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群 《湖南教育》2008,(9):11-11
一年级课堂上,王老师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读完了课文,现在,生字宝宝从课文里跳出来了……”正欲点课件,忽然一个学生说:“老师,怎么生字宝宝又跳出来了?”  相似文献   

2.
一、案例描述 和往常一样,我把<识字2>中的14个生字集中在一起学.在完成了"读读字音--分析字形--给生字组个词"这几个机械枯燥的步骤后,我对学生说:"生字就学到这里,接下去我们一起来学习……"我的话还没说完,突然,浩浩高高地举起了手,还没经我允许,他就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可不可以说说‘父'这个字怎么记住它?"  相似文献   

3.
<正>学完五年级下册第二篇课文《暖流》,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同学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但很快就陷入了思考中,因为他们明明知道还有好几个生字新词没写,却又想不出是哪几个。默写  相似文献   

4.
我的榜样     
<正> 我的中学时期同学——王丽,她长得特别文雅、端庄,学习成绩又特别好,可惜是个残疾人——只有一条腿。初识的一段故事,至今仍激励着我。记得刚开学时,老师让我和王丽一桌,我很不高兴,心想:“唉!真倒霉,跟个瘸子一桌。”甭看她样子挺斯文的,闲事不少管。一天上课,在老师让同学们做练习时,我在桌下摆弄着瓷孩玩,他看见了,用蚊子一般小的声音对我说:“做练习吧。”我觉得又好笑又好气:全班还没有一个呢!你这个瘸子倒管上我了。于是,我把眼一瞪,硬梆梆地甩过一句:“你管得着吗?!”她见我的样子有点怕人,垂下头不作声了。谁知,这个不知趣的瘸子,又来干涉我了。语文课时,我又拿出瓷孩玩,她用那蚊子似的声音劝我:“听  相似文献   

5.
一 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第22课《云房子》.举起小手,和老师一同来写课题."房"是这一课的生字,先写一个户字头,再写一个"方",注意,把横拉长,写完横折钩再写撇. (生书空,齐读课题) 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还学写了生字,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出示生字卡片)这都是本课中难写的字,请大家睁大眼睛看仔细、记清楚,一会儿我们就来默一默.  相似文献   

6.
一次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完成练习,几个学生忍不住又讲起话来,见老师没有什么反应,周围的声音也开始附和,教室里热闹起来。老师走到一个男生旁边,让他站起来背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见他突然站起来,其他人都静了下来。老师让大家把这句话背三遍,然后问:为什么要背这句话?有个机灵的男生说:“老师,你不是把我们比作青蛙了吗?”老师笑着说:“我可没这样说,这是你自己说的。”大家听了都笑了。随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这是发生在胡勤荣老师课堂上的一幕。他说,学生不听话,这是我们时常遭遇的事儿,怎么办呢?首先要做好分析,弄清…  相似文献   

7.
一、让学生争当"小老师",做个好学生 学习<燕子>时,学生说:假如我是作者,我要写燕子的外形和飞行.学习这一课,我觉得应该把书读熟背会,要喜欢上燕子.在学习生字词时,学生说:让我来告诉你吧,"偶尔"的意思是……我来考考王艺同学:"生趣"的意思是什么?我想请教朱真宇同学:"小圆晕"是什么?朗读第三自然段,学生说:我还想读这一自然段.有的说:朱楚妍同学"还有"这个词读得好,换气时,语气也调整得轻快了.有的说:老师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最后四个字一日气读出来,读得好.对学生的精彩发言,我情不自禁地带头鼓掌.  相似文献   

8.
那天闲来无事,翻起了一些旧照片。看到小学毕业照上开怀大笑的我,眼前不禁浮现出了班主任沈老师那慈爱的面容,似乎又听到了老师的一声声叮咛。“你是一个挺不错的女生,可是你有一个缺点——太内向,这使你上课不能积极发言,课外不敢去参加集体活动。你有没有想过怎样去克服这些缺点?”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我惭愧地低下头,喃喃地说:“我会的,老师……”打这以后,课堂上,我争取多回答问题,但那都是一些极简单的东西。一天,老师又把我叫进了办公室。“你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课堂上回答问题积极了,课后也善于和同学们交流,课外活动也参加得多了。…  相似文献   

9.
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却只是对"计算机"本身感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游戏、上网、动漫等,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由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电脑课,却不喜欢电脑老师的现象。这就是信息技术课存在的矛盾,如果放纵了学生,学生最终学到了什么?老师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呢?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如何处理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与学生课堂上"玩"的矛盾,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探索,我和学生达成了协议,课堂上开设"JJ制"。  相似文献   

