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想 《华章》2011,(25)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舞蹈这种文化艺术也要不断的进行变迁.舞蹈本是大众的艺术,却越来越脱离于人民进群众,似乎离我们远去,逐渐被大众遗忘,并且难以欣赏.因此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提高艺术欣赏水平,舞蹈创编者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意识,把舞蹈与大众相结合,才能让舞蹈发扬光大,回到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享受的时代,人们对舞蹈等艺术的要求更高,此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舞蹈等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艺术创作更加艰难。在舞蹈这一艺术发展过程中,编导是核心环节,为了编导出具有内涵的舞蹈,工作人员在编导过程中应用了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因为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应用日益广泛,所以本文对此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艺术源于生活,我们任何艺术表现形式的构成都以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从舞蹈编导这一主题来阐述它与群众舞蹈艺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下,中国舞蹈的创作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根源,我们在发展中要坚持不断创新、继承和发展,舞蹈艺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在生活及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舞蹈在创作中的个性就是,编导对自身生活体验及对社会发展的认识,进行二度再创作,从创作中表现出行为艺术。社会中的生活劳动、发展认知、历史及民族特色都是中国舞蹈创作的核心和根源,也是舞蹈文化个性的突出部分。  相似文献   

5.
舞蹈编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创作更是给我们提出了高难度、高要求.它要求编导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艺术创造创新力和持之以恒不懈追求探索未知的精神.作为一个编创人员如何能在舞蹈创作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如何让自己用心感受创作的作品唤起广大观众的共鸣,是我们要不断探讨的.本文从舞蹈编导创作条件、特性、思维体系以及编导教学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地方高校的舞蹈编导课程的教学已无法满足社会对舞蹈创作人才的要求。本文将首先分析舞蹈编导课程存在的不足,之后将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当地民间舞蹈的挖掘与创新以及增加后现代舞蹈理论与实践三个方面来研究舞蹈编导课程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今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丰富自己,更新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社会在前进、在发展,文化艺术相应也需要进步,需要更新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本文立足于舞蹈编导的具体特点,简要地论述了舞蹈编导“创造出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舞蹈属于一门艺术,其可以通过肢体动作传达情感,进而引起人们的共鸣,带给人们视觉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舞蹈艺术的追求不断提升。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舞蹈编导需要不断进行创新,进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舞蹈作品。本文介绍了舞蹈编导的概述,论述了舞蹈编导的创新方法,进而为我国舞蹈编导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舞蹈是满足社会公众群体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艺术形式,是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舞蹈编导教学是培养舞蹈人才的基础性专业,是推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明确新时期舞蹈编导教学创新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等院校舞蹈编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创新路径,以期能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能有助于我国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舞蹈的历史,是中华民族舞蹈史上最富于创造性的历史。它以自己精彩纷呈的历史面貌和极其丰富的艺术创作收获,表现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意义。在近20年来,中国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主流,舞蹈编导的主体创作意识前所未有的得到伸张和强化。舞蹈语言的革新成为时代的风气,传统舞蹈已经开始了大胆的变革,在许多以民族舞蹈素材为基础的舞蹈和舞剧中,舞蹈语言的风格问题显得特别地突出,现如今,整个中国舞蹈的发展,呈现出百花争艳的局面。现今发展的舞蹈可谓是枝繁叶茂,鼎盛之至。舞蹈编导们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产生的很多舞蹈都让人出乎意料,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11.
舞蹈是满足社会公众群体精神生活需求的重要艺术形式,是提升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舞蹈编导教学是培养舞蹈人才的基础性专业,是推动我国舞蹈艺术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明确新时期舞蹈编导教学创新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等院校舞蹈编导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创新路径,以期能为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能有助于我国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多姿多彩的小学舞蹈是舞蹈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舞蹈艺术发展的基础。只有赋予小学舞蹈创作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它永葆艺术的魅力。这就要求今天的小学舞蹈编导必须注意儿童舞蹈自身的艺术特点,具备运用儿童舞蹈语言来表达作品内容的能力,这是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以肢体语言来表达人类情感的舞蹈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艺术形式.群众舞蹈来自广大人民群众,是从日常生活中创作、提炼而表现社会现实的艺术精华.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社会文化要求的不断提高,群众舞蹈创编只有在对现代社会新时期特性的把握、突破传统舞蹈内容和范围以及舞台表现手段变化等方面大胆探索,才能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适应与满足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职舞蹈编导教师应具备的修养与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舞蹈创作是客观生活通过人的头脑加工后的再现,它比生活更美、更集中,也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感染力。舞蹈编导是脑力与体力双重劳动,作为高职舞蹈编导教师一定要在舞蹈编导技能方面具有专业的修养基础,要具有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有丰富的舞蹈素材积累;要有多方面的艺术知识。在具体编导过程中要注意舞蹈题材的选择,舞蹈结构安排,舞蹈艺术的音乐要求及舞台调度,从而创作出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关于舞蹈和音乐之闯的关系,许多业内人士的见解不一.有些舞蹈编导认为在舞蹈艺术中,舞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音乐是次要的.另有观点认为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笔者认为我们不能过分抬高音乐在舞蹈中的地位,也不能过于倾向舞蹈的主导主用,只有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实现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集体完善、集体创新、集体传承的舞蹈文化,深深根植于广大民众的日常社会生活。21世纪将是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大发展时期,作为舞蹈教育者应努力探讨现代教育理念、实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传承、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艺术。高等院校是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的主要战线之一,所以对于高等院校中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艺术研究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发展创新,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艺术,中国的舞蹈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拥有了十分高的理论成就,特别是舞蹈编导中的一些技法更是让人觉得叹为观止。下面我们就以舞蹈编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舞蹈编导、舞蹈理念的阐述来分析现阶段下一些常见的编舞技法,希望能够为广大的同行业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舞蹈是当今文化一部分,舞蹈的编导更是作为编导者不容忽视的。它来源于群众,应用于群众。为人民多留下宝贵的文化财产。  相似文献   

19.
舞蹈编导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创作更是给我们提出了高难度、高要求。它要求编导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素养、敏锐的洞察力,极强的艺术创造创新力和持之以恒不懈追求探索未知的精神。作为一个编创人员如何能在舞蹈创作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如何让自己用心感受创作的作品唤起广大观众的共鸣,是我们要不断探讨的。本文阐述了舞蹈编导教学中的两个编舞技法,一是捕捉舞蹈形象,二是动作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舞蹈艺术活动中,编舞思维的拓宽是舞蹈艺术创新的前提.没有编舞艺术发散思维,舞蹈作品就会走向僵化,就不可能焕发出艺术的魅力.那么,编舞思维的创新的前提是什么呢?本文就编导文化思考和拓宽艺术思维的关系做出了一定的探讨,得出了艺术思维创新必须依赖于编舞者文化积淀和文化思索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