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系列官员因三鹿事件落马.使得重大公共事件问责制已经从“个案”渐成“惯例”;从对被问责官员的具体分析,也能看出官员责任追究开始制度化、日常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已成为我国政府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方式的重要手段和模式。目前,我国在行政领导问责制度实施和完善的过程当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和困境,本文试图通过电子政务的视角来对问责制度进行重新的审视,着重提出了电子政务下我国行政领导问责制创新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所谓官员问责制,是指对政府及其官员的一切行为和后果都必须而且能够追究责任的制度。伴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推行官员问责制是深化行 政管理体制改革、确定责任政府理念、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发展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对我国官员问责制存在的意义结合当今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完善我国官员问责制的对策。这对于我国民主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异体问责制的完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问责制作为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其建立和完善必须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但在实践过程中,政府信息缺乏公开透明性,问责主体难以全面获取干部失责行为的信息,同时,问责主体单一,异体问责机制不健全.基于政府信息公开视角,可以扩大包括人大、新闻媒体、社会公众等异体问责的范围,完善行政问责制.  相似文献   

5.
6月20日,福建省福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翁华铭自杀身亡。此外,在劣质奶粉事件中,数以百计的官员受到了各种处分甚至丢掉饭碗。问责制正在给中国官员带来空前的压力,但在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清晰的背景下,为应付上级和舆论而进行的问责,难免受到争议甚至变相抵制  相似文献   

6.
萨布素革职案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代黑龙江历史上 ,萨布素革职案曾轰动一时。此案牵扯到黑龙江、吉林两地近 2 0名官员 ,审理历时 1年 ,案件审结后的善后问题耗时 3年 ,直至萨布素去世 ,才不了了之。清政府对萨布素一案严厉的处罚 ,极大地震动了黑龙江地方官员 ,其影响极为深远。以往各种古籍史志对萨布素革职案的相关记载较为简略 ,导致后人对此案了解甚少。本文以康熙朝黑龙江将军衙门满文档案为主要史料 ,并参考相关历史文献 ,全面介绍萨布素革职案的背景、审理经过 ,分析案件的实质 ,深入研究萨布素的生平和清初黑龙江历史。一 萨布素其人萨布素 ( 1 6 34— 1 70 5…  相似文献   

7.
唐丹 《新闻窗》2013,(6):85-85
公民问责是行政问责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针对各级政府及其公务员承担的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而实施的、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结果的权力监督活动。公民问责对于完善我国行政问责、保障公民政治权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问责风暴"的强硬刮起,凸显了党和国家以人为本的宗旨,说明党和国家全力打造负责任政府形象的决心。作为政府服务民众的一个窗口,强化档案行政问责制是时代的召唤,是档案部门自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讨了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理论研究意义,并针对当前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研究中的成就与不足,提出要从不同视角继续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理论的研究,要从制度层面研究政府信息公共获取行政问责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0.
樊晓红  赵燕 《大观周刊》2012,(41):107-107
近年来,我国对官员问责制度的各个方面在法律和政策层面上做了较详细的规定。但在被问责官员复出方面仍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被问责官员的“带病复出”不仅影响了法制权威和行政责任的实现,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公共利益。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从而更好地建设责任政府和维护公共利益,也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1.
和去年SARS肆虐时两位高官辞职引起的“石破天惊”式的震撼相比,这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的“自愿辞职”就有些“波澜不惊”了,公众和媒体都预料到了会有这一幕———这一微妙的变化意味着引咎辞职开始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常态。许多评论家都喜欢将“问责制”和“引咎辞职”混用,其实这两者是有着很大差别的:“问责”指的是责任追究,重点在他律;“引咎辞职”则是指政府官员因故意、过失或他人的过错而通过自愿辞去所任职务来承担责任的一种方式,强调的是官员对自己履行职权过程的一种自查、自责,重点在自律。引咎辞职作为一种新…  相似文献   

12.
传媒公众问责制可从“激励方式、问责内容、制度化水平、参与深度、参与者范围”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建构,其关键在于如何在每个维度的两极中找到适宜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行政问责办法>是我国第一个把新闻媒体披露的信息作为启动行政问责程序的地方政府监察规章.其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行政问责线索搜集的范围,明确了新闻媒体在行政监察工作中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谨慎厘清了新闻媒体与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防止行政监察机关利用新闻媒体提供的线索启动办案程序引发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传媒公众问责制可从“激励方式、问责内容、制度化水平、参与深度、参与者范围”这五个维度来进行建构,其关键在于如何在每个维度的两极中找到适宜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5.
杨小颖 《大观周刊》2011,(22):180-180,8
本文从上海钓鱼执法案所暴露出的我国行政执法领域调查行为与手段的缺路切入,由规范分析及价值分析的角度出发,力图明晰行政奖励的定义,明确行政奖励的特征,以尝试使行政奖励无法成为上海钓鱼执法乃至类似案件中某些不法分子的避风石,使行政奖励回归其本性。  相似文献   

16.
2008年9月,"三鹿奶粉事件"以一场食品安全风暴的形式席卷了整个中国,事件最终以无良企业付出高额代价和对高官问责的行政整肃而平复,同时也再次凝聚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切关注。在整个事件中,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08,(3):65-65
从3月1日起,云南省开始施行《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问责办法》明确提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是对行政首长进行问责的依据之一。《问责办法》由总则、问责事项、问责方式、问责程序和附则共5章21条组成,规范了问责的主体、方式和程序等内容,是以云南省政府名义制定的首个行政问责办法。与此呼应的另一则新闻是:新一届云南省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修订的《政府工作规则》,新增一条规定:“省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反映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  相似文献   

18.
怎样问责党委领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责任事故中少见负有决策权力的党委领导被问责,这不公平也令人费解 3月22日,《北京日报》以"党委领导首度被列入问责范围"为题,对《北京市实施〈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办法》进行了详细解读,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甚至有舆论称“问责党委领导”是从北京刮向全国的春风。其实早在1月28日,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就印发了该文件,随后又在《北京日报》发布了这条消息。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百年,经过数代档案工作者和历史学者的努力,国内所存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史档案已有非常细致的发掘和研究.近年来,海外所藏的中国革命档案,愈加得到国内学界的重视,有着诸多宝贵的发现.经过仔细发掘,笔者发现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官员在解放区进行善后救济工作的部分档案中,有一份非常珍贵的有关抗战胜利后解放区状况的报告.本文基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医疗官员Fritz A.Jensen(中文名严斐德)的苏皖边区考察报告原始档案写成.[1]通过严斐德的记录,可以增进学界对抗战胜利前后苏皖边区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20.
去年来公共事故频发.多名高官引咎辞职或遭免职,造成了巨大社会影响.在对这些事故的报道中,新闻传媒及时传递事故原因、发展和处理的各种信息,对事故的相关责任官员进行行政问责,反映舆情、引导舆论.发挥了积极的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