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让全体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是小学教育追求的目标。我们改革的着眼点是:轻松活泼,全体受益,现在得益,终身受用;目标是: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金钥匙”,培养“自能学习”,从而做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班洁 《中学文科》2006,(12):36-36
俗语说得好:“名师出高徒”。名师之所以出“高徒”,不在于他们教给学生多少现成的知识,而在于他们善于指点学生“会学”。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在课堂上加强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思考的习惯和探索、研究、调查的技能技巧,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中学各学科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那么,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会学”呢?  相似文献   

3.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让全体少年儿童全面发展是小学教育追求的目标。我们改革的着眼点是:轻松活泼,全体受益,现在得益,终身受用;目标是: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金钥匙”,培养“自能学习”,从而做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一、培养学生“自能学习”实验研究的背景中国要创造跨世纪的事业,就要有跨世纪建设人才。培养学生有独立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理想目标。近年来,各地积极教改,尽管课题各异,方法不同,但其核心都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习…  相似文献   

4.
但昭丽 《小学生》2010,(3):30-3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可见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在于老师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老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自己“能吃饱”,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5.
人类早期赋于教育的使命,是让学生“学会”先生传授的化知识及前人积累的经验。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是死记硬背,其实质是被动地接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渐渐觉得,只让学生“学会”是不够的。还应该使学生“会学”。所谓会学,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所谓想学,就是要求教师使学生在“学会、会学”的基础进一步使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学习变为一种乐趣。进而达到“想学”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其中所谓“自能”,指的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由此可见,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具有由学会到会学知识的能力。古人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学习方法是否正确、科学和优化,直接关系到学习效率的高低。笛卡尔就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毛泽东也曾经把方法比做桥和船,认为没有它就难以完成过河的任务。由此可见,学生掌握了好的方法,也就是掌握了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但是,当前对学生进行学…  相似文献   

7.
21世纪的人才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甚至超越时代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给学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科学学习方法,把只注重教师的“教”转化到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从而让学生从“学会”转为“会学”。  相似文献   

8.
传统教学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上,因此注重的是大运动量的辅导和做题,不太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学习虽然非常刻苦,付出的精力很大,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甚至很多同学厌学。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加强教学改革,不仅“授之以鱼”,而且“授之以渔”,重视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行了解学习的门径,自己掌握进入知识殿堂的金钥匙,这样学生才真正学会学习,也才会爱好学习,才能够真正“学会”。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善于将学生的“学会”变为“会学”。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主体意识的创新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审视传统的教育,我们培养的学生恰恰缺少一种锐意求索的内在精神。究其原因,是不少老师在教学中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活动总要在教师周密的主导安排下,亦步亦趋地按程序进行。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相反,却处于一种被人指派、“辛苦劳作”的“仆人”地位。这样的主体活动怎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又谈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在济宁市教研室和济宁任城区教研室的…  相似文献   

10.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对于学生学会学习的培养既要从具备传统意义上的学习兴趣、学习技巧等学习素养着手,又要灵活巧妙地运用创新学习方法,以发挥学生自身最大的潜能。丹东市心理教研核心团队以学会学习中“巧学”维度培养为研究对象,探索并构建“巧学”维度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对创新能力、信息意识、反思发展的培养既是“巧学”的基础支撑,也是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