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基于学习生态观的网络课程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课程的学习是学习者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环境的过程,学习生态观从学习共同体和学习环境构成整体的系统理论和动态平衡理论出发,为人们研究网络课程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在介绍学习生态观和学习生态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从生态学的视角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构的生态分析,阐述了基于学习生态观的网络课程的人本性、流动性和自适应性特点,为建设网络课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网络课程学习的生态缺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一词本来是用于描述自然环境的平衡、变化与发展,“生态”概念应用到网络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则表明远程学习是处于多样性、开放性和发展性的系统中。本文从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现状出发,分析远程学习生态缺失表现及其原因,希望能引起网络课程设计实践对学习生态设计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网络学习和以往学习不同之处在于学生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整个学习生态系统随之改变。文章基于学习生态观理论,借鉴相关学者的实证调查研究结果,梳理出学习者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存在的学习障碍,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为网络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人通过远程教育进行网络学习是大势所趋,但成人自主学习方式不仅要求学习主体的内在能力,而且要求学习系统的生态氛围。这就需要加强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生态建设,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为学习者提供和谐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支持能力,为学习者提供优质学习服务。  相似文献   

5.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研究生自主学习不断向个性化、超越时间地点限制的方向发展,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在研究生网络自主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本文运用教育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从教师的素养、地位和作用等方面对教师在研究生网络自主学习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对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生态位的扩充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网络学习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科学的发展需要从多学科的视角来审视,用生态学的视野审视学习活动就产生了学习生态观.用生态学的整体性视角审视网络学习,也迫切需要人们去构建网络学习生态系统,但由此产生的诸如网络学习生态危机与平衡、网络学习中的情感交互、网络课程的生态设计与开发等新问题又需要人们进一步探寻.  相似文献   

7.
网络学习是信息时代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形态。与传统的学习形态相比,网络学习具有内化与外显并重、自惠与他惠并重、个体与群体并重、分享与连通并重等基本的生态属性。通过建构和完善生态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和实施生态化网络课程,创建和融入学习共同体,组织和开展生态化学习活动,可以提升网络学习的生态属性,进而增强全球化网络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生态道德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品德课程是培养生态道德的适切课程,本文直面品德课程生态道德培养的困境,深入剖析品德课程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并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对社会环境、课程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教学情境创设、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方式创新等方面展开了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9.
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缺失的问题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但绝大多数研究还局限于客观描述和理论探讨方面,尚未见到较为系统全面的实证分析报告。针对这一现实,文章以上海电视大学的远程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网络课程学习生态缺失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若干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Web3.0时代的到来,远程教育网络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成为人们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但我们在强调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便捷高效的同时,还应该从学习者的实际出发,关注网络学习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考虑网络学习者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探讨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建设,倡导绿色学习.文章拟对远程教育网络学习予以生态定性关注,从学习者、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网络学习支持服务三个方面分析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生态缺失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是必须大力解决好的一个关键问题。电大开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以来,积累了一定的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本文就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教学资源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e-Learning的繁荣发展推动了新技术在远程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促进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从理念到方法上的变革。作为资深的课程设计专家,同时也是在线教学与学习的专家,罗宾.梅森(Robin Mason)教授在本次访谈中结合英国开放大学课程设计的经验和她的研究,在e-Learning和Web2.0背景下介绍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课程设计与学习评价的最新方法和技术。梅森教授是早期探讨远程教育领域计算机会议技术的先驱之一,是享有国际威望的英国开放大学"在线与远程教育"专业课程的主管,多年从事的在线课程设计、辅导和评价工作使其成为国际上课程设计领域和在线教学的知名专家,相关的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成果颇丰。近期,她所提出的基于学习对象的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方法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在学习评价和电子学习档案袋、e-Learning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方面也都有独到建树。  相似文献   

