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与清廷的外交礼仪冲突就不断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源却是中外国情、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毋庸讳言,中外交往之初,清朝统治者严重存在着唯我独尊的高傲心态,自以为天朝上国,决无国家平等的理念,更不可能采用平等的外交礼仪。这些无疑是错误的。但是,清廷所坚持的,往往是与本国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相一致的外交礼仪与规矩;而外国方面则不同,它们的外交礼仪要求,虽然有些符合近现代国家关系平等原则和外交惯例,但也有一些则完全违背了其本国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礼仪惯例,暴露出资本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炮舰政策的侵略本质。  相似文献   

2.
中、英两国首次正式外交始于马戛尔尼勋爵1793年率英国外交使团访华,翻译活动贯穿中英高层对话始终。清廷利用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严厉操控此次外交的翻译活动。然而,史海钓沉发现,中英双方翻译人员或出于意识形态之不认同、或出于外交礼仪之考虑、或出于自身利益之权衡,不时在或明或暗地挑战清廷权威,反叛清廷的操控,使翻译更有利于英方。审视英使团访华翻译活动中的操纵与反操纵现象可揭示特定历史政治语境下翻译的规律、特征和形态,并为认识主流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鸦片战争前,西方国家指责清廷对其不能平等相待,要求清廷改变与外国交往的惯例,为此不断与清廷进行交涉,甚至不惜诉诸武力。经过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国家迫使清廷与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争得了“平等”,中国却丧失了政治、领土、领海、司法、海关等国家主权,沦为半殖民地,与西方列强毫无平等可言  相似文献   

4.
17世纪中叶,俄国政府派遣巴伊科夫使团访华,巴伊科夫使团来华后,由于双方国情的隔膜与差异,中俄之间产生了激烈的外交礼仪之争。这次中俄外交礼仪之争,主要围绕国书与礼物以何种方式呈送、俄使觐见清帝是否应行跪拜之礼等焦点而进行,此次中俄外交礼仪之争的发生,有其复杂而深刻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前后,"人臣无外交"思想,既是清廷办理夷务的基本原则,同时又是婉拒与外国接触的一个堂皇理由。但是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打击,不仅钦差大臣耆英等人直接面见"英夷",怡亲王载垣、恭亲王奕等也被迫直接参与对外议和。其后,清廷向外国派遣常驻公使、同治帝接见外国公使,这标志着清廷"人臣无外交"旧制的彻底消亡。"人臣无外交"的思想体制,是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产物,与近现代的国家外交格格不入。从"人臣无外交"到"人臣办外交",再到"亲王外交",其中既有中国半殖民地外交的屈辱与无奈,又是中外依约而行的国际外交惯例,同时也是中国外交从传统封闭到近代开放的进步。"人臣无外交"的思想体制,嬗变为近代的国家外交,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外交体制受到冲击,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总理衙门、南北洋大臣的设置则弱化了清廷传统之对外关系.南北洋大臣所参与的外交活动构成了晚清外交实践的主体,对晚清外交传统观念向近代化的演进转变、及外交体制的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晚清国力衰弱、专制政体、不完整的外交策略、传统意识的桎梏和近代外交知识的贫乏...  相似文献   

7.
从"行人之官"看赋之源起暨外交文化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古人以赋乃古诗之流。赋与诗结缘,首在赋诗言志。而赋诗应对为行人之职,亦为外交礼仪形式。由“行人之官”赋诗到汉代斌家骋辞的中介是战国纵横家说辞。汉及其后诸赋家尚辞与礼仪重构,彰显物贡、德化与仪典,均渊源于先秦。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习》2005,(2):30-48
一、选择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2.19世纪下半期,沙俄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 领土,是通过下列不平等条约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罗婞  卢思琦 《大学生》2016,(5):50-51
一年一度的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于外交学院举行,全国二十九所高校在雪后的京城再聚。第十四届外交外事礼仪大赛的主题是"仪承华夏,礼纳乾坤",这八个字恰好描绘出中国外交外事礼仪的发展轨迹——从自成体系的中华礼仪体制,到吸纳西方价值;历经辉煌,走过耻辱,直到现在形成有礼有理、庄重而不过分亲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以夷制夷"外交是清廷在同西方列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项外交策略,这项策略被清政府多次运用,特别是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一外交策略被全面实践,但是由于晚清缺乏强大的国家实力作为后盾,以及"门户开放""利益均沾"等条款的存在,西方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形成默契,勾结在一起共同向清廷施压,攫取在华利益,致使晚清意图利用列强抵制日本从而达到外交目的,然而外交策略带给中国的却是国家利益的极大损失。  相似文献   

