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程宏谊 《上海集邮》2011,(7):23-25,49
20世纪初,物理学家普朗克(图1,部分图刊封三)的"量子论"、爱因斯坦(图2)的"相对论"和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图3)的"潜意识论"相继问世,让可视世界的"真实性"变得越来越像是依附于人的感知能力,再也不被当作是绝对的"客观真象"。于是,在艺术领域,同样也就有了先质疑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2.
张乐民 《上海集邮》2010,(10):13-14
关于文7-6"《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参见091212)。邮票主图选用的手迹是被改动过的。现见到邮票主图的一幅原手迹(图1),最早发表于《毛泽东手书选集·自作诗词卷》(北京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其中一句"乱云飞度仍从容"的"从"字,误为"纵"字。  相似文献   

3.
宋捷 《收藏》2018,(1):24-25
2015年,河南洛阳附近发现日本奈良时期"和同开珎"缩字版银钱(图1)和"长安常欢"银钱(图2)各一枚。这两种银钱在日本及其罕见,尤其是"长安常欢"银钱,更是前所未见。"长安常欢"银钱文字环读,与中国先秦圜钱中的共屯赤金、桼垣一釿的读法接近。"和同开珎"缩字版银钱则与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5枚和同银钱中的一枚版别近似(图3)。由于和同银钱的版式较多,所见国内泉家藏有不同版别(图4),而"长安常欢"银钱目前只见此版面世。  相似文献   

4.
2003—25—1"毛泽东在西柏坡"邮票(图1)主图是毛泽东坐在躺椅上休息,背景图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诗。邮票设计师在西柏坡纪念馆采风时,见到了《毛泽东在西柏坡》照片,但并不了解这幅照片是当年建馆时向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征集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3年版)中,这幅照片的摄影者仍是"佚名"(图2)。  相似文献   

5.
曹淦源 《收藏界》2010,(12):46-52
"鱼藻纹"是中国古陶瓷上常见的装饰纹样。景德镇元青花以鱼与莲花、水草等为题材,彩绘方面吸收了绘画性艺术手法,不同于其他鱼藻纹样类的装饰,故名为"鱼藻图"。目前所见的元青花"鱼藻图"仅装饰于两种器物上,形成一定的程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不过,对比研究存世的30多件元青花器物的"鱼藻图",它们的艺术水平也有高低之别,精粗之分。本文就这些相关的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杨觉 《收藏界》2010,(5):79-81
全世界有两个国家铸造发行过"马剑"银币,一是英国,二是荷兰。本文说的是英国"马剑"银币。英国"马剑"银币因币背面有"马剑"图而名。"马剑"是一幅"圣乔治斩妖图",圣乔治武士身披战袍骑在高大的战马上,一手紧握缰绳,一手挥着利剑刺向马蹄下的有翅膀的海妖(也有人称"飞翼兽龙")。此图案由意大利人庇斯特鲁西设计的,被英国人认定是表现大英帝国君王的权威,深得统治者宠爱。  相似文献   

7.
李俨 《收藏界》2011,(7):73-74
藏家编著的《浅绛百家》图书有山水笔筒一件,画的是山居读书图(图1-a、图1-b)。这一图画,使我想起汪友棠。笔筒上题:"读书声里是吾家。庚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之冬月,阁山樵隐。"(图1-c)  相似文献   

8.
刘盛会 《收藏界》2010,(5):82-83
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为了庆祝皇帝登极,宫廷喜寿,由官局铸造了一些流通年号的吉语钱,馈赠有关人士,以作纪念,其铸额极其有限。"光绪通宝"背"天下太平"吉语钱币,是新皇和臣民的共同愿望,吉语祝辞,故得以用之。以取吉祥或以示庆贺。纵观是币(如图),正面书"光绪通宝"四字,读序为上下右左,以"回"纹图饰环绕币缘一周;背  相似文献   

9.
朋友寄来两枚湖南省郴州市邮政发行的2017贺年有奖明信片,第一枚正面(图1)片图是一张照片,下面标注着"半床棉被故事发生地旧址",明信片背面(图2)是几位红军女战士向老人赠送棉被的素描画面。相信您也会和我一样的困惑,怎么还会赠送"半床棉被"呢?您别着急,因为第二枚明信片的背面(图3)就为我们揭开了谜底。原来,  相似文献   

