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生命的林子     
玄奘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思养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又感到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谈经论道却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集纳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会很快显露出来。”玄奘想了许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意辞别师傅,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于是,玄奘打点了经卷、包裹,去向方丈辞行。方丈明白玄奘…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林子     
有一个僧人,可能就是唐玄奘吧,他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身,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僧人。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多名僧,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的才华便很快就会光芒毕露了。”玄奘思忖良久,觉得这话很对,便决定辞别师父,离开这喧喧嚷嚷高僧济济的法门寺,寻一个偏僻冷落的深山小寺去。于是,玄奘就打点…  相似文献   

3.
唐玄奘刚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静下心神潜心修佛,但无奈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但谈经论道,远不如寺内许多僧人。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纳集了众多名僧,你若想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个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这样,你便很快脱颖而出了。"玄奘思索了许  相似文献   

4.
王忠雄 《中学历史教学》2004,(12):F003-F003
大慈恩寺:在陕西西安,原为隋代无漏寺,唐武德初年废弃。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而重建此寺,取名“慈恩”寺院建成后宣令度僧300,礼请从印度取经归来的高僧玄奘为首任住持。现在的大慈恩寺是唐代大慈恩寺的西塔院,占地76亩。  相似文献   

5.
胡小勇 《考试周刊》2013,(25):182-182
<正>我再一次阅读《生命的林子》的时候,才发现是这个小故事改变了我的人生。这之前,我仅仅只是了解一段故事。故事是这样的:玄奘法师在法门寺修行,但是法事应酬太繁,玄奘法师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远不如寺内许多僧人。所以要想在法门寺内出人头地可谓是难上加难。于是,玄奘在别人的劝说下,想离开法门寺去一些偏远的小寺庙修行。因为在那里,想要做出一番作为相对容易得多。当玄奘把去意和寺庙主持道明时。方丈没有说什么。只是把玄奘带到了法门寺的后山。  相似文献   

6.
本刊一九五四年十月號第十五頁補白載南京博物院消息‘印度人民重視玄奘法師的遺跡和著作’一節,與史实略有出入,該項消息中提到玄奘法師在印度那爛陀寺,‘担任校長十一年之久’一語,但根据史实,玄奘在那爛陀寺的名義和駐留時間都與這句話不符,那爛陀寺在玄奘法師到達時,有僧徒數千人,名僧大德輩出,為五印度佛教的  相似文献   

7.
彭薇  刘秀敏 《文教资料》2011,(18):79-80
义净是与玄奘齐名的唐代西行求法高僧.而且是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他翻译大量佛家经典.同时也著述作书,其中最重要的作品是《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义净及其译著在佛教史和中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 3 4页 :“贞观年间 ,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玄奘“取经”怎么会是“使者”呢 ?玄奘是“使者”$河南省郑州市育德中学@张福华  相似文献   

9.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不畏艰难险阻、不怕路途遥远,“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矢志不移前往西天大雷音寺佛祖处求取“真经”。唐僧的原型就是唐朝著名高僧玄奘。在研究佛经的过程中,玄奘遇到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他请教国内的大师,由于他们各有师承,对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一、给加点字注音慧心( ) 嬉戏(风韵( ) 慷慨(闲适( ) 撤销(禀告( ) 厄运(折磨( ) 行乞(正色( ) 落难(二、简答题, 1.如果你是白兔,你会不会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为什么? 三、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生命的林子 有一个僧人,可能是唐玄奘吧,他剃发的时候,在法门寺修行。法门寺是个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名寺。每天晨钟暮鼓,香客如流。玄奘想定下心神,潜心修行,但法门寺法事应酬太繁,自己虽青灯黄卷苦苦习经多年,但谈经论道起来,自己远不如寺里的许多僧人。 有人劝玄奘说:“法门寺是个名满天下的名寺,水深龙多,纳集了天下的许…  相似文献   

11.
一、济南———唐代佛教胜地  在佛教史上 ,唐代义净与东晋法显和玄奘并称为“三大求法高僧” ,他又与后秦鸠摩罗什、梁朝真谛和玄奘并称为“四大译经家” ,他的著作更译为法、英、日等国文字。可惜“墙内开花墙外香”,在他的故乡济南却少有人知。济南在唐代出现了义净这一佛  相似文献   

12.
隋末玄奘居住的东都净土寺,在当时洛阳东城墙建阳门内,后来迁址于东城墙上东门内,武则天时改称大云寺,唐玄宗时改称开元寺,唐武宗会昌毁佛时废弃。玄奘所师从的景法师、严法师,不是普遍认为的净土寺僧人,而是东都内慧日道场的僧人。东都净土寺中珍藏着西域雕像,寺主参与翻译印度药方,一批杰出僧人举办高级别、大规模的佛学讲会,受到唐代朝野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唐代高僧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创立的唯识宗,湮没1200年后,在近代中国一度得以复兴,不少仁人志士从中汲取力量和勇气,或慷慨捐躯,或前赴后继。本文对此“法不孤起”现象的原因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闻名全球,但你可知道我们中国也有一座斜塔? 在西安南郊的慈恩寺内有一座古塔,名为“大雁塔”,始建于公元652年,是唐高宗李治为安置高僧玄奘从印度带回的佛经而建造的。然而1996年的实地测量结果显示,这座历经了千年沧桑的宝塔竟然倾斜了1010.5毫米!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文化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着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他们各执一词,互相抵牾。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  相似文献   

16.
《上海教育》2008,(3):55-55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国学大师季羡林的关门弟子钱文忠开讲的《玄奘西游记》,在央视《百家讲坛》创收视新高。本书是在他《百家讲坛》的《玄奘西游记》讲稿基础上加以增补而成的,上下两册30万字。唐朝一代高僧曲折的身世、历经十七寒暑西行取经的经过,以及与印度交流学术、求法辩经的历程,被钱文忠讲得妙趣横生,文采飞扬,这中间还穿插着大唐、印度和西域各国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7.
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玄奘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那烂陀寺.他拜见了那烂陀寺的住持戒贤法师.一番询问之后,戒贤法师竟无故落泪,究其缘由,戒贤法师通过他的侄子觉贤法师,第一次把三年前自己的一个梦当着那烂陀寺众僧的面公开地讲了出来,这个梦表明,玄奘跟戒贤大师存在着一种冥冥之中的因缘.戒贤看见玄奘不远万里终于求法到了西天,当然就一下子想起了三年前的这个梦,所以欣喜无限,不能自已.  相似文献   

18.
东晋至南朝是佛教东传并迅速在江南兴起的重要时期,浙东佛教的表现尤为典型.从<高僧传>中可见,此期浙东一带高僧云集,佛事兴盛.究其原因,是与西来高僧在此弘法、建寺活动分不开的.佛教与玄学结合,进一步推动了佛学的发展,同时也适应了门阀士族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与印度是山水相依的邻邦,两千多年的中印交往史为两国当前发展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材料一:贞观初年,玄奘为探求佛学,到达天竺,在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佛学,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玄奘返回长安,专心翻译佛经,还奉唐太宗之命将老子的《道德经》译为梵文,介绍到天竺。  相似文献   

20.
大足石刻有两组宋代取经图,分别位于北山石窟和妙高山石窟。从两组造像题材和毫光来看,与多数取经图在图像表现上具有相似性,同时又具有自身特点。两组造像表现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的场景,对于了解取经图在石窟中的流变、《西游记》成书之前的情况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