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促使我不得不写这篇札记的强烈动机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副主编任鹏杰先生对历史教育文本危机所作出的深刻检讨与反思。在我看来,这种检讨与反思,无疑体现了对历史教育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意识与其说是一种职业的敏锐感,不如说是力图振兴学校历史教育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2.
正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不够,导致在学习历史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这就造成了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本质不了解。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从学生的态度入手让学生提高对历史学科的兴趣。现在的教育是发展学生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不能单纯地依靠记忆知识点来提高历史水平,这样的学习方式只是单纯地提高了学生历史知识的储存量,学生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所以,教师要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一、历史教学首先要达到一定深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就必须让学生认真分析和思考历史  相似文献   

3.
一、创造教育与历史教学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创造性人才主要特征有 :对问题的高度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认识的新颖性、观念的流畅性、性格的坚韧与豁达性等。创造教育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学会创造。目前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历史课难教 ,学生认为学习历史用处不大 ,厌学、怕学情绪较突出 ,历史课堂死气沉沉 ,等等。历史课遭冷落 ,历史教学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问题还在历史教育本身。如 ,历史教师的素质较低、能力较…  相似文献   

4.
刘辉萍 《文教资料》2007,(30):67-68
素质教育理念为史学摆脱危机提供了机遇,也给高校的历史教学带来了挑战,高校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普及历史教育,为史学发展寻找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马晓军 《课外阅读》2011,(1):144-144
据悉,国家教育部在1997年对北京的2107位学生做的调查显示:在学生最不喜欢的15门课程中,历史课排第2位。历史课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无味”、“没有生机”等。由此可见,历史课在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究其原因,可能会有很多,但是,历史课堂没有生动性是导致学生对历史课失去学习兴趣的罪魁祸首。因此,怎样加强历史教学生动性是摆在历史教学中的首要难题。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生动性是历史教学的生命。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希望对加强历史教学生动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微言说     
@罗崇敏:教育危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价值流失;二是教育创造力丧失。教育价值流失是世界教育共同面对的现实问题,教育创造力丧失的根本原因还是教育价值流失。面对教育功利化、工具化、庸俗化不断膨胀导致人的异化,我们提出重新审视和构建人类教育价值的命题,既有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史料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中学历史课探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它代表着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经过数十年的努力,英国的历史教育改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正是史料教学,使英国的历史教育摆脱了当时的历史课的危机,走向成功。做历史学家的教学活动,深入英国历史教育界人心,英国历史教育出现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植根于数十年历史教育改革实践的史料教学,已成为教学主流;史料教学与历史科国家课程标准关系紧密;史料教学中高度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与发展。英国史料教学的这些特点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历史教学还未能从根本上认识“学科能力”这一论题的理论价值和教育价值,因而导致某些不良后果。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认识要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教育发展两个方面来看其本质与特征:历史学是人类为获得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获得发展机会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科能力就是我们要求人们所能达到的对历史认识的某种水准  相似文献   

9.
<正>从2001年至今,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施行已经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里,我们的初中历史教育以课标为教材编写准则,并以此指导教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是由于长期不重视历史课程,许多地区中考不考查历史,于是导致学校及领导甚至教师都将其作为中学课程中的副科;另一方面也是在教材的编写方面存在着与高中历史教学脱节的问题。学生在初中时期的历史知识基础不扎实,导致高中阶段的专题史教育出现一种  相似文献   

10.
伊朗在两年的时间里两次爆发核危机,有其历史根源,也有其现实原因。在每次核危机中,伊朗政府都能够审时度势,采取稳健务实、有利有节的外交策略化解危机。然而,美国与伊朗在核问题上的根本矛盾决定了这一问题必然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综合各种因素分析,美国在近期内暂难以对伊朗发动战争,政治和外交解决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生活化教学模式逐渐地进入教育教学中。历史知识是过去人类实践活动的反映,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引进生活化教学可以避免学生对历史内容产生隔膜,使历史学科教学更加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但是由于历史内容与现代人们的生活实践存在较大差异,而历史内容又具有较大的抽象性,导致教师在展开历史生活化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影响了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一部有关师范生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名著。作者均为英国教师教育领域的专家,有着非常丰富的中小学教学研究和管理经验。本书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一基本思想,涉及每位新教师所关注的一些基础领域;第二部分——政策、社会和学校教育,既考虑到教师和学习者所面临问题的历史根源,又提供了选择性的和可能的未来景象;第三部分一教学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全国实行了新课程标准,这意味着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将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探索和实践的新任务。当前历史教育的危机、历史教师的素质、学生学习的思想状况、历史教学设备和资源的短缺、学校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教科书的编写等因素,都不利于历史课程改革。本文分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现状,积极探寻影响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因素,以期找到突破口,促进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冬青 《基础教育研究》2014,(2):35+37-35,37
正审视当下的中小学作文教学,可以发现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主体的迷失,即学生个体作为写作主体和作为教学主体的迷失。由于主体的迷失,导致学生的作文不是在说自己的心里话,于是他们的作文中"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满天飞。写作教学面临的这一问题也正是教育本身的痼疾。因此,我们应该把写作教学这一学科问题从狭隘的学科论中剥离出来,放在更为深广的社会和历史的大环境中,从哲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深层次地挖掘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从而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5.
历史教育是中国古来的传统,是维系中国人精神信仰和内聚力的"宗教"。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儒家文明受到西方自然科学文明的强烈震动,前期"救亡图存",后期(延续至当下)"自强复兴",物质型运动超越于"精神感化"启发,传统历史教育的人文终极关怀精神对社会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渐衰退,当下已处于一种危机状态。此种背景下的高校历史教育举步维艰,如何在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改革正在失效的传统教学体制及课程体系等,以承续传统的精华,并与时俱进,是当下高校历史教育的重中之重与亟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网络化历史教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模式的历史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应用网络教学必将引起教学过程的根本改变,也必将导致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理论的深刻变革.本文从网络教学的质变、网络教学的原则、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技术与历史教学相整合,点燃了历史教学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17.
正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德育工作不仅是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任务,还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教学任务所在。作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良好教材的"历史课"更需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渗透于平时的整个教学过程。一、当前历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问题1.缺乏完善的历史教育评价目标和手段在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历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课的教学研究,应把重点放在解决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上,针对教学搞教研,以教研促教学,最终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那么,是什么导致了历史教学的低效呢?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如以教师中心)还在普遍地影响着我们的教学;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长期以来形成了相对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也是造成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有人认为,随着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倡导和普及,教师自然而然会接受新观念、新方法,这话固然不错,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新的教育观念远非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已经深入人心,传统的教育思想也…  相似文献   

19.
郑玉雪 《考试周刊》2013,(67):145-146
<正>长期以来,中学历史教学呈现出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低端倾向,将历史教育庸俗化,师生以应试为目的,以死记硬背为学法,以为只要记住一大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名词就可应付考试,考试结束,知识也就忘光了,从而使社会上产生了"历史教育无用论"与"历史教育危机论";另一种是高端倾向,将历史知识神圣化,高深化,宣扬历史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是学者们在象牙塔中研究出来的高深莫测的东西,人为割裂历史与生活的联系,将历史教育成人化,使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变成"囫囵吞枣",产生中学不适合搞历史教育的论调。  相似文献   

20.
当今,无论社会还是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尤其是忽视历史教育在中学生成长中的地位,这就导致现在不少中学生出现了历史意识、责任意识、爱国意识淡薄的不正常现象。历史教学的意义究竟何在?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否则就无法对历史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