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了三大中锋,又缺了刘玉栋,对于一个需要英雄引领的联赛,CBA损失巨大。但也正因此,统治了CBA多年的联赛秩序,在2003-2004赛季面临彻底地土崩瓦解。内在的涌动和外在的催生,使得联赛,球队和球员纷纷呈现出一种不同于以往各个赛季的、全新的面貌。从某种程序上说,2003-2004赛季是CBA交接的一个赛季。  相似文献   

2.
征战雅典奥运会的12员虎将,日前有10名球员在CBA联赛里打拼天地。对于2004-2005赛季的CBA联赛来说,这10名球员无疑是中坚力量。不过,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国手们的表现也是参差不齐、好坏各异。时值联赛12轮战罢,本文特为读者全方位地介绍国手们在联赛中的表现,并为他们交出的答卷判分。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4,(4):101-105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以筹备成立CBA联赛公司为契机,计划开始实施联赛的"管办分离"改革,这既是在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趋势使然,同时也是俱乐部与中国篮球协会这两个CBA联赛最为重要的利益主体长期博弈的结果。但"管办分离"能否真正实现取决于联赛的利益分配是否合理,这也是两个利益主体间的关系是合作抑或是冲突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借鉴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的经验与教训,在博弈论的理论基础上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尝试找出影响俱乐部与中国篮球协会博弈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并由此析出CBA联赛收益分配系数,为双方相互合作共同促进CBA联赛的稳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篮球》2006,(10)
世锦赛的硝烟刚刚散去,我们又迎来了2006~2007赛季的 CBA 联赛。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加之卡塔尔亚运会在12月份举行,新赛季的 CBA 联赛在很多方面做出了改变。为了更好地向大家介绍这届联赛,记者特地走访了 CBA 职业联赛办公室主任郝国华。  相似文献   

5.
复出的悲情     
竞技体育界有一句名言:不付出绝对没有收获,付出了未必一定有收获。对于前者,这是理所当然;但对于后者,却是悲情之极。2004-2005赛季的CBA联赛,就有刘玉栋、巴特尔、李楠、龚松林等4位堪称悲情的球员,为了联赛的繁荣,为了球队的目标,为了个人的梦想,毅然决然地回到了CBA的赛场,但他们最终却长刀有恨、壮志未酬。他们和"篮球之神"乔丹一样,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复出!  相似文献   

6.
王瑞雪 《新体育》2009,(4):72-72
2003年,NBA总裁斯坦恩造访北京时,曾送给CBA顶大帽子,他称赞CBA是除NBA外,世界上第二好的篮球联赛。原本人们只把这当成句奉承话,无论在当时还是后来都没有人太在意。但随着2008—2009赛季篮管中心放开外援薪金限制,CBA居然真有了些世界第二联赛的模样。至少,在外援水平上,CBA不次于NBA之外的其他联赛。但就在外援越来越抢眼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hina Basketball Association),简称(CBA),是中国最高级的篮球联赛。在引进外援的20多年过程中,在最开始阶段,篮协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球队赢球,正因如此,也决定了外援的存在,从最初的目的上来看,俱乐部只是单纯的想赢球和提高观赏性。但是外援的引进对于我们联赛跟球队的发展,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对球员的发展,其中的利与弊值得我们思考。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CBA引进外援对CBA联赛和球队发展的利与弊,通过研究发现:引进外援加快了CBA国际化进程,为CBA联赛注入了新理念,提高了球队整体实力,提升了联赛整体竞技水平,增强了队员的竞争意识,提高了CBA联赛的观赏性。引进外援对CBA联赛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外援薪资过高,俱乐部经济负担过重;大幅度减少了本土球员锻炼机会,影响国内后备人才的培养,语言文化存在差异,不利于球队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外援负面事件频发,对管理体制造成威胁;外援控制了比赛胜负。通过完善现有体制,增强行政管理;加强宣传,提高影响力;制定政策依据,加强管理监督;制定政策依据,加强管理监督,极大的发挥CBA外援的优势,破解存在的诟病。  相似文献   

8.
毫无疑问,2004-2005赛季CBA联赛从赛制改革、联赛推广及营销手段等方面,向NBA进行了多方位的学习与借鉴。大量增加比赛场次是大势所趋,而CBA南北对抗的格局,几乎是NBA东西争霸的翻版。但本赛季常规赛南北对抗、分区赛同区论剑,总决赛南北捉对厮杀的赛制的利弊得失,一直是本赛季CBA备受关注和争议的热点话题。俗话说,好马须有好鞍配。好联赛也必须有好赛制。好在联赛主办者正在积极酝酿更为完善的新赛制。  相似文献   

9.
《篮球》2006,(11)
中国男、女篮相继征战完世锦赛,2005~2006赛季的CBA职业联赛又如火如荼地拉开了帷幕。作为中国篮球的掌门人,李元伟日理万机,但又淡定从容。他对于男、女篮的表现满意吗?他对于新赛季的联赛有信心吗?请看本刊的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0.
没有家我选择流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看惯了刘玉栋、孙军、胡卫东、巩晓彬等人的风光,又有多少人关心过薛玉洋、朱东、张伟刚、贾楠、李建新等流浪者的艰辛?之所以说他们是流浪者,因为他们是CBA赛场上的一群特殊群体:他们的主队实力不济,常年在甲B或者乙级行列中徘徊,而他们本人又具有相当的实力,常年漂泊在异乡的球队中,为这些球队以及CBA联赛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们虽然不是联赛的主角,但没有他们的联赛,绝对是不完整的联赛。  相似文献   

