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书育人》2012,(21):42
"我们考研的目的不是为了钱,但是学校能为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提供高额的考研奖学金,激发了同学们考研的兴趣!"6月19日,在商丘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领取考研奖学金的梅欢同学动情地说。6月19日,梅欢收到了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他和同校的另外128名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同学一样,获得了学校一次性奖励的5000元。他所获得的5000元正是"商丘学院优  相似文献   

2.
2000年4月全国研究生考试成绩一公布,我就成了单位 同事注意的对象。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我,一个中专出身 的学生,如何能考上研究生呢?记得当年我报名准备考研时, 一位老朋友对我说,如果学校能招50岁的研究生,那么我信 你能考上。言外之意,考上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不过,成绩 下来以后,我也觉得有点意外.两门国家统考课都在60分以 上,加上三门专业课,总分达到370分,创造了“杂牌军”一 次报考就胜利通过初试的好成绩。如今我已经研究生毕业一 年,工作生活稳定。不久前看到研究生考试的热闹场面,不 禁回想起以前考研的难忘日子,久违的考研经历又一次让我 激动,现写下自己的体会与诸君共勉。  相似文献   

3.
考研变高考的深层困境 一年一度的硕士生报考又开始了。哪些学校的大学生是考研的主力呢?《中国青年报》近日的一篇报道说,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各大名校的研究生来源,大多是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院校,特别是以前从师专改制的基层师范学院。为什么那些学校的学生考研特别厉害?原来,不少地方性大学像高中一样,  相似文献   

4.
王宵 《求学》2023,(5):28-29
<正>从高考到考研,我慢慢领悟到,若想做成人生的大事,大体离不开标题里的这几样,然后一步一步走下去就是了。希望我的经验能给正在路上的你一些借鉴。动力:关于为什么考研在考研报名前,我认为应该要先想好自己为什么考研,禁跟风随大流,禁“爸妈让我考”、禁“不想工作,考个研究生再在学校里赖几年”这些想法,如果因为这些想法去考研,那考上的概率不会很大。  相似文献   

5.
成都某大学2007级同住一个宿舍的8位女生,一位考上了中科院研究生,一位保送同济大学,还有六位被保送本校。院长骄傲地表示,这是学校良好的学习风气所致。但在这个充满青春励志味道的考研故事背后,却是一个现实的窘境:她们的考研之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录取制度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录取制度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在高层次上的发展。本文从分析现有研究生考试录取方式的弊端出发,建议试行一些实际可行的具体方案,如一般考试与特别录取相结合;分阶段考试,基础课资格制,专业课专家制等。这样即能使考研配合大学课程的安排,不冲击专业课教学,又有助于刻苦学习、综合发展的学生及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社会考生和特别优秀人才的录取,保障了高等教育质量,维护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网络上对地方性院校学生考研热情高涨的现象完全否定的观点,笔者采用SAS软件对相关学生大学四年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因子分析取得数据,说明地方性院校考上硕士研究生的学生素质并不一定都差。指出地方性院校学生考研热情高的主要原因是,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地方性院校调剂生过多,学生回避就业中的不公平待遇,当前我国经济、教育和社会发展对高学历要求现状的需要等。  相似文献   

8.
“还算比较满意吧,总算可以给家人、给自己一个交待了。”“我在等我的成绩,感觉突然间度日如年……”“即使现在考上了那么三年过后我又将面对的是什么”这是去年3月,正是考研初试成绩陆续公布的时间,网上的考友、身边的朋友,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空气似乎在考研的世界中弥漫。社会舆论对考研降温纷纷表态,一时间诧异声、支持声四起,但2007年的考研市场依然按部就班地履行着日程表,也丝毫没有降低考生对考上研究生的期待。  相似文献   

9.
许多人问我是怎样从一名门卫考上研究生的?其实我当时并没想考研,是为保饭碗而开始学英语……我是从一个企业考到所在学校的,开始是干保卫,2000年被聘到了综合办公室,这期间我校的用  相似文献   