11.
避讳在两宋时期成为各国外交的重要内容,也影响到宋朝对外交往的方方面面。通过确立互避庙讳及御名之制、加强使节和外交文书中避讳的管理以及对涉外的地名、谥号和年号进行详细的规定,避讳已经不仅仅是宋代的外交礼仪,更成为一种政治制度被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2.
礼仪就其本义及其引申义而言 ,是体现社会、自然及其人类生存与发展规律的社会交往之道 ,具有永恒的价值。中华礼仪决不能混同于封建礼教 ,也不是虚伪的表面文章 ,中国礼仪文化中蕴含着弥足珍惜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去清理、挖掘、加工、利用乃至发扬光大。中华礼仪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 ,许多不合时宜的内容实际上早已被扬弃。辛亥革命时期进行的移风易俗的礼仪革命 ,破陈规陋习 ,开一代新风。宣称政府官员都是“人民公仆” ,不是特殊阶层 ,互以同志相称 ,废除“老爷”之类称呼 ;废除奴婢卖身契约和主奴名分 ,倡导人格平等 ;废除三跪九叩头之…  相似文献   

13.
晚清时期中外条约内容都是不平等的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晚清时期有关中国的1000多个条约中,总体性质为不平等,而具体内容则有平等的成份,这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多方面。经济方面的内容主要为统一货币度量衡、保护商标、禁阻走私、处理商欠、收回利权、引进外资、邮电合作等,此外还有开埠、相互免税、承包工程、租地等。至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则为外交礼仪、文化交往、人道主义、追捕逃犯、禁烟、撤兵、保护华侨及华工等。条约总体上的不平等性质下面可以有平等的成份,反之,平等条款的存在并不妨碍条约总体上的不平等性。  相似文献   

14.
张之洞虽未曾直接参与外交事务,但因其在清廷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外交思想对时人的影响还是很大.本文从他的外交思想出发,分析了他各时期外交思想中的书生之见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外交事关重大,现代的外交家应该从张之洞书生之见中吸取教训,避免空言误国.  相似文献   

15.
晚清保守派在外交上的保守主张主要表现为:拘泥于传统外交礼仪;对外交涉坚持强硬态度;反对派遣公使外国;在“义和团运动”中盲目排外等,这些做法与主张严重阻碍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进程,对晚清政府的内政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蕾磊 《大学生》2013,(1):30-31
公共外交为国家造象 全国大学生外交外事礼仪大赛(以下简称外赛)是在外交部礼宾司的支持下.由外交学院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外交知识比赛。大赛是在中国申办奥运会成功和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自2002年开始举办的.以涉外礼仪为主要内容.旨在鼓励中国人以更文明的形象拥抱世界。  相似文献   

17.
1.确立一种良好的讨论“礼仪” 在讨论启动之时,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明确讨论的基本“礼仪”。形成一种良好的“礼仪”意识。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且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要乐于与人分享自己的见解:要给他人开口的机会;要冷静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要虚心向别人学习;要在平等的气氛中展开争论或辩论,等等。  相似文献   

18.
自古以来,礼仪就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唐朝礼仪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程度的创新,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些礼仪都是具有道德性的:传统的祭祀礼乐体现了宗教道德;与周边各民族、国家的外交礼仪反映了唐王朝的"主和"思想;男女着装礼仪又是与传统道德背道而驰的;师生之间仍以"尊师"为核心;养老始终以"孝"为中心.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晚清外交第一人,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为垂暮之年的大清外交做出了重要贡献。有趣的是,由于不了解西方的社会制度、生活习惯以及社交礼仪,他在外交上闹了不少笑话。英国名犬成为李鸿章的美餐一次,李鸿章出访伦敦,经幕僚建议,前往海军上将戈登的纪念碑致敬。戈登家属为表谢意,特地将一条名犬赠送给他。这可不是条平庸之犬,它曾在数次大赛中获奖,若不  相似文献   

20.
1864年清廷翻译《万国公法》所据版本问题考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外国家关系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动,英法等国公使开始常驻北京,同时也不断要求清政府派员驻扎其国首都,中外间的外交往来已无可回避.自中央至地方的许多清廷大员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正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和"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亟需摆脱天朝大国闭关自守的状态,了解和正视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