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其个性发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一般而论,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课题,并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用的社会活动过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作"、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由此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5.
心理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教会学生能对自我心态进行有效调控;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耐受能力;学会心理保健,培养良好的心理生活习惯;塑造健全的性格品质,优化心理素质结构,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的自主构建相互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取向和构建和谐校园的现实诉求。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中学教师如何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使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特征。但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许多家长、学校对学生的身体健康比较重视,却忽略了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所谓的健康是指:“不仅没躯体的残缺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运用有关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多种途径、方法与手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进行积极的教育与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机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文章依托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德育实践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通过前期实验,对取得的一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讨论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的问题,得出有效培养少年儿童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能否在班级全面地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成败起到关键性作用。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含义心理健康教育也称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是提高受教育者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教育,是教育者…  相似文献   

12.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心理素质和解决心理问题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包括心理培养、心理训练、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等。在学校中,以学生为主要对象的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师运用语言交流或活动等方法和手段,以学生心理为出发点,对学生心理素质各方面问题进行积极教育与辅导,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节心理机能,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和健康心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周柳梅 《广东教育》2011,(12):37-38
一、学生心理社团的内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阶段的重点在于积极的早期预防和充分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开展主动积极的、塑造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是基于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运用相关的生理、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心理化过程。效果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和谐统一的课堂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由于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各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有些学校还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杨捷 《考试周刊》2010,(33):178-178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  相似文献   

18.
心理健康教育又称为心理素质教育或心理卫生教育。它是教育者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针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发展的、科学的、系统的育心工程。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心理健康,完善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区各中小学也都在积极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有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  相似文献   

20.
心理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其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心理教育可以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主要是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帮助人们消除人们的不良心理,提高心理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