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来今年,我省沿海地区交通安全形势严峻,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增多,为了减少沿海地区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人、车、路和环境交通四要素的有序协调,文章论述建立辽宁省沿海地区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目标和原则.并提出建设交通安全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最后对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赵阳 《大观周刊》2011,(14):146-14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交通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第一公害.本文通过对交通事故发生原因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驾驶员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继而文章简单介绍了无人驾驶车的工作原理,指出由于无人驾驶汽车剔除了人这一不稳定因素,并且拥有比人更为迅捷的反应决策速度,因而能够避免绝大多数交通事故的发生。最后,文章提出无人驾驶汽车是解决变通安全以及其他一系列交通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赵立新  杨武 《大观周刊》2012,(44):119-120
任何车辆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事出有因”。客观上随着工作任务的加重,工作车辆出动次数频繁,加上我国道路、车辆、驾驶员和交通流量快速增长,人、车、路等方面基础性条件还不够完善,增加了预防事故的难度。主观上少数驾驶员驾驶技术不过硬,交通法规和安全意识淡薄,发生紧急情况处置不当,也是造成车辆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全国新书目》2013,(6):73-77
道路运输事故典型案例评析(1)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0436.00ISBN:9787114104978本书收集了近年来发生的22个道路运输事故典型案例,涵盖超速、超载、违法驾驶故障车、酒后驾驶、行车接打手机、闯红灯及恶劣气象条件下违反安全行驶规定等类型。本书深刻剖析了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了驾驶员违反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5.
安全驾驶心理因素的成熟与否更为重要,驾驶员如何对待和克服驾驶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保证行车安全,与驾驶员的安全心理和安金态度、动机有很大关系,应当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来冷静地应付复杂多变的事物,就难以适应所生存的环境。驾驶员作为驾驶机动车的主体,驾驶机动车在人车混杂的道路上,或在道路条件较好而危险性更高的高速路上行驶,心理健康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李东升 《信息系统工程》2012,(10):59-60,110
近年来我国水上交通事故中的伤死人数不断上升。国内外专家在分析造成水上交通事故的原因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目前船舶安全事故中,驾驶员由于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不正确的驾驶行为而造成的安全事故,是造成这种后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着重介绍、分析了当今对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驾驶行为进行安全检测取得的技术重点、难点。提出针对内河的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驾驶行为安全检测技术的可取方案。  相似文献   

7.
邓文权 《大观周刊》2011,(39):69-69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的建设日新月异,车辆增多,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驾驶员的心理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这就迫切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思想素质强的专业驾驶员队伍。而且,在涉及行车安全的诸多因素中,驾驶员的心理素质非常关键。因此,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驾驶员消极的心理行为,对预防车辆事故,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人因工程学原理基础上,研制而成的驾驶疲劳模型,基于人因工程学角度对驾驶疲劳的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避免驾驶疲劳,提高行车安全,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为汽车人因界面设计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刘忠启 《大观周刊》2012,(29):112-112,111
本文以二例在车辆行驰中因交通冲突发生的重大交通责任事故为案例,在阐述驾驶员个性情绪及行车中的不礼貌行为与安全行车关系的同时,分析了交通冲突产生的原因,结合本人多年的行车经验,提出了交通冲突的自我控制和礼让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胡照 《大观周刊》2012,(38):306-307
一、危险驾驶罪的立法背景 危险驾驶是一种高风险行为。有研究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汽车市场已超过1000万辆。交通事故也是日益增多.人们对安全的要求Ft益提高。危险驾驶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危害结果使人们惶恐不安。在《刑法修正案(八)》之前。对于醉酒驾驶、飙车等行为造成的危害.在司法实践中普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交通肇事罪”给予刑事处罚。但交通肇事罪的罪过形式单一并仅限于过失.而且.也未规定未肇事的醉酒驾车行为的刑罚处罚。未肇事的醉酒驾驶既不构成交通肇事罪也不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仅仅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刑事拘留,属于罚不当罪。由此可见,增设危险驾驶罪,可以填补刑法的空白和漏洞。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一种设置于城市交叉路口的快速交通系统一免红绿灯,能让十二个方向的车辆和行人同时可以沿着交通标线、交通标示各自通行,互不干扰。该快速交通系统交通流量大,通行效率比现有提高75%以上,可极大提高机动车的平均行驶速度;因避免了“人车交叉”、“车车交叉”,能在一定区域内,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节约可再生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占地面积少,造价低不超过4500万元;施工难度小,适应范围广;减少城市交通的压力,节省了时间。  相似文献   

