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传年 《新闻世界》2012,(7):314-316
近年来,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在全球上映后取得了骄人的票房成绩,在中国也跻身为最为卖座的影片行列。特别的是,《功夫熊猫》把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国宝大熊猫作为故事的主角,并且故事情节和背景也完全的中国化,甚至还融合了中国人最拿手的电影类型——武侠片。正因为此,国人发起了《功夫熊猫》是否是文化侵略的大讨论。有少数艺术家和学者呼吁抵制这部美国大片,  相似文献   

2.
《中国青年报》报道: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2》近日在中国公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5日,上映9天的《功夫熊猫2》票房已经突破5亿元大关。引起人们关注的,一方面是电影的热映,另一方面却是由电影引发的争论。  相似文献   

3.
2016年,《功夫熊猫3》在全球上映,获得不俗的票房成绩。加上之前两部的骄人战绩,使得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的《功夫熊猫》系列电影在中国以及全球形成一种文化现象。本文通过对好莱坞梦工厂《功夫熊猫》电影火爆背后的原因分析,探讨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面临的挑战、机遇,以及如何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4.
纪楠 《青年记者》2016,(29):56-57
2008年6月20日,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中国上映,取得了上亿元的票房成绩,201 1年和2016年,《功夫熊猫》第二部和第三部先后出击,视觉效果更加震撼,分别在中国市场创下了6.17亿元和超10亿元的票房.而2015年,国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风靡暑期档,以上映62天获得9.56亿元票房的成绩,成为内地影史上票房最高的国产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与《大圣归来》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利益上,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是中西文化整合传播的成功.本文从文化观念、叙事、配乐以及哲学理念等方面,对两部电影中中西文化的交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刘立红  连水仙 《新闻世界》2008,(12):154-155
本文试图以好莱坞动画《功夫熊猫》为现实文本,以文化研究的视角分析其传播特色,本文以为,《功夫熊猫》作为跨丈化传播的现实文本,其传播特色可归纳为以下两点:一是大量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符号元素,暗合了中国广大受众的文化认同心理;二是秉承好莱坞一贯的喜剧风格,迎合了当下消费主义丈化心理。  相似文献   

6.
《功夫熊猫》是一部以中国功夫为主题的美国动画电影,自上映以来就受到全球观众的热捧,超高的票房和人气证明了这部动画的成功,在中国影评人的笔下更是好评不断.《功夫熊猫》运用了大量司空见惯的中国元素,这不禁引起我们深思:美国动画是如何将中国元素信手拈来并且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的,以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本文试图从角色造型、场景设定、哲理内涵等方面研究《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以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美国动画并对国内动画创作者予以启发.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速,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影响力日益强大,文化资源也更多地被各国发掘和运用.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三部曲在中国获得了巨大成功,票房可观,此前的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也收获颇丰.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和中国市场让好莱坞对中国频频顾首.相比而言,我国影视作品在欧美市场受众基数小,预期收益率低,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都不尽人意.如何更好地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加以呈现,展示自己的文化影响力,是当前我国影视创作需要关注的问题.《长城》作为一部在中国拍摄的商业大片,上映之初就获得了多地首日和首周的票房冠军,成功讲述了标准化工业生产线上的“中国好故事”,其传播策略和对中国形象的传播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8.
《功夫熊猫Ⅱ》在《功夫熊猫Ⅰ》的基础上,一方面重视文化民俗的调查研究,深入融合中国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在创意策略上寻求角色设计、叙事范式的互文本,圆融地缝合美目的主流价值观念。两考的结合,既保证了《功夫熊猫Ⅱ》的票房预期,又在借重他者文化资源的过程中,将自身的文化特殊性成功地转换为文化的普遍性话语,温和地实现了自身意识形...  相似文献   