13.
大连理工大学网上教学支持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理工大学网上教学支持系统是使用自由软件来实现的基于linux平台的网上教学系统,它实现了网上教学、在线交流、作业发布与回收等功能,同时还可以进行简单的课件在线编辑。与之配套的还有相应的选课报名和学生账号等教务管理系统。本文从结构和实现上讲述了大连理工大学网上教学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作者结合开发与实施网上教学的过程与统计资料,对远程教育将来发展的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4.
校外学习中心是整个远程教育生态发展链的重要节点,加强其管理对于保证远程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学习中心2010年度年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学习中心建设成绩显著,为广东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同时存在办学不规范、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需制定学习中心建设标准,协同各方力量加强管理,加大培训力度以提高专业化水平,并发挥技术手段优势予以及时警示。  相似文献   

15.
远程网络课程质量保证之个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描述一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案例,分析如何利用一个创新、高质量及学习主导的教学环境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和投入。该课程由香港一所大学提供,每学期约有180名非计算机系本科生修读。作以各种远程教育的优良实践方法和基准作为基础,对此课程的不同层面进行评价,并针对学生学习情形、行为表现、学习成果及对课程的评价进行了两次追踪调查访问。结果显示,学生在学期中及学期末的行为表现有显的差异。例如,他们使用自评练习的时间由期中考试前的平均每周1.27小时增至期终考试前的2.63小时;考试成绩较好及较差的学生部分别根据其学习成果调节自己的学习态度及方法.本就调查结果,进一步讨论及确定了一些适合本地技术辅助教育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远程学习材料的分类设计与整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是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与开发。进入网络时代.远程学习材料的种类、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发展和创新。网络远程教育呈现两种形态.分别以专司远程教育院校机构和传统院校为代表。历史发展中远程学习呈现了函授学习、开放远程学习、网络远程学习、网络辅助学习、混合学习和在线课程学习等6种形态,学习材料根据所承载的技术媒体的差异分为印刷、广播、电视、计算机课件、互联网与全球网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与网络课程、移动学习材料等7种类型。远程学习材料的设计与开发者应根据各类远程学习材料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进行分类设计与开发,应充分考虑远程学习材料中学习活动的设计和评价设计,因为这两类设计最能体现各类远程学习材料的整合效应。  相似文献   

17.
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是培养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虽然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对法学专业课程实践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建立一套系统的法学专业的课程实践制度,没有课程实践的支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远程开放教育法学专业课程实践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The data gathered provided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attitudes of teachers in relation to distance education. Most of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survey felt that with adequate training, technology could be a valuable tool in education. The confidence of the respondents in their own computer skills was rather high, although it was apparent that this confidence did not cover the application of their computer skills to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instruction. None of the respondents currently use a course Web site, and most had little interest in doing so. There was also a strong feeling that there was little support from administration, which made the incentives for providing online instruction low. The survey also raised additional questions such as what type of incentives would be required to make distance education a desirable option for a teacher, or whether they would be interested in receiving training on preparing distance course materials. Further research into possibl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bject matter taught and feelings towards online instruction would be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19.
Some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contend that distance education is the new, student-centered paradigm for future learning and one of the fastest growing areas in education. Despite its continued growth and popularity, distance education suffers from a number of problems. One of the most troubling is a much higher course “dropout” rate in online courses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ampus-based education. There are a number of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course noncompletion in Web-based distance education: feelings of isolation, frustrations with the technology, anxiety, and confusion.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iscussion on certain tools used by the author to mitigate these negative factors, such as the use of electronic office hours. Explored in depth, however, is a tool that the author has had the most success using in reducing some of the chronic problems that seem to assail students taking online courses. This same tool promotes learner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t a distance. This “magical” tool the author has created for his online classes is a fictitious virtual student who is “not an ordinary Joe.”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简要阐述了交际法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和实施手段后,结合建构主义理论思想探讨了在我国目前现有的英语远程教育中应如何贯彻交际法原则问题.文章还结合实际就英语网络课程的设计和编写及其作用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