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闫萍 《文教资料》2009,(9):59-60
本文从油画艺术中的"个性化"语言角度来分析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趋势.油画语言的表达体现画家个性和审美倾向.当代人的审美需要是广泛而多样的.中国油画艺术家只有尊重艺术多样化的规律.努力进行艺术实践和探索.发掘"个性化"的艺术语言,才能激发艺术家的创造性和表现力,丰富和繁荣中国油画.  相似文献   

2.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经济转型,艺术呈现出多元化的表达形式,传统的油画艺术受到了挑战。从电影、摄影与油画的关联、影像与油画的本质,以游走于摄影、电影和绘画之间的两位艺术家的艺术道路为剖析,探讨了油画艺术的多元表达形式,分析了油画与现代多种新兴的艺术形式融合可能出现的导向问题,提出了对电影与油画、摄影与油画融合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3.
王星 《华章》2013,(32)
当代油画的审美价值构建对提高艺术创作者对油画艺术审美的理解和认识、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研究当代油画的审美价值也有助于认识大众文化消费需求,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从而促进油画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推动当代油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大众审美艺术消费是推动油画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动力。掌握油画艺术市场新形势下的变化,是把握油画艺术品消费的基本依据。当今社会艺术与产品相融合已经是当代人的主要消费理念。保定的油画艺术市场多元化发展为艺术品走进人们的家居生活提供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刘畅 《华章》2012,(36)
色彩是油画的主要表现手段,本文分析了色彩在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历史发展,确立了油画色彩的主观性特点,西方油画艺术中色彩艺术特点的主要体现使色彩的审美功能完美地再现、提高并发展.  相似文献   

5.
詹克兢 《文教资料》2008,(30):77-79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融入东方民族审美倾向,个人情感在油画语言中的意境传达,以及如何在油画表现中形成有意味的、东方意蕴的绘画风格,通过兼收并蓄、贯通融合,体味中西文化艺术共同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6.
油画创作中色彩表现技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画能逼真的再现真实和反映生活,色彩是油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色彩的丰富的表现力和他所产生的感情力量,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桥梁.色彩作为油画的重要语言,具有非凡的艺术表现力.色彩在西方油画艺术中的历史发展,确立油画色彩主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艺术兴起以后,油画的本来面目变得越来越模糊,油画的命运也因此而让人无从把握。但无论怎样变化,油画依然在原来的路径依赖中传承自身的本质和语言特征。从油画发生学的历史角度而言,油画就是为了“再现”而产生的,为了再现油画与科学技术结缘,最终征服空间和造型。技术时代与后技术时代给油画的生存带来了挑战,从摄影、印刷技术到数字传媒,尽管使油画边缘或不再成为中心,但它的“油性”、“手绘性”和“再现性”的历史惯性依然没变,仅仅是被载体的所指和审美关照的部分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
色层是油画艺术的重要审美语言之一,是油画艺术的重要美学品性。色层的美感体验与油画艺术家的制作技法和其使用的材料息息相关。不同时代油画绘画材料的改进使油画色层美感享受不同,不同的发展的美感享受有刺激人们对绘画材料和技法的进一步追求。进入当代,不断研发的新材料给油画色层表现给予更多的物资支持。材料本身不是审美对象,只有当绘画材料融入油画家的情感和灵魂,油画色层的表现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审美需要。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10.
油画语言的表达体现画家个性特质和审美倾向,画家通过深入地分析自己的绘画语言,才能表现画家对整幅画面的设计,走出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油画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1.
意象油画作为西方油画表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美学意蕴语境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必然经历文化审美的整合,是艺术语言与媒介的中国化,在其审美特质、审美心理上必有其独特性。文章从意象油画呈现的视觉特征、传统美学审美心理、造型语言的特性及其意象审美意境的构建几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来探讨、剖析其美学审美特征,借此来阐述意象油画的当下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摄影是光的瞬间艺术 .摄影创作选择被摄对象的正面、侧面或背面作为拍摄面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背面摄影由于其神秘感 ,给作品欣赏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从日常生活观察、摄影作品、电影及戏剧情节等实例分析 ,阐述背面摄影对提高拍摄创作的审美效果具有特殊的作用 .从而说明背面摄影是表现照片主题的一种有效手法  相似文献   

13.
诠释油画创作的过程,对比西方与中国艺术审美境界的不同追求,剖析油画创作中依托本土精神实质的重要性。并对本土油画创作的观念和审美趋向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笔墨是中国画的特性,色体则是油画的特性.它们分别是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语言,是叙述不同民族不同审美的代言人,是人类文明智慧结晶的象征,它们有着共同的社会功能、教育功能及审美功能.针对“中国画笔墨等于零”这一“创新”之言,我想重申这一绘画常识.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更加进入了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其特点是一个真正的图像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摄影等现代科技图像、影像形成了新的视觉文化氛围,极大地影响了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当下图像生态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特别是油画创作,影响深远,尽管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众彩纷呈,国内各级各类官方展览的举办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但是主动地利用生活素材,善于加工提炼造型形式意味的创作还是太少了。大多数画家的作品直接"翻译"自影像图片或简单挪用、套用、照描摄影图像,这无疑从某种意义上降低了艺术"创作"的品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创作"能力的弱化和审美价值取向的世俗化。  相似文献   

16.
笔触作为油画艺术中的重要表现语言,随着油画艺术的发展、变更,在不同时期或不同风格流派和艺术家那里各有表现特色,不同艺术家以其自身的艺术才质和内心情感体验赋予了笔触丰富的表现形式及审美韵味,这也决定了它在油画艺术领域中必然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油画艺术家祁海平致力于从中国的书法和西方交响乐中,探求油画作品形而上的精神意象.综观祁海平的油画作品,其画风大约经历了写实、写心和抽象写意这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基本上是在广西转型的,文章拟探讨他在广西时期的艺术追求和审美转变.  相似文献   

18.
论油画民族化与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深入分析了油画民族化与现实主义油画艺术以及民族精神的关系,文章指出,要真正实现中国油画民族化,最终是要落实在重建中华民族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上。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广告摄影无处不在,它以种种极富诱惑力的画面向人们反映着商品的面貌,影响着人们的欲望.由于广告摄影中渗透了大量的艺术表现因素,使得广告摄影作品也成为艺术作品.广告摄影中各种流派的艺术表现往往能吸引人、取悦人、感动人,令人怦然心动,具有难以释怀的观赏效果.成功的广告摄影表现最多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佟彤 《华章》2012,(1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人们对艺术的审美视野开始发生变化,面对社会对艺术产生的新的要求,油画教育就应该积极进行革新,与时代接轨.我国现在实行素质教育改革,因此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时,要注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始应用于油画教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