12.
龙光 《工程建设与档案》2013,(3):336-338,347
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最多的国家之一。道路安全审核作为一种主动、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措施,对找出道路的安全隐患,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或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改善道路行车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公路安全设施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公路的交通安全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文章针对高速公路和部分等级较高的国省干线公路,提出在设计阶段进行公路安全设施审核的目的、原理、方法和实施步骤,以期引起公路管理部门的重视,并作为从事公路的设计、经营、交通安全管理人员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吴建慧  田宏 《大观周刊》2011,(16):184-186
在汽车驾驶过程中,人因失误作为影响驾驶安全的重要因素备受人们关注。文章通过对已有HRA模型的改进和应用,使用THERP+HCR模型可以实现对驾驶过程中的人因失误进行分析,对其失误概率进行预测。在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哪些因素对人的可靠性的影响程度最大。分析结果可以为相关人员采取培训措施或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提高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可靠性,进而达到驾驶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赵振江 《大观周刊》2012,(15):38-38
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生产设备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护设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是改善人的行为方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全球每天有3500人死于公路交通事故,我国每年大约有6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20多万人在事故中受伤,数十万家庭饱受亲人离世或亲人受伤之痛.如此多鲜活生命的逝去,如此多无辜伤者的痛苦,把交通安全这一沉甸甸的话题托举到人们面前.怎样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怎样更好地维护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关系到每一个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莫荣 《大观周刊》2012,(49):147-147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都开始驾驶私家车远郊,当驾驶员驾驶车辆在夜间行驶,由于长途跋涉身体开始产生困意.常常发生由疲劳驾驶造成的变通事故,本设计就是为了满足预防疲劳驾的需要而设计的监测报警系统。  相似文献   

17.
华民强 《大观周刊》2012,(20):84-84
机关车队是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车队的主要职能是机关事务公用派车,保证行车安全,工作效率快址高效,由于机关车队在后勤部门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所以在管理上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车队工作人员构成复杂,服务对象也具有很多的特殊性,工作主要内容是机动驾驶、领导专用驾驶、部门用车驾驶等几个方面,由于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造成了许多管理上的难题和漏洞.驾驶员在工作中服务的质量也很难把握。同时,机关车队驾驶员在外出的日常工作当中,其行为和表现很多时候代表了机关的对外形象.车队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和整体素质影响着外界对机关工作的评价.因此.加强机关车队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制度管理与绩效考核,是我们机关车队今后人员管理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每个城市的每一天,都有一些交通事故发生。从交通的角度讲,事故就是事故,只有事故原因、事故结果的差异,而从新闻的角度,则几乎每起事故都不尽相同,都有发掘的价值。作为《湘潭晚报》一名跑交通线的记者,笔者认为交通事故写作也要进行角度选择,尽量在一般性事故中体现出新闻性、服务性。选择较具新闻价值的事故组织采写,不宜对每一事故都进行报道。即使是交通安全宣传的专业报纸也不能如此,综合性报纸则更不能这样。通常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有行人违反交规在前而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存在。这些事故,有的是行人无意识违规而导致,也有的是马路中央散发小广告、"撞猴子"等恶性行为故意导致。这些事故,追究驾驶员责任,对驾驶员是否公平?是否侵害了他们应平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从2004年5月1日施行以来已有一年多的时间,道路交通安全法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的生命安全权利置于重要位置,对机动车驾驶人则规定了相对严格的要求,立法的理念和出发点无疑是肯定和积极的,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但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三类道路交通参与者中,大家普遍一致认为,机动车守法情况最好,非机动车和行人较差。就拿太原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太钢大队辖区近两年来交通事故来看,引发交通事故原因多数与非机动车、行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有关。构建和谐交通,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