9.
我孤陋寡闻,并不知道好莱坞大片《功夫熊猫》拍了续集,看了赵半狄抵制《功夫熊猫2》的广告,我才知道——至少在我这里,赵半狄的"抵制"在客观上等于替《功夫熊猫2》做了宣传。这真够窝囊的。看着照片上赵半狄那夸张而尴尬的姿势,我都替他难受,脑海里面联想起来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动画片已经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作为典型的文化媒介和影视文本,动画片自然也无法避免全球化的洗礼.各国的动画片生产者纷纷采取多元传播策略实施“走出去”战略,使动画片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流行语”.20世纪90年代,美国动画电影风靡全球,成功地将美国文化、美国精神散播于世界各个角落.他们巧妙地利用跨文化的普世题材赢得全球受众认可,并深入挖掘和利用外来文化元素,经过本土化创新后进行二次发行,孙悟空、熊猫、花木兰等都成为其重要题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三部总揽票房大约20亿元,成为美国动画借助“中国功夫”玩转票房的成功案例.虽然美国动画片的跨文化传播对输入国传统文化带来一定冲击,但其跨文化传播策略却值得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消费语境中,不同国家和地方文化的互相改写说明了什么问题?某个形象、故事在不同文化中旅行会发生怎样的改变?特别是以往多为中国改写和模仿西方,但是《花木兰》、《功夫熊猫》和《西游记》都是西方对中国的改写和想象,如何看待西方的“中国想象”?文章便以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和日本版电视剧《西游记》为考察对象,分析在跨文化语境中西方的“中国想象”,以及中国观众对于西方改写中国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主流文化是有更多社会资源支撑的文化导向,与它对应的是"非主流文化"或"边缘文化",但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多样性文化。和而不同,文化应该是和平的使者,然而,今天上演的全球文化战争,却更像是一种征服,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企图通过文化,征服和控制新兴国家。美国在短短两百年间向世界奉献的文化大餐,将整个世界都美国格式化。如今,中国元素看似已成为好莱坞的宠儿,但实际却仍是好莱坞视角。《末代皇帝》《卧虎藏龙》这样披马甲的且不去说,《功夫熊猫》貌似是极具中  相似文献   

13.
由徐静蕾自导自演的以都市白领生活为题材的商业时尚大片<杜拉拉升职记>,自2009年开拍之日起,就利用一系列的娱乐事件炒作赚足了噱头.2010年4月15日正式上映,首日票房870万元,首周票房4600万元,上映两周票房过亿元,最终以不到2000万元的投资成本博得1.2亿元票房收入,创造了中国电影票房的又一佳话.而缔造这一票房数字至关重要的因素,在于该片的整合营销借鉴了美国好莱坞的成功商业模式.因此,认为该片是美国好莱坞商业模式在中国的试验一点也不为过.  相似文献   

14.
付李琢 《青年记者》2016,(11):68-69
2015年7月,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以黑马之姿取得9.56亿元票房,不但创造了国产动画票房纪录,更打破了《功夫熊猫2》保持的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圣归来》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偶然之下隐藏着必然,“大圣归来”的现象级表现实际上是近年国产动画电影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15.
梁晶 《现代视听》2012,(1):52-54
异国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涉及到创作者自身的经历、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涉及到异国形象自身的呈现方式和变化过程;还要受到广大的社会需求和文化心理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功夫熊猫1》和《功夫熊猫2》在文化形象上的对比,探讨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杨先平 《新闻界》2012,(6):21-24
《功夫熊猫2》的票房十分火爆,相比同档期的国内动画电影要强出很多。本文主要从《功夫熊猫2》出发对中国动画受众的审美心理进行探索分析。不难看出,中国的动漫受众对于中国元素有着情有独钟的感情,再反观国内的动漫电影,虽然想要融入自己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却不能够灵活运用,最后就很难让自己的动漫电影卖座。  相似文献   

17.
王强春 《声屏世界》2011,(10):33-34
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梦工厂出品的数字电影《功夫熊猫》,2008年上映后受到全球观众热烈追捧。究其原因,是由于这部影片利用数字电影技术,将中国文化与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运用精美绝伦的数字技术将中国文化自然地表现在电影的人物、对白、动作、音乐和场景之中。  相似文献   

18.
今年年初,一部名为《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以下简称《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电影仅在上映十多天内就创下了超过8500万元的票房收入。这部总投入600万元的二维动画电影,创造了国产小成本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其业绩超过了同档期上映的进口动画片《闪电狗》、《马达加斯加2》等好莱坞动画大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文化符号开始融入外国电影并逐渐受到全球受众的关注。本文就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系列中的中国文化符号的应用及传播为例,对好莱坞电影文化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内容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不同因素的考量和受众进行分析,总结好莱坞常用的中国文化符号传播策略与手段,以期促进中国电影市场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传播,实现中国文化符号的全球传播,塑造更为正向良好的中国形象,实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相似文献   

20.
宋琳璟 《出版广角》2016,(16):73-75
一直以来,好莱坞动画电影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引人入胜的剧情,成功地打开了国际市场,并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本文选择《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为研究对象,分析美国电影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同时,本文针对我国电影现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