10.
一、猜字激趣,搭起成功的桥梁 1.还记得你们在<荷叶圆圆>这一课的生字吗? 2.请同学们看清卡片上的字,用口型、动作或表情向老师做出提示,但不出声.老师根据学生的提示把生字说出来. 二、初读感知,点燃思维的火花 师:做完了猜字游戏,生字宝宝想带我们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出示课文动画.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这就确定了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到了中高年级,随着阅读的逐步深入,更多的老师选择将阅读、理解作为课堂重点,从而忽视生字教学。难道中高年级该忽视生字教学吗?这是大错特错的。如果语文这门课程是一棵大树,那么生字词的教学就相当于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没长好,大树长得再茂密只是虚有其表,不堪一击。但是长期以来,许多老师只在低年段关注生字教学,在高年段的课堂教学中淡化字词教学,不要说一节课花  相似文献   

12.
在三年级时,我们班来了一位电脑老师。这位老师姓付,说他长得像“orange”还真挺像的,胖嘟嘟的身上“扛”着个圆圆的脑袋,不过,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让人觉得他还是挺帅的。  相似文献   

13.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继续学习第22课《云房子》。举起小手,和老师一同来写课题。“房”是这一课的生字,先写一个户字头,再写一个“方”,注意,把横拉长,写完横折钩再写撇。(生书空,齐读课题)师: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还学写了生字,老师要考考大家了。(出示生字卡片)这都是本课  相似文献   

14.
外婆家现在多了一样现代化武器--电脑.趁着放暑假,外婆让我做她的电脑老师.   外婆一见到我,就把我请到了电脑房,让我教她打字.我想:外婆当过老师,那我就教她打"全拼".因为我觉得这很简单,所以就和外婆说了一下.可外婆毕竟年龄大了,而且以前又没接触过电脑,所以等我说完,外婆还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相似文献   

15.
手机传奇     
第十回吴小溪拒收庞总手机唐老师夜读神秘短信小溪见唐老师似有所虑,口不吱声,心里更焦急了。他又想起大海刚才的一席话,不由委屈地埋下头,低声啜泣起来……唐老师仍没有说话,他看看小溪,之后又把视线移到了窗外,额头上的皱纹却攒聚得更紧了,就像天上层叠浓厚的云。正在这时,唐老师腰间响起一串熟悉的音乐声。他愣过神来,忙起身站立,从腰间取出手机,歉意地说:“小溪,你别难过,先坐下稍等一会儿,我接一个电话。”说完,他把手机偎在耳旁匆匆走出了办公室。“喂……哪位?”唐老师此时显然有些不大耐烦。“唐老师,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啦!我——…  相似文献   

16.
学完课文《秋天》,像以往一样,我把听写本发给学生,说:“老师先给大家一分钟复习生字新词。”学生很快翻开了书,但是大多数学生只是把生字新词读了一遍,有的甚至只是看了一遍,便胸有成竹地拿着笔等老师来报生字新词。可我却说:“今天请同学们自己把这些生字新词默写在听写本上。”话音刚落,学生先是楞了一下,随即便写了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之一。但是在实践中还有一群与信息化有关的人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就是信息技术教师。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本文将全面透视信息技术教师的生存现状。名不正言不顺当初学校开设了计算机课,教这门课程的老师就叫计算机老师(电脑老师)。如今计算机课改成了信息技术课,电脑老师又变成了信息技术老师。从人事部门得知,在国家单位正式人员编制中,信息技术教师是没有正式指标的,自然就要占其他指标。在许多地方信息技术教师的职称评定或是计算机,或只能挂靠物理、数学、电教、实验员等之列。工作量…  相似文献   

18.
疑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差不多"A.在三年级的一次评课时,我们发现执教老师的教案上没有教学目标。老师说这是为上教研课而重新备的课,主要是把上课要讲的写下来,教学目标还没来得及从教参上抄上去。B.参观语文教师教案展览,许多老师竟生发相同的感慨:怎么教学目标都可以用"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熏陶或感染"这三条"推而广之"呢?不同年级、不同课文的教学目标竟然是"远近高低‘差不多’"?  相似文献   

19.
[课例]星期二下午第一节课,笔者一脚门里,一脚门外,便听到了"叽叽"、"叽叽"小鸡的叫声. 笔者走进教室,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端坐着,目光注视着老师:有的头低着,不敢正视老师;有的故意起哄,阴阳怪气地说:"这声音真美,比某些人说话的声音好听多了":有的一本正经地说:"这是课堂,应严惩那位带小鸡的同学."  相似文献   

20.
疑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差不多"A.在三年级的一次评课时,我们发现执教老师的教案上没有教学目标。老师说这是为上教研课而重新备的课,主要是把上课要讲的写下来,教学目标还没来得及从教参上抄上去。B.参观语文教师教案展览,许多老师竟生发相同的感慨:怎么教学目标都可以用"学会生字,理解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受到熏陶或感染"这三条"推而广之"呢?不同年级、不同课文的教学目标竟然是"远近高低‘差不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