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南迦巴瓦峰地区昆虫及其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迦巴瓦峰地区20目206科1985种昆虫,分析了该区昆虫在各目中的分布情况,并以县为单位分析了该区昆虫的区系成分和区系特征.结果表明,南峰地区昆虫资源丰富,这些昆虫的科主要集中在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和膜翅目,占到总科数的56.31%;种主要集中于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超过了总种数的2/3.种数方面,在南峰4县的丰富顺序是:墨脱>波密>林芝>米林,区内还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墨脱缺翅虫.昆虫区系以东洋成分为主,东洋成分与古北成分并存,且特有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南峰地区与印度的共有种最多,说明两地的生境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与两地接壤相稳合;同时它与国内和国外其它地点的共有种百分比都偏低,这也说明南峰地区地形地貌、森林植被、小气候等都比较特殊.南峰地区4县鳞翅目昆虫的相似系数较低,这体现了不同林区典型的交错过渡带属性,也表明了生境越复杂,鳞翅目昆虫物种越丰富.该区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700~3200m地带.  相似文献   

2.
鞘翅目是西藏昆虫中一个比较大的类群,计有771种,占西藏已知种类的1/6.本文分析了这一主要类群的区系类型、主要分化类群、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研究了西藏高原腹心地区的生态环境,昆虫区系组成,分化方向,分化类群,雅鲁藏布江横向通道对于昆虫的作用,分布海拔5000m以上的种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分析了西藏昆虫26个目,278科,400余种。其中有1100多个特有种,1000多种资源昆虫,珍惜昆虫60余种,特有种占26%。明确指出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为西藏昆虫三大分化类群;藏东南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流域区、喜玛拉雅南坡区为西藏昆虫的三大分化中心,并对区系成分特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是局限分布于中国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植物成分,就其分布特点看,集中分布于中国南部亚热带广阔区域。由于中国地域广袤,虽然大多数特有属分布在东亚自然地域范围内,但南部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古热带植物区的马来亚森林植物亚区的北部,而西部的特有属的分布范围已进入青藏高原地区。局限于不同地域分布的特有属,各自的起源发生、所经历的地质历史过程存在一定差别。本文以自然地理区划作为研究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类型的依据,将中国特有属分布区类型划分为中国东部和中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中国西部特有分布变型和中国北部特有分布变型4类。其中中国南部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热带区系成分,其它3个特有分布变型所含特有属为温带区系成分。这样能较客观地反映中国特有属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利于研究局部地区植物区系的地质历史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6.
杨惟义小传     
《今日科苑》2017,(4):37-38
杨惟义是我国农业昆虫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农业昆虫学科的创始人之一。他首先提出了中国昆虫区系分布的地理区划意见,在半翅目分类上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水稻螟虫和仓贮害虫的防治研究上也有突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对内蒙古槌角蝗亚科(Gomphocerinae)15种昆虫进行了区系分析。内蒙古槌角蝗亚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系中,主要归属于蒙新区和东北区。其中蒙新区特有种10种,占66.67%,其次为三区型类所占比重最大,为20%。说明内蒙古槌角蝗亚科昆虫在中国地理区系中具有一定的特有性。在内蒙古地带性植被带中,属于典型草原亚带的种类最多,有11种,占总数的73.33%,其中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Zubowsky)在3个植被带均有分布,为广布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山地植物区系构成特征及其垂直梯度的生态意义,根据对三峡大老岭地区植被垂直样带 调查获得的植物区系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构成的基本特征及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寻找了区系平衡点的位置;并利用聚类方法分析了山地气候垂直分异对区系成分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大老岭植物区系具有温带性质,但仍反映了与热带区系的历史联系,有强烈的区域性;②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归为热带分布、温带分布、地中海—中亚中心和东亚中心4组,各组区系成分的垂直梯度特征不同;热带、亚热带成分与温带成分的平衡点大致位于海拔650m;③区系成分构成和属的物种数量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一致显示了植物区系构成与山地气候和植被垂直带相对应的格局。  相似文献   

9.
金线鲃     
去年,我国科学家记述了采自广西贺州市贺江水系一个洞穴的鲤科、鲃亚科、金线鲃属鱼类的一个新种,并命名为黄田金线鲃。金线鲃属鱼类是我国特有类群,只分布于云南东部、贵州中南部和广西西北部的珠江西江水系,包括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漓江、柳江等,少量分布于长江上游支流,呈稀散点状分布,常局限于狭小生境内,与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的溶洞及地下伏流相联系,极易隔离,进而分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对舟山群岛种子植物348个种(及种以下分类单位)在18个地理单位的分布状况进行 计算机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PCA),表明了该群岛与我国大陆的浙江和江苏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亲 缘关系和相似性;与日本和我国台湾植物区系的联系则不如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接近,当然,仍有不少十 分有意义的连锁植物存在于三者之间。     舟山群岛在植物区系区划上应为中亚热带北部亚地带,区系特点之一是岛屿植物较发达,而山地森 林区系则与我国南方植物区系相接近。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集群的区域格局发生了快速变化。产业集群是产业组织的新发展和地区经济的新现象。本文简单分析了产业集群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论证了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我国发展产业集群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网络重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少华  汪佳蕾 《科研管理》2007,28(3):47-52,69
我国产业发展近些年出现了与国际上相似的"集群化"趋势,集群中的很多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的网络平台,纷纷嵌入了全球价值链,并取得了成功,但也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针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核心来源的"四大区域网络"及其重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内容有:1、以"产业链"嵌入与延伸为切入点、以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为目标,以产业整合为手段的区域产业网络重构;2、以改善产业集群发展中相对"固化"甚至"锁定"的制度创新模式和构建有利于集群关键共用技术开发利用的技术创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区域创新网络重构;3、以启动集群内企业信息化工程、发展"网上超市"和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区域虚拟网络重构;4、为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对基于解决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资难为目的的区域融资网络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开放性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用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开放性髌骨骨折19例,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方时间12.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为89.5%,伤口一期愈合率为95%。结论:在高原地区对开放性骨折及创伤伤口,早期只要清创彻底,一期进行骨折内固定是可行的,术后给予有效抗生素的应用,伤口都能一期愈合。  相似文献   

17.
建立历史街区保护的法规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尔滨是一座历史悠久而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街区作为城市风貌的缩影,具有相当大的保护价值,但与之相对应的是几乎空白的 保护法规体系。本文结合当地的现状,参考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哈尔滨历史街区保护法规体系的建立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