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碎茶中咖啡因的含量.方法:流动相:0.02mol/L醋酸铵-甲醇(75:25);色谱柱:Diamonsil ODS C185μm 200mm×4.6mm;检测波长:254nm;流速:1.4ml/min;进样量:20μl,外标法以峰面积定量,理论板数按咖啡因计算不低于3000.结果:咖啡因在5~25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78%,RSD为0.53%(n=5).结论:本方法稳定,重现性好,收率好,结果准确,可作为红碎茶中咖啡因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高校液相测定了醋酸地塞米松片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固定相为:安捷伦Cl8(4.6mm×250mm,5um),甲醇-四氢呋喃-0.075mol/L醋酸钠缓冲液(pH4.5)(30:1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0nm,流速1.0ml.min-1,柱温:30℃。醋酸地塞米松在2~3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醋酸地塞米松的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82%(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醋酸地塞米松片中醋酸地塞米松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四臣止咳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Symmetry-C18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57∶43∶1)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25 ℃.结果 甘草酸浓度在5.1 μg·mL-1~81.6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60%,RSD为1.4%.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四臣止咳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测定,以控制四臣止咳颗粒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吉西他滨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8(250mm*4.6mm,5mm),以甲醇:0.075mol/L的醋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5nm。结果 耐用性试验符合规定,溶液溶度在一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及中间精密度符合规定,溶液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溶液在24小时内稳定。结论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与滴定法测定无差别,所建立方法可用于本品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章日春 《科技通报》1990,6(3):145-148
本文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分离测定可乐型饮料中糖精、苯甲酸、咖啡因。色谱柱为ODS,以甲醇和0.02 mol/L浓度醋酸铵缓冲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30nm。样品经调至pH7过滤后直接进样。结合色谱保留时间对峰进行不停泵紫外光谱扫描,提高定性的准确性。外标法峰面积定量。对糖精、苯甲酸和咖啡因的回收率、标准偏差和变异系数分别为93.9、2.94、3.13;96.8、2.23、2.30;95.8、3.13、3.27。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比较,建立本品有关物质检查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选用氨基色谱柱,以0.1mol/L磷酸二氢钠-甲醇-乙腈-高氯酸钠(900∶30∶4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220nm为本品的检测波长,氧化槐果碱与苦参素分离度符合规定,氧化槐果碱线性为3.0~18.0ug/ml,专属性试验表明供试品与降解产物可有效分离,峰纯度符合规定,物料平衡,苦参素检测限为3.1ng,氧化槐果碱检测限为1.9ng,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8小时内稳定。结论:所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可行,可用于测定本品有关物质。  相似文献   

7.
建立微芯片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分析细胞内还原型(GSH)和氧化型(GSSG)谷胱甘肽的新方法.分别考察缓冲液pH值、缓冲液浓度、SDS浓度、分离电压、进样时间、检测电位等因素对GSH、GSSG分离检测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在3 min内实现GSH和GSSG的有效分离和检测.GSH和GSSG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0~200.0μmol/L和2.0~100.0μmol/L(R2>0.99),最低检测限(S/N≥3)分别为4.87μmol/L和1.98μmol/L.最终将所建立的方法应用于细胞样品中2种物质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生物转化体系中β-丙氨酸含量测定方法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测定生物催化产物中β-丙氨酸含量的新方法。转化产物经过衍生试剂2,4-二硝基氟苯(DNFB)柱前衍生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Zorbax SB C18柱(5μm,4.6mm×250mm);流动相分别为0.02mol/LNaAc-HAc缓冲液(A,pH6.2)和流乙腈(B);线性梯度洗脱色谱柱,流动相B浓度(体积百分含量)0→25min内由5%升高至40%;洗脱液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参比波长为600nm;样品进样量为20μL。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美洛昔康注射液中美洛昔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ODSC18色谱柱(柱长150 mm,内径4.6 mm,粒径5μm),甲醇-0.lmol/L醋酸铵溶液(1: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美洛昔康在60~16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n=9)。结论:本法应用于美洛昔康内注射液中美洛昔康含量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和肉制品中酸性橙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测定肉和肉制品中非食用色素酸性橙Ⅱ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采用ODS柱分离,以甲醇和0.02mol/L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在484nm波长下检测。酸性橙Ⅱ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5.1%,检出限为0.05mg/L,平均回收率为85~92%。  相似文献   

11.
C2C平台上欺诈问题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欺诈问题影响到每一个C2C交易平台的生存,关系到C2C电子商务的发展,防范和正确处理C2C交易平台的欺诈行为,对发展C2C电子商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某C2C交易平台的交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对欺诈行为进行归类,介绍了处理每种类型欺诈行为的基本方法,并总结了该C2C交易平台防范和处理欺诈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实例提出了防范欺诈行为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张源 《情报探索》2010,(4):82-84
以市场占有率稳居国内第一的淘宝网为研究对象,对它的信用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薛智韵 《科技广场》2009,(12):43-46
文章在分析基于C2C的第三方网上支付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构建了基于C2C的第三方协同支付模式,以期提高企业进行支付活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技术接受模型在中国C2C电子商务网站中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技术接受模型和我国目前电子商务网站的特点,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C2C电子商务网站的改进的技术接受模型.该模型能够清楚描述整个交易流程,还能够说明交易过程和信用评价体系之间的相关性.此外,借鉴需求层次理论对该模型所体现出的消费者需求进行了解释.该模型的建立有助于指导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交易对象,挖掘潜在消费者,而且也为保证交易顺利实现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C2C交易中的动态信用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C2C交易平台上的商家有专业化的趋势,因此传统的基于个人交易的信用评价体系无法全面真实地反映一个网上店铺的信用。淘宝网借鉴B2C的信用评价方法,推出了店铺动态评分,但并未受到用户的欢迎。通过分析目前以淘宝为代表的信用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个动态信用评价模型,充分考虑C2C交易环节中的信任要素及其权重,并引入信用值随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该动态评价模型对于构建一个信任的网络交易环境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肖端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0):50-52
电子商务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也对社会各领域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支付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缺陷。从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电子商务支付产生的影响出发,对中国特色的B2C和C2C电子商务支付方式做出分析,并结合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和网上支付运行现状提出可能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7.
B4C     
  相似文献   

18.
薛智韵  陈燕清 《科技广场》2007,20(12):100-102
研究第三方网上支付理论的基础上,对三种典型的电子商务B2B、B2C、C2C的第三方网上支付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了基于B2B、B2C、C2C的第三方网上支付系统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规划了第三方协同网上支付的构建模式及其特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讨论C和C++之间的区别,以及怎样将一种语言编写的程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编写的程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激发虚拟品牌社区中有利于企业的知识创新,成为企业应对动态市场环境而实施创新战略的关键。本文基于C2C与B2C虚拟品牌社区中用户探索性/应用性学习和用户创意组合管理的视角,构建了激发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的理论模型。实证发现:C2C与B2C虚拟品牌社区会对用户探索性/应用性学习方式产生差异影响,相对于B2C虚拟品牌社区有利于用户的应用性学习,C2C虚拟品牌社区倾向于用户的探索性学习,而探索性学习更有利于激发用户知识创新能力;进一步,用户知识创新能力对激发用户产生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但是,用户创意组合管理在用户知识创新能力对激发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的关系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研究为企业实施用户知识管理创新战略提出了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