11.
CBA2006-2007赛季激战正酣,与上赛季相比,本赛季CBA联赛有了更多期待。为了2008奥运会,赛制改革、冠军归属、新人崭露头角……这些都是球迷关注的焦点。增加了这么多的看点后,CBA似乎又重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新赛季赛制改革在国家体育总局全力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大背景下,中国篮协被迫缩短CBA联赛的赛程,减少比赛场次。或许是因为世锦赛的成绩不佳,或许是因为姚明曾经说过中国篮球不能再闭门造车,中国篮协做出的决定使每支球队至少被砍掉了14场常规赛。缩短联赛、增加集训是办法之一,但一定是最好的办法吗?联赛缩短之后,国家队的集训…  相似文献   

12.
CBA联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积淀已经成为颇有影响力的大型体育赛事,在当今CBA联赛中暴力事件频发,这已经成为阻碍CBA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2014年12月21日四川队与天津队群殴事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研究。对CBA篮球暴力事件的成因及影响进行分析。对预防球员暴力事件的发生提出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CBA联赛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CBA联赛运营状况决定了CBA联赛的发展,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话题.本文以CBA联赛的运营为理论基点,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阐述CBA联赛整体运营现状和俱乐部收入与支出情况,深入分析了各俱乐部亏损的原因,结果表明CBA联赛的发展存在产权不清晰,俱乐部没有太多经营自主权,俱乐部投入太大、收支不平衡和联赛管理问题等,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旨在为CBA联赛能够健康、和谐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2004~2005赛季的CBA常规赛已经进行了25轮。对于40轮的常规赛来说,25轮也就意味CBA的版图初定,球员们在整个联赛中的形象也就有了大致的轮廓。和以往的赛季一样,CBA从来都不只是国手和外员的双人舞台,一些非国手球员的横空出世,使联赛更加的精彩纷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CBA联赛是非国手球员向国手球员发起冲击的阵地,大家都希望在这个阵地上攻城拔寨,以期在未来的国家队中占据一席之地。毕竟,如果不是姚明那样的天才,那么国家队也就成为一个球员所能追求的最崇高的目标。诸如伊斯兰教的朝觐、藏传佛教的膜拜,球员一生进一次国家队,人生也就没有遗憾了。而且,非国手球员整体实力的高低,也是衡量CBA联赛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5.
1月5日、6日,CBA各支俱乐部的老总和篮球管理中心的官员们汇聚北京,参加由篮管中心篮球职业化运作调研组召集的“第二届篮球职业化运作研讨会”。在篮管中心的日程表上,今年6月就要制定出CBA新的联赛框架,而全新的联赛将在2005—2006赛季推出。这是脱胎换骨的事,“时间紧张啊”,中心主任李元伟说。"挂牌与换壳———" 集各方之力,为老总们开拓思路,帮助CBA转换观念,这是研讨会的出发点之一。以主客场升降级赛制为核心的CBA联赛,自1995年推出以来,已经将中国篮球改革带上一个新的层面。“但改革又到新关口。CBA要得到可持续发展,现有…  相似文献   

16.
新任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先生在赛季前提出了“要在CBA的第十个赛季打造篮球中超”的概念,这无疑宣布,CBA的第九年是中超的缓冲年,也是甲A时代的最后一年。用足球界的说法,应该是“末代甲A”。这也无形中为CBA炒作添了把干柴,谁是甲A时代的最后冠军?谁会成为本季风云人物?联赛能否培养新人进军雅典?把CBA细分一下,中超前夜的联赛,各家不论为名还是为利,不可避免会有一番争斗,暗战已经开演。  相似文献   

17.
CBA联赛权力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立足CBA发展的实际,论述了CBA联赛的权力种类与理想的分配模式.在此基础上,把CBA的权力分配划分为三个层级,即CBA联赛上层权力的计划分配、中层权力的过渡分配及俱乐部权力的混合分配.同时,还对CBA联赛权力分配形成的原因、时CBA联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篮球》2007,(7)
怎样选外员,这对 CBA 来说非常重要,也是广大球迷非常关注的一件事。首先,一名优秀的外员可以使比赛更加精彩,令比赛更具观赏性其次,外员能促进 CBA 的发展,进而对国家队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外员是 CBA 的必需品,现在面临的问题仅仅是怎样选的问题。那么,对于外员要不要限薪呢?这个问题很关键,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外员进 CBA 的可能性。如果限制的薪水很低,好的外员根本看不起 CBA,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联赛的水平。所以,只要能提高 CBA的水平,花点钱也值。另外,如果花高薪请到了外员,各支球队一定会在怎样利用外员上费尽脑筋,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促进 CBA 技战术  相似文献   

19.
宋秦 《篮球》2001,(20)
事物的发展总会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BA联赛也不例外。经过6个赛季的积累,即将进行第7个赛季的CBA开始了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中国台北篮球进军CBA便是这质变的一个体现。台湾新浪狮参加2001~2002赛季的CBA联赛,  相似文献   

20.
王胜涛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5):517-518,528
CBA对我国的篮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 巨大的贡献,目前CBA联赛各俱乐部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去向却都是难题。在概括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基础上提出:应当促成两种联赛在人员选拔与使用上的接轨,并提供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是对CBA与CUBA都有利的选择,也应该是我国篮球体制发展的未来趋势、CBA篮球联赛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