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蔡呈腾 《师道》2007,(7):85-85
小时候看电视,最喜欢看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当国民联合起来,或运用智慧或依赖集体力量来对抗鬼子时,那心里的痛快无与伦比。心中痛恨的鬼子,不仅仅是真正的日本鬼子,还有那些为日本鬼子办事的汉奸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蔡呈腾 《师道》2007,(8):85
小时候看电视,最喜欢看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当国民联合起来,或运用智慧或依赖集体力量来对抗鬼子时,那心里的痛快无与伦比.心中痛恨的鬼子,不仅仅是真正的日本鬼子,还有那些为日本鬼子办事的汉奸们,特别是跟着日本鬼子屁股后面溜须拍马屁颠屁颠的汉奸翻译和带领鬼子进村扫荡的汉奸等,都是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  相似文献   

3.
张锐 《青年教师》2005,(11):24-25
孩子4岁的时候,有一天看电视时,孩子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爸爸,鬼子是什么?”我当时确实不知道,接着查了查词典,知道鬼子是指入侵的外国人。我跟孩子解释了一下。当时也没觉得这是什么大问题,4岁的孩子不知道鬼子是什么很正常,战争毕竟离他们太远了。过了约有一周,我在校园里遇到一个初二的学生,他问了我这样一句话:“老师,如果日本鬼子没有被赶出大连,大连是不是会比现在建设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七十年前,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到处杀人放火。1941年冬天,日本鬼子调集了五万日伪军,对山东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大“扫荡”。八路军、老百姓和鬼子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年代,毛主席领导八路军同日本鬼子打仗。有一支八路军小分队在山里打游击,住宿的地方只留有一个炊事员王伯伯做饭。王伯伯可辛苦了,每天做好饭送给小分队。有一天,王伯伯去给小分队送饭。走着走着,突然前面树林里传来“哇啦哇啦”的声音。王伯伯飞快地闪到一棵大树后边,仔细一看,原来是两个日本鬼子,每人都背着一挺机枪。看样子他们是喝醉了,一路东倒西歪,还哼哼叽叽的。等鬼子走过大树,王伯伯跳到鬼子背后,举起扁担,大喝一声:“站  相似文献   

6.
脚印     
①一个大雪纷飞的傍晚,一支抗日游击队被敌人发现了。②日本鬼子拼命追赶这支游击队。③敌人找到了游击队留在雪地上的脚印。④脚印通往山林中的破庙,敌人分几路向破庙靠近。⑤鬼子发现破庙里有人,马上开枪。⑥打了一阵,鬼子发现对方是从另一方向追来的日本鬼子。⑦鬼子不明白,脚印都是朝庙里走,怎么不见游击队呢?⑧原来,游击队员把鞋子反绑在脚上,鞋跟朝前,鞋尖朝后。⑨撤出破庙后,雪地上的脚印看上去仍然是向庙里走。⑩愚蠢的鬼子上当了,聪明的游击队员顺利地走出了包围圈。脚印@何薇薇 @唐宁  相似文献   

7.
日本鬼子形象是抗日战争的产物,在当代影坛更趋野兽化,这与当前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引起的周边国家的“恐日症”密切相关。而产生优等民族的幻觉是导致鬼子征服欲和杀戮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日本鬼子形象是抗日战争的产物 ,在当代影坛更趋野兽化 ,这与当前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重新抬头引起的周边国家的“恐日症”密切相关。而产生优等民族的幻觉是导致鬼子征服欲和杀戮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雨来从小生活在芦花村,每到夏天,雨来就和他的朋友到河里游泳,雨来的水性很好。秋天,雨来上夜校读书。在夜校里,他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有一天,日本鬼子又来扫荡了。区上的交通员李大叔为了摆脱敌人的追捕,跑到雨来家。雨来帮助李大叔在墙角的地洞藏好之后,来不及跑远,就被追来的鬼子抓住了。鬼子问雨来,有没有看见有个人进来,雨来说没看见。鬼子又用糖果、金戒指诱骗雨来,雨来还是说没看见。鬼子把雨来捆起来打。雨来被打得眼冒金星,鼻子流血,鲜血还溅在课本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些字上。雨来…  相似文献   

10.
晋察冀边区北部有条还乡河,12岁的雨来住在河边的芦花村。他游泳的本领很高。后来,雨来在夜校里上学,懂得了“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道理。有一天,雨来一人在家,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自己不幸被捕。面对日本鬼子的刺刀威逼、糖块利诱、严刑拷打,雨来牢牢记住女老师讲的“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始终没有屈服。鬼子气急败坏地要枪毙雨来。  相似文献   