10.
由于大势所需,许多本科生毕业后并没有出去找工作,而是选择继续考研,这无疑给那些走上工作岗位几年,重新拿起课本选择考研的青年带来不小的冲击。考上研究生实属一件庆幸的事情,当然所需要的钱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通过考研来优化自己的大脑无可厚非,但对于上班族来说,考研自然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也需要一个清醒的认识,若不然就会弄得很被动,到头来可能落下西瓜丢了,芝麻也没捡到的结局。因此,笔者提醒在职考研者,抉择之前,你一定要想清楚!下面是笔者接触过的3个人,他们都先后考上研究生并且有的已走上了工作岗位,那他们在考研前与考取后…  相似文献   

11.
在考研圈子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爱他,让他考研吧;如果你恨他,让他考研吧。考研,是天堂也是地狱。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但是,难,到底难在哪?这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考研吗?”“哪所学校?”跨进大四的学生,这是相互之间最流行的问候语。在考研的路上,我们各怀梦想,由此呈现的心态也千姿百态。面对各种心态,相应的应对法则不可或缺。一、初始准备阶段为什么要考研?原因可能有N种,但大多数考生的心态是浮躁的,存在着种种问题。1.信息缺失型斯蒂格利茨提出信息的缺失程度与决策的正确与否紧密相关,由此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一位同学要考M大学刑法研究生,准备了将近半年;临近考研报名时,才知道该专业只招收2人。迫不得已,他不仅换了学校还换了专业,这就是对考研基本信息掌握不足导致的…  相似文献   

13.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考研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生考研比率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着学生考研积极性不高,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较低的现象。高校要高度重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狠抓学风建设,加强对考研学生的指导和服务,以此促进学生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考研成了一个“时髦”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蔚为壮观的考研大军之中。各种考研辅导班风靡一时,各种考研复习资料铺天盖地。也一度出现了像“考研保姆”这样的职业。而研究生导师也由以前只带1、2个学生发展到现在带4、5个学生,更有甚者,一个计算机研究生导师竟然带了  相似文献   

15.
研究生教育是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阶段。近年来,由于本科生就业压力的增大,许多学生选择考研来提高自己就业成功率。而大学英语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考的一个科目,成为影响一部分考生实现自己梦想的制约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考研通过率,近年来,学校在考研英语辅导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与尝试。  相似文献   

16.
考研者的数据每年都在刷新,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最新统计,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高达457万,较2021年增加80万人,同比增长21.22%,再创历史新高.被一幕幕考研学子奋斗场景感动之时,面对刷屏的大数据,社会大众特别是学生和家长仍然会感慨,为什么这么多人想要考研?考研到底难不难?这个话题,众说纷纭.从...  相似文献   

17.
吴蔚 《教育与职业》2006,(28):86-89
暑假期间,北京各考研辅导班并没有因学生放假和高温天气而冷下来,相反,“考研热”如火如茶,随着研究生队列的壮大,对职场以及整个人才市场的薪酬结构,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震荡。  相似文献   

18.
考研变高考的深层困境一年一度的硕士生报考又开始了。哪些学校的大学生是考研的主力呢?《中国青年报》近日的一篇报道说,如今北京、上海等地各大名校的研究生来  相似文献   

19.
所学专业太冷,求职场上频遭冷遇;学习成绩很好,想考研继续深造,可家里经济条件又不允许……开学了。但江西某大学哲学系大四学生黄林的心情却随着新学期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焦躁不安,近两个月的冥思苦想还是没有结果。“究竟要不要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我到底是该考研还是该去找工作?”尽管黄林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还是为就业前景发愁,毕竟在就业市场上,哲学是不受青睐的“冷门专业”。黄林的班主任多次鼓励他去考研,班上同学都说以黄林现在的基础只要好好复习肯定能考上。可黄林不想考研,不是他不愿意深造,而是现实条件不允许:他的家在革命老…  相似文献   

20.
一分之差 出师未捷 我的考研始于2004年4月24日,那天正值大连樱花初放,妖娆乍现,甚是美丽,天空也格外高远,我和彬、民三人围坐在樱花树下进行了考研宣誓“不考则罢,要考就选最好的学校,保证考上。”异口同声,像极了背课文的小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