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汤山 《声屏世界》2004,(9):22-22
关注民生、反映民意是新闻发展的方向,也是坚持“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南京零距离》自开播并取得巨大的社会反响以来,“民生新闻”这一概念越来越清晰,并受到大家的重视和关注。《1860新闻眼》《服务到家》《新闻坊》等栏目的共同特点是内容贴近受众,并给百姓“话语权”。但在“民生新闻”冲击波的作用下,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  相似文献   

2.
民生新闻小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韩泽 《视听界》2004,(1):28-29
近一年多来,民生新闻成为南京电视界关注的焦点。多个大型新闻节目把“民生新闻”作为改版的追求。百姓的日常生活鲜活地出现在屏幕上,使人感觉亲近。印象中,南京电视界率先亮出“民生牌”的是南京台的《直播90分》,年初一场大雪,《90分》记者“倾巢出动”,从深夜至次午,雪情、交通、危房、菜价、老人……表现了对民生的及时而广泛的关切。  相似文献   

3.
屠晶靓 《视听界》2005,(3):29-31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全国各地方电视台,光是叫“零距离”的新闻栏目就有二十多个,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总数超过一百。  相似文献   

4.
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开播,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创办“民生新闻”的热潮,各家电视台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民生新闻大战如火如荼。仅在南京市场,就有《南京零距离》、《1860新闻眼》、《直播南京》、《服务到家》、《法制现场》、《标点》等六档民生新闻栏目拼杀得不亦乐乎。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推崇创新的时代。在电视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收视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一招鲜,吃遍天”的周期似乎越来越短,“先”和”鲜”的程度也越来越小,越来越难。比如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从推出“民生新闻”到现在不到两年,各地电视台已经纷纷模仿,办起了自己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民生新闻是广播电视媒体的热门话题,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始,民生新闻专栏大行其道,仅就省会石家庄而言,电视媒体就有《今日资讯》、《报告观众》、《都市印象》、《直播生活》等多档电视专栏;广播节目里,河北电台经济频道的《百姓30分》是全国第一家广播民生新闻专栏,天津、河南等多家电台也陆续开设了类似栏目。地方台尤其是省级台把都把民生新闻作为落实“三贴近”、推进新闻改革的方向,民生新闻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刷新着收听率、收视率指标,成为地方台竞争的“新式武器”和创优、创收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电视栏目《南京零距离》推出以来,电视界除多了“民生新闻”这个新名词,“零距离”的新闻运作理念也受到了业内人士的追捧。《南京零距离》具有原创之功,尝试在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方面有所突破,探索的勇气固然可嘉,“民生新闻”作为地方电视台试验的一种新的节目样式,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1日,《南京零距离》开播.标志着极富中国大陆电视新闻特色的“民生新闻”诞生。此后,多家媒体纷纷效仿.以“民生新闻”为主题的理论研究也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9.
郭光华 《视听界》2006,(6):69-72
《今日一线》是广东南方电视台重要的民生新闻栏目,也是华南地区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该栏目自2003年创办以来,其收视情况和影响力都令人刮目相看。本文所提到的民生新闻是与非,其内涵有两层:一是从名实的角度看,以《今日一线》为例,分析实践中的民生新闻与概念中的“民生新闻”有多大差别,或者说,实践中的民生新闻哪些是理论界所期待的,哪些不是;二是从学理的角度,以《今日一线》为典型,分析当下民生新闻的成功元素与存在危机。一、民生新闻名实之辨2002年,《南京零距离》诞生后,迅速热起来的民生新闻现象很快地引起理论…  相似文献   

10.
张琴 《视听纵横》2006,(5):43-45
1993年,《东方时空》一句“说咱老百姓的事”,催生了民生新闻的萌芽。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隆重推出了“我们就在你身边,我们与南京没有距离”的《南京零距离》,标志着民生新闻正式诞生。  相似文献   

