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考点分析】考查的范围有:作者、作品、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人物的相关情节和同学们对人物和相关内容的评析等。名著阅读常见题型有识记辨别类、理解概括类、感悟评点类等。识记辨别类的题型主要有填写作品、人物、故事等,我们必须熟悉名著名称、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典故。理解概括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作品、人物、故事、成语等。此类题要求我们不仅掌握作品的人物和情节,还要对其进行简洁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述。感悟评析题有对人物、内容、思想的评析等,我们在平时要注意对名著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和思想意义等知识的积累。【答题技巧】例…  相似文献   

2.
口译员复杂的口译过程是研究口译的一个重要方面,其过程主要包括理解—记忆—输出,基于三个主要过程,口译员必须采取正确的口译策略。储备一定的背景知识是准确快速理解源语言信息的一个必要条件,而笔记则是保证长时间记忆的必备策略,使用顺应原则是口译输出这个环节的重要手段。在研究口译过程和口译策略的关系基础上,以口译过程为出发点,在剖析口译过程中大脑的复杂运作的同时,强调准确运用口译策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尧文群  程元 《现代英语》2023,(2):123-126
人物访谈节目通过个人故事向观众传递信息、知识和价值文化,高质量、正面的人物访谈往往能够提高现象认知和促进问题思考。通过口译人物访谈将其传播到国外是视频文化出口的一种方式。相对国外大量类似节目的引进,我国人物访谈节目的输出有待提高。“可凡倾听”是东方卫视推出的高端人物访谈节目,其中许渊冲访谈讲述了他的“三美”翻译理论和“见好就学”的人生哲理,这些内容与思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值得通过口译传播与世界共享。文章译者结合释意理论对许渊冲访谈进行模拟口译,针对口译过程中出现的内容重复、成分缺失等问题采取相应翻译策略寻求语言和意义的对等,尽可能在对外输出时保证访谈节目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口译应该是对原语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和传达,而不是死板的点对点翻译。以吉尔的口译理解模式为依据,具体分析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及其在口译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给出了提高译者理解能力的三个有效途径——掌握过硬的双语知识和文化,丰富言外知识储备以及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掌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姚艳波 《文教资料》2008,(23):65-67
理解是口译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吉尔的口译理解模式和口译教学实践表明:在英汉口译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水平受到了语言知识、言外知识、分析能力及精力分配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文章提出必须在视听说课程、文化课、特殊用途英语课和口译等课程中加强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作为训练口译人员理解原语和表达目的语的重要方法,视译训练在国内本科英语口译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文章从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探讨了本科口译课堂中视译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7.
文章旨在探讨译员是如何运用目的论来口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李克强总理的一场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领域的口译相比,外交口译的特点要求在传译时措辞更严谨,译员会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在目的原则的统领下,遵循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原则”并选择性的违反“语际连贯原则”,即是说为了产出内容能被听众理解,译员需要对口译中目标语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探讨译员是如何运用目的论来口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李克强总理的一场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领域的口译相比,外交口译的特点要求在传译时措辞更严谨,译员会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在目的原则的统领下,遵循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原则"并选择性的违反"语际连贯原则",即是说为了产出内容能被听众理解,译员需要对口译中目标语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周爽  曾景婷 《海外英语》2014,(19):157-159
文章旨在探讨译员是如何运用目的论来口译中国特色政治词汇,实现对外交流的目的。以功能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对李克强总理的一场记者招待会现场汉英口译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与其它领域的口译相比,外交口译的特点要求在传译时措辞更严谨,译员会采取不同的口译策略,在目的原则的统领下,遵循目的论的“语内连贯原则”并选择性的违反“语际连贯原则”,即是说为了产出内容能被听众理解,译员需要对口译中目标语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作为训练口译人员理解原语和表达目的语的重要方法,视译训练在国内本科英语口译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文章从英语专业本科口译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探讨了本科口译课堂中视译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11.
提高听力理解水平,不仅要注重心理因素,还要依靠平时的实践与练习,而且,听力理解的能力不是孤立的,除了注重听力技巧,在平时的学习中,掌握好一些基础知识也是比较关键的。听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构成听力的诸多方面能力是否能得到平衡发展。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训练形式,合理地提出训练要求,重视参与听力理解活动的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就能达到提高听力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人教版课后练习可以分为积累性练习、理解性练习和应用性练习,其中以应用性练习比重最大。评价应用性练习,从内容选择来看,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导向课外阅读,与生活体验相连,听说读写融合,也有忽视工具性倾向。从内容组织和呈现来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尊重学生特独感受,侧重学生想象能力,强调综合能力,但单元之间缺乏明显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英语六级考试所应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应试技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笔者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出发,结合具体实例,探讨了应试时的阅读理解过程、解题方法和阅读技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computer-presented automatization exercises in a group of 14 poor readers were assessed in comparison to a matched control group of 14 poor readers that received computer-presented exercises aimed at the use of context for word identification and comprehension. Training took place three sessions a week for 15 minutes per session and lasted about two months in each group.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utomatization or “speed” group progressed more than the context group in word and text reading efficiency, and the effect transferred to more complex word types than the CVC word type that was presented in the exercises. Both groups progressed to the same extent in accuracy, but the speed group made more progress in speed. No effects were found for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findings make clear that computer-supported automatization exercises can be effective in reducing reading problems of poor readers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听力与语法     
列出了一些从语法角度设计的听力练习用来说明听力和语法结构有密切关系,熟悉语法与句型结构是提高四级听力成绩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缩略语是现代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是对外汉语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缩略语的概念、特点进行了介绍分析,并从教学原则、教学重点与练习等方面对缩略语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30名研究生写的对“道”的感悟习作为视角,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哲学思考,以期能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更好的开展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8.
高中英语听力理解技能的训练和听力策略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中英语听力课堂上教师大多采取听力测试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只是利用教材上的听力活动和练习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听力水平的提高。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听力水平的基础上,制定长短期目标,利用教材内容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技能,培养学生的听力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19.
语用预设与听力理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设是语言交际中语句未直接表达出来但却隐含着的,即预先设定的语言及语言背景知识。语用预设涉及到句法特征、词汇意义、结构框架和文化背景,学生掌握了语用预设知识,将有助于他们更加准确地理解和分析听力的内容;教师将语用预设知识贯穿于听力教学过程中,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全面性认识和整体性习得。  相似文献   

20.
Many college students seem to find it impossible to resist the temptation to text on electronic devices during class lectures and discussions. One common response of college professors is to yield to the inevitable and try to ignore student texting. However,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because of limited cognitive capacities, even simple texting can reduce comprehension of class material at a rate of 10–20%. We review that research and present our study of the effects of texting on comprehension. Proposed alternatives to ignoring texting or outright bans include using smartphones for classroom exercises, educating students about the dangers of multitasking, and the use of “technology brea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