10.
2010年12月7—9日,第七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HIGHSPEED2010)在北京召开,我国为此发行2010—29《中国高速铁路》邮票(图1),主图是CR3"和谐号"动车组,背景画面为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题图)。  相似文献   

11.
吴天明 《上海集邮》2011,(10):10-11
J68-1"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邮票(图1),主图是身穿西服的孙中山半身肖像。李印清在介绍设计构思时说:"新中国发行的邮票上已经三次用了他的标准像,我想第四次应该给群众一些新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马兰 《收藏界》2011,(7):98-101
萧云从是清代"姑熟画派"的领袖,一生画了很多画,写了不少诗,大多表达了他的反清情绪和爱国思想。这在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他的《设色山水图》册之《西台恸哭图》与《闭门拒客图》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同时观赏他的山水画更有"润含春雨,干裂秋风"之  相似文献   

13.
单留 《上海集邮》2011,(6):26-27,2
由于蝙蝠大都在夜间活动,因此人们虽知有蝙蝠这种动物存在,却对它们多少有些误解,甚至产生厌恶。民间有一种传说,认为蝙蝠是因老鼠偷吃了盐而变成的。不过,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蝙蝠作为幸福象征。中国的慈禧寿辰纪念邮票1分银票的中心图案就是一个"寿"字被五只象征性的蝙蝠所围绕,寓意"五福捧寿"(图1,本文图刊封二)。  相似文献   

14.
陈国友 《收藏界》2012,(1):76-76
本人集得一枚"本命元神"母钱(图1),拓片(图2)。径4.8厘米,穿0.9厘米,厚0.3厘米,重36.1克。此钱正面有九叠篆"本命元神",背面有多种吉祥物,有青松、蝙蝠、祥云、龟鹤、星官组成如愿的吉语,即"松柏同春"、"龟鹤齐寿"、"福寿双全"等,它带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及演绎空间。  相似文献   

15.
每当谈起新中国邮票上的图案错误,1964年9月28日发行的纪107《第一国际成立一百周年》(图1)都榜上有名。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中,该票的图名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像、红旗、伦敦圣马丁堂外景",但同时另加附注:"邮票图案不是圣马丁堂,而是另一个建筑物圣马丁教堂。"出错的原因据说是有关单位向设计者钟灵、孙传哲提供了错误的资料,即把同在伦敦的"圣马丁堂"与"圣马丁教堂"混为一谈了。  相似文献   

16.
棋规问答     
提问:杨敬东老师您好,以下两个棋图是我与棋友对弈时走出的重复局面,应该如何裁决?请您给予解答。谢谢!回答:图1,此待判局面红方炮六平七捉黑车为"捉";炮七平六,造成红方七路马捉黑炮仍为"捉"。黑方两步平车均为"闲"。棋例裁决:二捉对二闲,红方变着,不变作负。  相似文献   

17.
段颖龙 《收藏界》2013,(10):78-79
战国时期的魏国圜钱中有一系"共"字币,铭文都有一字被释作"共"。带有"共"字的圜钱有"共"圜钱、"共少半釿"圜钱、"共屯赤金"圜钱三类(图1—图5),在河南洛阳、宜阳、伊川,山西闻喜、侯马等地都有出土。这些地方分别属战国时期的周、韩、魏三国。此外,  相似文献   

18.
棋规问答     
提问:杨敬东老师您好,以下两个棋图都是摘自中国象棋大师网上的待判局面,请您给评评应该如何裁决。谢谢!回答:图1,此待判局面红方马四进三为"将";马三退四,造成帅五平四捉黑马,因为是帅本身叫吃对方的棋子,故应按"闲"处理。黑  相似文献   

19.
盛唐印记     
左鹏 《集邮博览》2014,(1):58-59
日前,笔者在西安钟楼邮局购买"人文陕西"邮资明信片(图1)时,意外发现了一套八枚的、刚刚"出土"的《盛唐印记——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壁画珍藏明信片》(图2)。据邮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摆上柜台的第二天,我是第一个购买的人。我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但我还是非常愉快地实寄了一套。为了让大家先睹为快,专撰此文以飨广大邮友。  相似文献   

20.
关公     
关法 《上海集邮》2011,(6):14-16
关羽(?—220)(10—510105—13—0300—023,图1),字云长,河东解州(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期蜀国名将。为人刚正不阿,恪守忠义,智勇双全,被尊为"关公",崇为"武圣"(牡丹图邮资加印片,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