是喜爱收藏各种古钱,所以每到一处都会到古玩市场上去淘点喜爱的古钱。上周去内蒙出差,公事处理停当后便直奔当地一家比较大的古玩市场。内蒙的古玩市场果然有些异域风情,卖的古物都是稀奇古怪的,逛到一个古钱摊前,被琳琅满目的古币所吸引了。摊主是个蒙古人,与他交流得知这些古钱大多都是辽代和元代钱币。这些古钱由于传世量巨大,所以市场价值并不高,摊主的售价也算合情合理,而且这些古币也的确铸造精美,风格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