11.
解读电视“民生新闻”现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浪潮性”出现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传播第三次革命的标志。就业界而言,自从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创性地打出“民生新闻”的旗号后,相继引起了业内,尤其是城市电视媒体对其内容选择价值及节目组织样式的效仿。“民生新闻”也由此成为业界及学界广泛应用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2.
王晓明 《视听界》2006,(2):4-11
“领先一步”,这句人们熟知的广告语,放在《南京零距离》,放在江苏城市频道,是再合适不过的了。4年多前,当业界还在照搬央视新闻模式,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星星点点的荧屏都在播放当地版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的时候,《南京零距离》腾空而起,惊动了中国电视界。一个新鲜的名词“民生新闻”就此在中国新闻史上定格。这两年,全国各地的电视台都在大战民生新闻,民生新闻的创始者江苏城市频道,却已经在悄悄地调整战略,将《南京零距离》的品牌效应放大到整个频道。一个先前半死不活的省级地面频道,如今充满生机和活力,成为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收视高地、创收大户。[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民生新闻”这一名词的出现,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民生新闻的走红,也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民生新闻的异军突起有一个比较公认的标志,就是江苏台《南京零距离》和北京台《第七日》的走红。  相似文献   

14.
电视民生新闻自2002年1月1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成功推出《南京零距离》后,各地方电视台相继办起了自己的“民生新闻”栏目。目前,武汉地区就有《现在直播》(湖北电视台)、《经视直播》(湖北经视)和《百姓连线》(武汉电视台)三档这样的栏目.。然而,在这股民生新闻热的背后却隐藏着不少潜在的危机。大多数民生新闻太过于关注天灾人祸、邻里纠纷等生活琐事;相同题材的新闻事件隔三差五地出现在电视屏幕上,难免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不加以改进,这类节目的路可能会越走越窄。那么,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该如何改进?  相似文献   

15.
《青年记者》2005,(11):54-54
9月17-18日,山东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主办的“《民生直通车》栏目暨民生新闻运营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国家广电总局评奖办主任张君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孙金岭、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南京零距离》总制片人张建庚、《第一时间》总制片人龚正在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与会人员就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在内容和形式上持续进行创新、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民生新闻如何有效地进行市场营销等进行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张涛 《新闻知识》2006,(5):61-63
2004年被称为“民生新闻年”,紧随《1860新闻眼》、《南京零距离》全国各大电视台几乎都办起了民生新闻。迅速走红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 因为很多民生新闻逐渐恶俗化,娱乐化,既没有新闻性,也无关乎民生。于是很多民生新闻开始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17.
2003年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电视新闻”在收视率上大获成功以来,成都、广州、海南及我省等地相继策划并推出了类似的新闻节目,各地方台不约而同地把本土特色浓厚的“民生新闻”当作竞争时代拓展生存空间的神奇法宝。浙江省级频道及各地市台也都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阿六头说新闻》到《温州零距离》、《直播绍兴》等,收视率表现不俗。于是新闻热线成了投诉热线,一档新闻节目源90%来自百姓的报料。但是在大家一哄而上的热闹劲背后,是否需要一些冷静的思索呢?  相似文献   

18.
李沫 《声屏世界》2004,(12):9-11
2003年5月1日,央视酝酿长达七年之久的新闻频道终于开播,确立了境内电视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同年10月23日,第一个以直播新闻为主的地方卫视台——东方卫视,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以强势地方卫视的身份,跨区域传播的姿态,加入到新闻资讯传播市场的竞争之中;其实在此之前的2002年元旦,一档以“民生新闻”为旗帜的地方城市新闻节目《南京零距离》就已在江苏出现。并引发了该地区6档城市新闻节目间的“民生新闻”之战。随着中国电视新闻传播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民生新闻”的节目内容与《南京零距离》的节目样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媒体所认识与效仿,而且对传统电视新闻观念带来了革命性冲击。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闻术语,起源于报纸,而将“民生新闻”引上高潮的却是电视。2002年1月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高举起“民本取向”的大旗,以平民的视角,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和追捧,创下20.3%的高收视率。随后,全国各省市电视台井喷式地涌现了一批以民生新闻为题材的电视栏目。直到今天,民生新闻在新闻节目市场上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张建赓 《视听界》2009,(4):29-31
《南京零距离》曾作为民生新闻的代表在竞争日益白热化的电视市场上独树一帜,一度挑起南京地区新闻大战,在中国电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民生新闻的概念改变了我国媒体一度高高在上、重时政新闻不重社会新闻的弊端,强调以民为本,把过去的新闻死角改造为新闻亮点;在发挥大众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突出现场直播等方面均作出积极贡献。“南京零距离,就在你身边”这句口号很好地诠释了节目的定位。它利用城市频道自身的地缘性和区域性优势,把新闻定位于既要反映时政要闻,又要反映百姓生活,同时侧重对新闻事件的权威解读和深刻分析,从而引发了全国范围的民生新闻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