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论述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广东科技创新智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广东科技创新智库目前总体上呈现出智库数量不断增多、智库水平明显提高、智库类型多样化、政策影响力增强等特点,但在制度体制、政策供给、社会参与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质量与水平与国内外先进科技智库还有差距等问题;从构建广东创新智库发展机制应注意的基本属性和发展机制的具体构建两大方面指出其具体发展方向;指出广东应通过完善制度、创新体制、社会参与等多方面路径来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智库建设快速发展,为战略情报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拓展了情报研究的服务对象和任务空间。通过分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工作在科技智库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建设为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工作带来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文章认为中科院作为第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之一,需进一步加强科技战略情报研究工作,在现有研究能力、条件和队伍的基础上,通过明确其战略定位、科学设计其基本架构、合理布局其任务与产品体系、创新其运行模式,打造高水平科技战略情报研究系统,助力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助力"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协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对"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的分析,借鉴国际知名智库管理经验,立足中国科协自身特点,提出推进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建议.一是明确智库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从组织架构、运行机制和学术支撑三个方面夯实智库建设基础.二是形成智库核心产品,畅通智库影响渠道,提升智库影响力.三是建议实施养"心"工程、强"翼"工程和链"家"工程,协同推进中国科协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  相似文献   

4.
社会智库发挥政策影响力有助于推动中国建立民主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目前,中国社会智库发展相对官方智库严重滞后,存在资金短缺、内部管理混乱、人才流失等问题。文章以中国社会智库典型代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CCG)"为例,分析社会智库的运营创新及其对政策影响力的推动作用。建议社会智库建立以研究为核心的竞争力,重视对外传播,建立多元化的政策影响渠道等。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现状和特点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智库建设面临的形势与需求,探索建立和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智库体系需要从顶天立地、系统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支持四个方面入手,提出培育中国特色科技创新智库及建设智库体系的五点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全球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国恢复经济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对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际科创中心")的内涵和政府功能的梳理,从科技发展战略、支持尖端技术研究、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直接推动企业实施创新创造和帮助高科技企业提升国际化管理等5个方面总结德国建设欧洲乃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系列政策经验,并阐释其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的启示,即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规划,避免各自为政;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长久动力;以建设国际科技创新大平台为抓手,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加大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扶持,避免过度市场化;以提升实体经济质量为着力点,建设国际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政策工具越来越多样,迫切需要一个系统性框架为政策制定提供指引。现有关于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的研究,难以应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复杂性和相互交织的特征。本文在回顾全球科技创新政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出发,建立了包含要素、主体、关联、产业、区域、环境、开放和反馈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政策实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下一步政策发展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是源于实践、用于实践、高于实践的典型智库研究,但已有研究存在理论性不足、视角单一等问题,不利于保证研究过程的科学性和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智库双螺旋法兼具系统性思维、全流程指导和操作性思路的典型特征,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基于智库双螺旋法,建立了一套从内涵解析、指标构建、指标赋权到指标测度的全流程系统性动态化研究框架,并以秦创原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研究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得到了有价值的研究启示和思考发现。研究过程充分验证了智库双螺旋法对于智库研究的科学指导作用,研究结果为研判秦创原科技创新发展态势及其对陕西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提供了重要的定量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国内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科技创新智库的内涵和本质,分析了科技创新智库的信息需求及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运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明确科技创新智库信息资源保障机制和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探索建立和完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智库信息保障体系。对推动科技创新智库的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和保障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为人类社会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如何开展系统性的科技伦理研究,推动科技伦理治理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伦理研究也成为贯通自然科学、技术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综合、复杂的智库问题。文章对国内外科技伦理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运用智库双螺旋法这一智库理论方法对科技伦理研究框架、过程、逻辑进行论证,并以生命科学和医学伦理研究为案例进行分析,为科技伦理研究提供具有汇聚融合交叉特点的方法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 of Einstein's 1946 address at Lincoln University is that it has vanished from Einstein's recorded history. Its disappearance into a historical black hole symbolizes what seems to happen in the creation of a cultural icon. It is but one of many political statements by Einstein to have met such a fate, though his civil rights activism is most glaringly missing. One explanation for this historical amnesia is that those who shape our official memories felt that Einstein's "controversial" friends like Paul Robeson and activities like co-chairing the anti-lynching crusade might tarnish Einstein as an icon. That icon, sanctified by Time magazine when it dubbed Einstein "Person of the Century" at the end of 1999, is a myth, albeit a marvelous one. Yet it is not so much the motive for the omission but the consequence of it that should concern us. Americans and the millions of Einstein fans around the world are left unaware that he was an outspoken, passionate, committed antiracist.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