11.
《老年教育》2009,(3):15-16
害怕盟军登陆,鬼子拜八路军为师 “日本鬼子跟八路军学打游击”,听着都新鲜。然而,在二战中确有此事。根据日军后勤史专家青木孝治在《陆军铁帽物语》一书中的记载,给八路军当学生的,就是曾在山东驻扎的日军第59师团,时间是1944年。  相似文献   

12.
害怕盟军登陆,鬼子拜八路军为师 "日本鬼子跟八路军学打游击",听着都新鲜.然而,在二战中确有此事.根据日军后勤史专家青木孝治在<陆军铁帽物语>一书中的记载,给八路军当学生的,就是曾在山东驻扎的日军第59师团,时间是1944年.  相似文献   

13.
张锐 《教师博览》2002,(3):27-27
前几天看电视时四岁的孩子问我:“爸爸,鬼子是什么?”面对纯真的孩子,我不知道用什么字眼来描述。战争和侵略毕竟离他们太远了,理解不了这一点没有谁会感到奇怪。但是一位学生的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老师,如果日本鬼子没有被赶出大连,大连肯定会比现在建设得更好,是吗?”还没有等到我回答,他又加上了一句:“我想肯定是的。”面对他那张单纯和天真的脸我不知道如何来描  相似文献   

14.
疤痕     
疤爷是涞阳第三小学的一名勤杂工,因为满脸疤痕,人称疤爷。疤爷的疤奇丑无比,紫红色的面皮凸凸凹凹、沟沟坎坎,那是日本鬼子给他留下的纪念。那年,疤爷七岁。一个残阳如血的黄昏,一群鬼子兵包围了疤爷他们村,以百姓隐藏八路军伤员为借口,对手无寸铁的  相似文献   

15.
1943年,我在武宜县一个贫民小学当校长。一个晴朗的日子,刚上过早自修课,一位家长气喘吁吁地跑来对我说:“日本鬼子来了,我带我丫头走了。”接着又来了几位家长,连话都来不及说,拉着自己的闺女就奔出了校门。这时一位家长急慌慌地告诉我:“鬼子是从东面芦荡村抄过来的,正向学校走来!”我一想,来不及疏散了,现在不能乱,一乱日本鬼子就开枪,损失就更大了。我大声呼喊:“师生们保持镇静,照常上课!”  相似文献   

16.
刘艳娜 《辅导员》2011,(16):58-59
时间:抗日战争中地点:晋察冀边区抗日根据地还乡河边芦花村人物:雨来,10岁;狗娃、石头、铁蛋、三钻等若干男生及若干女生,约10岁;雨来的父母夫妇,农民,约30岁;女教师,约20岁;李大叔,交通员,约30岁;日本鬼子军官,鬼子兵甲、乙等若干人;村民老汉若干人。  相似文献   

17.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某年夏天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还乡河边的小村庄人物:雨来,10来岁的男孩子,儿童团团长;10来岁的男、女儿童团员若干;雨来爸,30多岁的农民;雨来妈,30岁左右的农妇;乡村女教师,20岁左右;李大叔,区委的交通员;日本鬼子军官,30岁左右;鬼子兵若干。  相似文献   

18.
“风语者”     
翘辫妹妹:营长同志,上个星期天我在家看了一部叫《风语者》的影片,讲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征召印第安人当报务员打日本鬼子的故事,真是蛮好看的!你看过吗?  相似文献   

19.
    
我多么想有一支枪啊!记得那天和妈妈看电影,一群日本鬼子冲进一个村子,他们杀人、放火、抢东西。老奶奶死抱着孙子不放,一个日本鬼子就向他们开枪,老奶奶和孙子倒下了,多么悲惨!看到这里,我想,我要有一支枪多好啊!我就要杀死那些日本鬼子。  相似文献   

20.
学完《二虎子》(六年制第六册)一文后,我出示了两道选择题,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找出最准确的答案。其中一题是: ①日本鬼子是狡猾的。( ) ②日本鬼子是愚蠢的。( ) ③日本鬼子是既狡猾又愚蠢。( ) 结果,大多数的学生选择结论①或②。从局部看上述两种答案无疑是正确的,但从逻辑推理的严密性和完整性推敲,显然有悖于事理。为了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运用矛盾词并举一反三地解决类似问题,我让学生摆出判断的具体依据并展开讨论,以纠误择正。对第①种结论,有的学生坚持:“日本鬼子采用‘小孩认家人’的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