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题归类     
应用题归类整数和小数应用题[一般应用题]一、双基训练提要1.掌握一般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解题步骤。2.掌握一般应用题中各种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3.能用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2-4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对可用多种方法解的应用题提出几种不同的解法,并能选...  相似文献   

2.
话有三说,巧说为佳。题有多解,必有佳解。那么怎样寻找解应用题的最佳思路呢? 这里介绍两种方法。 一、化简繁琐算式,据简式找思路。 我们在引导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时,遵循数学素质教育“包底不封顶尸的基本要求,先用常规思维列出一般较繁琐的算式;保证每个同学都把握这种思路,再逐步化简算式,每化简一步就是一种解法,直至化到最简式子,这就是最佳解法。然后指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繁简不同的算式寻找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3.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应用题例6,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教材中第一种解法:先求出1盒钢笔的价钱,再求出每支钢笔的价钱。列综合算式解答:60÷3÷10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3盒钢笔一共有多少支,再求每支钢笔的价钱。列综合算式解答:60+(10×3)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列出与教材同样的解法,并能说出算理,给“正确”的判定,并以鼓励。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这样列的算式,也得出每支  相似文献   

4.
一、练习十二的编排意图练习十二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综合算式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基础上,用综合算式解答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而编排的。练习十二共18道题。第1~6题配合例1的教学,其中第4~6题是巩固加深题,意在防止学生机械地模仿例题的解法,提高分析能力。第  相似文献   

5.
<正>解析几何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一般在倒数第二题或压轴题中安排一道大题.在平时学习及复习过程中,要让自己真正理解解析几何中的最优解法与算法,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做出正确的、最优的解法选择,才能做到事半功倍.下面谈谈什么是"点差法"?什么情况下用"点差法"?  相似文献   

6.
[题目]求30个7连乘的积的个位数字是几? [一般解法]可通过一步步计算求得结果,算式为:7×7×7×7×7×…×7×7=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53页例1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分析和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把三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题目]一个工厂原来每月用水468吨,开展节约用水活动 后,原来一年的用水量现在可以多用1个月,平均每月节约用水 多少吨? [一般解法]先求出原来一年的用水量,再求出现在每月的 用水量,然后用原来每月的用水量减去现在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就可以求出平均每月节约用水的吨数。综合算式为:468-468× 12÷(12 1)=36(吨)。  相似文献   

9.
[题目1]一个长方形鱼塘长40米、宽24米,它的周长与另一个正方形鱼塘的周长相等,正方形鱼塘的边长是多少米? [一般解法]先求出长方形鱼塘的周长是:(40 24)×2=128(米);再求出正方形鱼塘的边长是:128÷4=32(米)。综合算式是:(40 24)×2÷4=32(米)。  相似文献   

10.
怎样解应用题?小学学过两种解法:一种是列算式解,另一种是列方程解.通常,把前一种解法叫做算术解法;把后一种叫做代数解法.这两种解法有什么区别呢? 先看一个例子:甲、乙两人各要加工某种零件240个,甲每小时加工30个,在相同时间里,当甲完成任务时,乙还有48个零件没有加工好.问乙每小时加工零件多少个?  相似文献   

11.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与素质 ,是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的神圣职责。作为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教师 ,如何担负起这一重任 ,采用变式转换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有效的措施之一。笔者试从以下几方面举例予以说明。一、变换综合算式拓宽解题思路解答某些具有多种解法的应用题时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运用常规的解题思路 ,列出综合算式求解。然后 ,将综合算式作适当的变换(有的可以变换多次)组织学生讨论 :根据变式能说出算理吗?这道题还能得出哪些解题新路?这样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就会使解题思路得到拓宽 ,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解法,如果教师一时难以判断正误,最好不要轻易作出否定的结论,以免挫伤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现就一教学片断为例,谈点个人的看法。教例一圆形池塘周长125.6米,现在在它的周围加宽3米,加宽后池塘的周长是多少米? 一般学生的解法: 解法一:2×3.14×(125.6÷3.14÷2 3)=144.44(米) 解法二:3.14×(125.6÷3.14 3×2)=144.44(米) 有一学生的解法与众不同,他所列的算式是:  相似文献   

13.
[题目]甲、乙、丙三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27千克,丁同学的体重是35千克。这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一般解法]根据“总数÷总份数=平均数”这一等量关系和题意可知,要求四位同学的平均体重,可以先求他们的总体重。列综合算式为:(27×3+35)÷4=29(千克)。  相似文献   

14.
郭玉芝 《红领巾》2009,(7):44-45
【题目】计算:1/2+1/4+1/8+1/16+1/32+1/64+1/128 【一般解法】先将算式中的每个加数通分,然后根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5.
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来说明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带小括号算式的解法。其中例2很有代表性,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出示例题后,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结构,将算式转述成语言,在语式互译中,了解小括号的"优先"地位和作用,进而理解"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道理。  相似文献   

16.
一、把一步计算式题合并成综合算式1.先把每一步计算结果填在方框内,再列成综合算式。2.选择正确的算式。如: 根据420+300=720,720÷9=80,组成一个综合算式,请你把正确的算式填入( )内。420+300÷9 450÷9+300 (420+300)÷9  相似文献   

17.
遇到一道应用题,如果学生能直接用最佳方法解出来,就说明他们的思维敏捷、灵活、深刻,富有独创性。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那么,怎样培养?我的做法是: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引导他们分析解答应用题时,先用常规思维列出一般算式,再逐步化简算式,每化简一步就是一种解法,直至化到最简算式,这就是寻找出的最佳思路。 [例1]新川水泥厂计划每天生产400吨水泥,20天可以完  相似文献   

18.
答:一般复合应用题列綜合算式时,最好在式子中不出現二个以上不同的名数.如上題可以这样列綜合算式:15斤×[6000÷(5×6)]=15斤×[6000÷30]=15斤×200=3000斤答:这亩地可收枣子3000斤。但因目前对列综合算式的格式没有明确規定,如果学生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五年制统编课本第五册第107页例1。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 算的应用题。 2.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意义,并掌握如何 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 式的方法。教学重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教具准备:写有习题的投影胶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列综合算式的思路 1.先把每一步计算结果填在方框内,再想一想怎样列综合算式。例如: 在指导学生填□时,思考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说出每一步的根据,再想一想怎样列综合算式。对于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